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语》之“论”作“伦理”解、圆通解、“选择”解、“讨论编次”解、“编纂”解都是不对的,而应作“议”解。《说文解字》释“论”为“议”。《论语》、《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后序》和《汉书.艺文志》中的“论”也应释为“议”。《论语》之“论”的动作实施者肯定是孔子,而不是此书之编者。与《论语》同时代的其它著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作“议”解的“论”字。“语”具有“言说”和“辩论”之义。《论语》书名之义就是:孔子的议论、评论之辞及其与弟子的言说、辩论之辞。  相似文献   

2.
《女论语》是唐代贞元年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合撰的一部女子训诫书籍。其名直承《论语》而来,在文本架构和核心内容方面也与《论语》一脉相承。但《女论语》自身又拥有区别于《论语》的独特的文本体例和写作手法,其内容上女子社交范围的扩大和作者宋氏姐妹自身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出超越与反叛《论语》的一面,呈现出《女论语》本身独特的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3.
《论语》为儒家经典,历来治《论语》者颇多。但因《论语》去古已久,由于词义变化、传抄、讹误等原因,致使其字句难以疏通或者多解之例仍有存在。有鉴于此,现选取先贤时彦存疑较多之处,对其字词、句读作新的训释,以求更好地理解《论语》本义。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典型的语录体,是中国散文在萌芽时期所采用的重要样式。作为"语"类著作,《论语》语录体的产生背景是怎样的?其文体特征又有哪些?本文将从文体学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语》的语言既继承了前代语言发展的成果,又吸收了当时的口语,是春秋末期语言的典范.考察《论语》中的同义词,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春秋末期语言发展的概况,并探索其发展的轨迹.《论语》的篇章虽然都很短,但也运用了较为丰富的同义词.从《论语》对同义词的运用中,我们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同义词和近义词界线比较清楚;另一是词义存在同  相似文献   

6.
《论语》数词既能单独称数,又能相互组合或与其他词组合成词或词组。“以数记文”是《论语》数词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语境的制约下,《论语》数词的表现形式存在着同形异义及虚实两个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晚清常州公羊学派的兴起,诸儒逐渐开始舒缓汉宋之防,汉学的自我更新亦随之兴起。经学研究内部出现了一股以《公羊》解《论语》的热潮,尤以辑录何休《论语注训》为盛。其中,刘逢禄的《论语述何》被后人批评为师心自用,而有"郢书燕说"之讥;相比之下,刘恭冕的《论语注训》,或兢兢于辑录,或引申其说,间裁断于己,而又论证严谨,令人信服。刘氏以朴实的乾嘉学风为根基,去认同今文家的素王大义,故而产生一种事与理的融通,在晚清群经公羊化学潮中独树一帜,并对后学产生一定影响,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21,(5):62-65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其中四个涉及《诗经》条目考释古义援引博洽,持论公允,精审往往出众于以往注家。由之可见刘台拱不局限于前人注释与训解的学术追求,他是直接揭示《论语》古义与孔子本义,进而融入自己的新见。  相似文献   

9.
适应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厚实学生的国学积淀,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选择孙钦善《论语本解》为阅读版本,用一个学期的时间,通读《论语》,写《论语》读书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源头性材料,也是历代儒生士人的必读之书。该著作在历代阅读者的阐释中逐步走向了经典化,从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到清代《论语》与《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尔雅》《孟子》合称“十三经”,完成了其经典化过程,也形成了儒家经典化体系。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容易入门又直指儒学宗旨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界形势和社会舆情的变化,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某些“不合时宜”的叙述和评论,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对作者和出版方都是一个难题。大致说来,商务印书馆较多地考虑形势与舆情的压力,虽不得已、但仍按要求做审时度势的修订,以保证史书的再版续印。吕思勉则不愿随波逐流地改书,尤其不愿按某种现实的需求来修改自己的学术观点;但他又不能不顾及社会舆情和商务印书馆的处境。《白话本国史》的二次修改,最终都由商务编辑代笔,实在是无可奈何的解决办法。作为一个案例,《白话本国史》的修订,印证了史学研究中的老问题:当史学研究的求真与现实社会的致用发生矛盾冲突时,史学家是放弃求真以迎合社会舆情?还是相反?社会的相关方面是希望史学家掩饰真相以保证与现实舆情的一致,还是相反?这个难题,似乎至今还未找到两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所以受人推崇,是因为它有着不朽的艺术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学者的研究方法不同,评论也不尽相同,但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真理和美感谁都无法否认。当然,真理从来都不是赤裸裸的,只有去除遮蔽才能达到最终的澄明达到最高的美感——真理。  相似文献   

13.
“真”是《庄子》一书的要义所在,而庄子对“真”的追求主要表现在“真性”上。“真”是一种朴素的状态,“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关”,就将“真”与“美”联系在了一起。庄子关于“真”与“美”的思想,不仅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民族性格、审美品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谯周所撰《古史考》,是一部立意辩驳《史记》的著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门的历史考据之书。《古史考》虽然亡佚,但根据现存的90余则佚文,仍可以大致辨析和判断该书的性质、内容和史学地位。此书体现出谯周基本实行了以儒学经传为依据的历史考证,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求真、务实精神。此书作为一部整体上开创历史考据的专著,在其成书时代是学术超前性的,所以著述旨趣没有为唐代学人所理解和继承,以致于降低了影响,使历史考据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学科的产生被拖延迟滞。  相似文献   

15.
欧阳健先生所著《〈中国小说史略〉批判》一书,本于"求真务实"之良知、"后来居上"之勇气及反思之意识,从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前后之行状与时代背景、从"熟悉它所揭示的资料"、"领悟它所得出的论断"等视角入手,对《中国小说史略》之文献、观念、体例及评骘等方面予以客观而科学地分析,指正《中国小说史略》若干失当之处,所订甚精,于治小说史者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孝经》是儒家思想家论述孝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述的是入世之孝,认为孝有差等,主张移孝于忠,是社会上每个人的立身之道。《孝论》是佛家思想中关于孝最系统的的论述的著作之一,论述的是出世之孝,认为孝无差等,主张移孝于戒,是社会上每个人的守身之道。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矛盾论》既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又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矛盾论》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毛泽东写完《矛盾论》后,把矛盾的基本原理自觉运用到各个具体哲学领域并使之得到验证和发展,不断开创矛盾新境界,提出辩证新思维,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矛盾学说。正确认识毛泽东对矛盾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颖 《天津教育》2021,(7):148-150
绘本资源以其自身优势与班会课相互融会贯通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广泛参与、实践体验的活动中,产生倾听、倾诉的兴趣。在丰富内心感受的同时促进认知同化,在融入课程的过程中推己及人反思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感受真善美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9.
巴金的《随想录》,充溢着这位世纪作家的善良、悲悯与博爱。《随想录》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高峰”之作,在于它是“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  相似文献   

20.
连环画的画面特点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画面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画面与画面之间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画面具有故事性的特点,画面内容以表达故事为目的;画面内容充实、构图完整,具有完整性的特点;连环画画面采用写实性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与形式上无论是纯幻想的空间还是现实生活场景都呈现出写实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