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又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熟练地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方程、方程的解的意义和等式的两个性质.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不少同学觉得比较容易,但在解方程时,却常有错误发生.下面先谈谈解方程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例1解方程X-4=7.错解X-4=7=X=7+4=11.分析由以上解题过程可得到7=11,这显然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将解方程与以往的代数运算混在一起了.不会区分方程的同解变形与代数运算中的恒等变形.又受到以往进行算术四则运算及代数式运算时使用连等…  相似文献   

2.
初一的同学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在,我把常见的错误解法归纳如下,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解方程的能力。一、移项不变号例1:解方程4-5x=6x+3错解:6x-5x=3+4x=7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对移项法则没记住。移项时,把方程中的某些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没有改变符号。正确的解法是:-5x-6x=3-4-11x=-1x=111二、去括号时常常出现以下两类错误运算1.去括号时漏乘某些项。例2:解方程2(x+1)=3(1-x)错解:去括号,得:2x+1=3-x移项,合并同类项,…  相似文献   

3.
一些同学在解答电学习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顾此失彼例1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己相吸,乙与丙相斥,丙与丁相吸.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了球:()①一定带正电②一定带负电③一定不带电④不能确定.错解选①.分析上述解法只考虑到相吸的一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忽略了相吸的另一种情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作出错误的选择.正确解法由带正电的甲球与己球相吸,乙球与丙球相斥,可知己、丙两球均带负电,而丙球与丁球相吸时,丁球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带正电或不带电.故本题的正确答…  相似文献   

4.
许多同学觉得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很简单,但是在解题中容易出现错误.常见的错误如下:一、错误理解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例1】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各需1人承担,从10人中选派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错误解法:C120 C81 C17=60种解法的错误在于:把C210,C81,C71当作完成任务的方法,我们应该注意:方法与步骤的区别在于:方法可以完成任务的全部,而步骤仅仅解决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在这里C120,C81,C71是解决任务的步骤.正确解答:C120×C18×C71=2520种二、错误地选择分析对象【例2】已知10位同学参加…  相似文献   

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十分重要,它是解其他整式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事实上解许多方程和方程组,通过变形,最后都要归结为解一元一次方程,因此同学们务必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有些同学在解方程时概念不清,粗心大意,往往会出现以下各种不同的错误。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一、把方程连等例1 6x=12错解:6x=12=x=2分析:从6x=12变形为x=2是方程的同解变形,并非恒等变形。即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对方程进行变形后,方程的解虽然不变,但新方程与原方程相比两边已经改变。因此不能用连等号,否则会得到错解中“12=2”的类似错误。二、去分母…  相似文献   

6.
甲:增根是什么?乙:增根是解分式方程时,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这一变形中.由于去分母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而产生的未知数的值.比如解方程:  相似文献   

7.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由于概念模糊,或基础不扎实,解题态度不认真等,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几种常见错误归纳分析如下:一、方程连等例1解方程x-4=7.错解x-4=7=x=7 4=x=11.分析错在对方程变形理解不透:用等式性质将方程变形后,方程的解虽然不变,但方程两边与变形前的方程两边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知识要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四个:一是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二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三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四是不等式(组)的概念、性质和解法.一、大程的概念、分类和解法1.方程的概念与分类(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大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的解又叫做方程的根.(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说明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5)方程的同解…  相似文献   

9.
初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一些常见错误归纳如下: 一、等号使用不正确例1 解方程4x=16. 错解 4x=16=x=4 分析把两个方程用等号联结起来这是初学解方程时常犯的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方程变形理解不深.利用方程  相似文献   

10.
《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要准确掌握这些内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利用求根公式分解二次三项式时,不能漏掉二次项系数例:把4x2+8x-1分解因式.解:方程4x2+8x-1=0的根是许多同学常常会漏掉二次项系数这个常数因子4.2要注意“失根”解一元二次方程,不仅要注意舍去“增根”,还要注意不能“漏根”.例:解方程(x-2)2=(x-2).许多同学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x-2得方程的根为x=3.这是错误的.因为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忽视了x-2=0而失根.事实上,当x-2=0即x=2时,等式仍成立.正确的解法应为:3使用判别式时…  相似文献   

11.
<正> 数学意识在解数学问题中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学由于缺乏较强的数学意识,常常仅凭想当然作出判断,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有时还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何在?且看以下几例. 例1 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比赛,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米,丙离终点还有2米,则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  相似文献   

12.
有些同学在解一个方程时,尤其是分式方程,经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出现增根或失根.出现了这方面的错误,往往是由于违反了方程的同解原理或方程变形时粗心大意造成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孔庆江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4):38-42,60
例1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于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汽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相似文献   

14.
(一)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一、知识要点1.方程的概念与分类(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的解又叫做方程的根.(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说明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初中所学的代数方程可作如下分类:2.方程的解法主要研究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标准形式是ax+b一0(…  相似文献   

15.
解这类题时可以这样考虑:题目所给的条件是某同学看错(或写错)了什么,那么可以从它的反面,即没有看错(或写错)什么入手,由于“甲看错了系数m”,则说明所得的解不是方程①的解,而是方程②的解;同理,“乙看错了n”,说明所得的解是方程①的解,这样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建立关于字母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求得字母系数及原方程组正确的解.  相似文献   

16.
正请看下面两个问题:(1)老师带来4本相同的书要奖励给甲、乙、丙三个同学,每人至少一本.问:老师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办法?(2)老师带来4本不同的书要奖励给甲、乙、丙三个同学,每人至少一本.问:老师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办法?对于(1)许多同学是这样做的.先给每位同学一本(即保底),由于书是相同的,故只有一种给法,再将剩下的一本书给甲、乙、丙三个同学中的任一个,有三种给法.故总数有3种给法.  相似文献   

17.
在暑假作业中,程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8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10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丙合做3小时,再由乙单独做6小时,可完成这件工作的几分之几?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合做的时间,题目中已知条件既没有告诉甲、丙的工作效率之和,也没有告诉乙、丙的工作效率之和。此题真不知如何下手。程老师启发我们,要善于将题中的条件进行转化,使它变成我们所需要的条件。根据程老师的提示,我终于得出这道题的解法:“把先由甲、丙合做3小时,再由乙单独做6小时”转化为与之等价的条件“先由甲、丙合…  相似文献   

18.
换元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现以中考题为例,说明换无法在中考解题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参考。一、用于解简单高次方程[例1]解方程(1992厚质州)[解法1]设L一3X2-2X-1,则原方程变形为t(t+8)-9=0,即解此一元二次方程,得3X2-2X+8=0(此方程无实数解);解此一元二次方程,得[解法2]设t=3X2-2x+7,则原方程变形为t(t-8)-9=0,即同样可求得原方程的解,[码法31若作均值代换,则解法更简捷.一3X’-ZX+3,则原方程变形为(t-4)(t+4)-9—0,即t一土永余下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用同样方法可解下列简单高次方程:…  相似文献   

19.
教学简易方程时,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评讲过两个解方程的题目。方程1.x-7 3=6。学生解答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第一种是解.x-7=6-3, x=3 7, x=10。第二种是解:x-10 6, x=16。面对这两种解法,教师指出:第一种解法正确,第二种解法不对。因为原方程的左边是x-7 3,不是x-(7 3)。同时,教师又用代入x的值去检验的办法,说明x=10的确是正确的,x=16的解法确  相似文献   

20.
<正>在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时,有些同学常常因为忽视"0"而惹祸,出现错解.下面举例说明,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不犯或少犯这类错误.一、忽视因式可能为"0"例1解方程:2(x-3)=3x(x-3).错解两边同除以(x-3),得2=3x,x=2/3.剖析错解在方程两边同除以(x-3),就是认为x-3≠0,其实是不对的,x-3可以为0,所以错解失去了一个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