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虽然我国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就我国司法实践来看,司法平等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裁判中运用判例是实现司法平等的有效方法。我国实行判例制,应当从公报案例开始。即明确要求公报案例须确立新的司法规则,并对后案具有拘束力。公报案例判例化虽然会导致司法立法,但司法立法本身并非洪水猛兽,相反,正是司法权自我约束从而达到司法自治的必由之路。建议修改完善我国三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明确赋予公报案例以判例的地位,实现公报案例的判例化。  相似文献   

2.
法律适用统一事关公正司法长效机制建设的成败,数字时代的新型案件给法律适用带来了挑战,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及时发布权威案例以促进法律适用的统一。在司法实践中,指导性案例等制度定位不清晰、类案检索等实体应用不健全等法律适用不统一问题,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因此,构建立足于解决新型疑难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中国式判例制度将成为一种抉择。建设中国式判例制度将有助于促进权责配置改革与激励体制建设,发挥司法发展与人民司法需求间的矛盾调节器作用,建设实现路径包括:明确判例制度的法源效力、加强判例制度与制定法适用的程序性衔接。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制度出台后,围绕该制度的讨论随之升温,其中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和功能是讨论的重点。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出发,探究当前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在分析大陆法系判例与英美法系判例差异的基础上,阐述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进路选择,探讨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漏洞填补和说理论证规范方面发挥的作用,对指导性案例的功能定位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4.
张千帆 《红领巾》2004,(2):8-12
遵循先例是法治的普遍要求,因而建立某种形式的判例制度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但先例不应该由法院钦定,因为先例的效力主要不是靠命令产生的,而是来自于它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在判例制度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法院审判委员会可以采取一些积极引导措施,但同时要防止行政过度干预的倾向.最重要的是通过判例制度形成一种运用先例的思维方式,掌握比附、区分案例的司法技能,并进而从社会政策的角度体会、反思与评判先例的合理性.为了建立统一的判例体系,中国法院应该积极转变司法职能.上级法院的主要作用不是审理大案、要案,也不是作出抽象的司法解释,而是通过具体判例过程统一下级法院的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应该尽快公布全部司法判决书,至少及时公布法院自己认为是“先例“的判决意见.为了保证先例判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国法院应该建构一个判例的互联网体系.  相似文献   

5.
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文化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贫困原因的解释一直以来围绕着文化与制度两个层面展开。从文化维度,贫困被视为一种亚文化,是穷人所享有的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从制度层面,贫困的形成源于社会内部的权力结构、社会地位和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两种维度对贫困的解释似乎意味着穷人只能被动接受自己的贫困处境,贫穷是不可改变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以制度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建立"网络分权"模式的案例指导制度更能根据每个地区的情况"对症下药",更好地发挥案例指导制度的"药效"。  相似文献   

7.
鉴定结论是我国三大诉讼法所确立的基本证据形式之一。目前,中国证据制度改革的成败已成为制约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瓶颈,证据问题往往导致司法公正问题。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体制设计的混乱及制度规定的匮乏,致使司法鉴定运行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既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完善,又要注重现实条件下的制度改良。  相似文献   

8.
理性和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两个维度,人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离不开理性维度和自由维度。因而对理性和自由进行解读,理解理性和自由之间的冲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视角理解理性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1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以期为地方法院处理相似案件提供指导。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类型多样,涵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人格权保障、知识产权等方面,也反映出长三角地区司法协同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长三角司法协同化制度构建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前提、主体、内容及后续的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对长三角司法协同化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挚 《湖南教育》2006,(5):32-33
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看课件是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们是主次关系。如何落实读文本,使读书收到实效,同时又运用课件更好地为读文本服务呢?概括起来说,要做到两“精”: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学术权力扩张的可能与限度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生存空间被严重消弱的现实,认为应该控制泛化的行动权力,扩张学术力直到“复位”。文章从法理、学术能力、认识和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当前状况下大学学术权力的扩张是可能的,同时认为学术权力的扩张又是有限度的,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扩张限度的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学校空间无论是在物理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被人们喻为"净土";在这片净土中,学校通过制度控制师生的言行,采用区隔管理的办法来管理学校的每个空间,而这些都在无形中限制了德育功能的发挥。通过隔离来保护这片净土,让它继续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场所;通过制度去促进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发展和角色意识的形成,尽力让被区隔开的空间不受到封闭的影响,从而扩展学校空间德育意蕴。  相似文献   

13.
自主与合作:自然分材教学的二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与合作是自然分材教学架构其课堂教学形态的两个重要维度.通过自主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解放,而借助合作则使学生的主体间性得以形成.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合作能力,则需要在组织准备、规则制订、重心调整和活动创新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实行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关系到党和国际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所在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建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法治的精髓和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神圣与世俗:马克思哲学的两个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5,1(6):21-26
神圣与世俗是现实生活的二重品质。马克思哲学以反观、规范、引导现实生活为其理论旨趣,由此,神圣性与世俗性关系的辩证解决使马克思哲学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生成了新型的哲学样态,形成了独特的思维逻辑;同时构成解读马克思哲学,揭示其深层文化本质、哲学特质的重要路径。文章强调追寻神圣是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蕴;而神圣与世俗的关系也是当下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哲学,从而审视、检讨“我们的”生活的重要视窗与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二元交织的复杂系统。在我国高校中行政权力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越位现象。为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僭越,高校行政权力职能转变应以有限与有效为目标诉求,从重塑行政文化、规范高校行政行为、大力支持学术社团活动和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构筑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逻辑经验主义以后科学哲学的发展如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等,实质是对近300年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反叛。但是,他们还没有完全走出知识论的路线。要彻底走出知识论,应当从科学实践本身而不是从其理论表象来理解科学以及科学在历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对从三维开始设计的必要性以及从三维开始设计的意义着手,阐述了从三维开始设计的理念,并且推荐了国际流行的,功能强大的CAD/CAM软件CATIA及国内正在使用CATIA软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统觉理论包含的具体内容原则上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是面向经验的维度:一是面向主体(实存)的维度。结合康德关于统觉与经验、统觉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相关思想,这两个维度分别被诠释为"统觉作为经验的先验条件"和"统觉作为主体知识的限制性条件"。统觉是作为思维的形式而对经验具有建构作用。统觉最终的作用是经验性直观,而对于这个证明则分两个步骤展开,先是统觉对一般直观的客观有效性,然后是统觉对经验性直观的有效性。统觉作为先验自我意识对主体的先天知识起限制性的作用。先验谬误推理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对统觉的误解",消除这种误解就意味着限制主体知识的扩展。统觉的先验自我意识只能指示某主体的实存,不能表象该主体,也就不能作为构建关于主体的先天知识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满意度"问题,也有"被满意度"问题.本文就"被满意度"的概念、维度及其获取途径作了简要阐述,以此希望广大辅导员既考虑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满意度,也考虑自己做这份工作给各方面带来的满意度,进而实现与青春为伴的最宝贵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