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记协专业报工委表彰先进本刊讯经各成员单位推荐,成员单位总编、社长无记名投票评选,省记协专业报工作委员会日前决定,授予李利忠、张胜昔、杨帆、陈近楠、杨雨后、陈谊、项勇义、唐文玉、贾中星、陶力、崔砺金、黄维、董晓敏等13位同志为2004~2005年度省级专业报先进工作者。(肖唐)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印象中,由中国出版协会少读工委、中国编辑学会少专委与《中国出版》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少儿出版优秀编辑手记征文活动,已经是第三届了。审读这些优秀的编辑手记,尤其是其中的主题出版、儿童文学、少儿科普等几个核心板块,能够一次比一次更清晰地感觉到这些手记文稿的鲜明特点。首先,优秀的编辑手记多数有赖于所编辑图书的高质量、高品位。  相似文献   

3.
知道崔砺金,是从他的新书<中国之一角>开始.这本反映中国改革进程中大小事件的调查报告合集,是作者历经多年深入基层,走沿海下矿井的思想凝练.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评价崔和他的这部新作: "那是一个热血昂扬的年轻人,不计成本地钻进生活,用诚实的笔调写下自己对改革的每一点思考,让历史以真实的面貌留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这首《烛光里的妈妈》大家一定很熟悉,我推荐的这本书和妈妈有关,她带给我很多关于人生的感慨和感悟。非常感谢工会给了我这样一个表达的机会,在女人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带着这个命题,去追寻关于女人、关于爱、关于母亲的书籍,铭记在心的是那本《母亲的手记》。如果你曾被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打动,一定会为《母亲的手记》所感怀。《母亲的手记》是日本知名作家井上靖用长达十年的时间,记录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群众出版社出版《我的前半生(全本)》时,我曾写了一篇编辑手记,当时的考虑是给社里留下"编辑手记"体裁的文章,以补充一本书的出版史内容.记得,在这篇手记的开头,我曾写道:"……趁着尚未年深日久、记忆比较清晰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前总编范敬宜同志,堪称我党新闻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典范之一。其典范性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总编辑手记》一书中(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4月版。以下简称“手记”)。手记是范总在业务值班时,针对人民日报的稿件、版面等中反映出的问题、经验而及时写出的指导意见或短论汇编。正因为不是为出书而写,手记内容虽少了所谓理论框架,却是格外生动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家办报的种种特色和风采。  相似文献   

7.
方力钧是我想念最多的一个朋友。其实我只写过一篇关于方力钧的稿子,有时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写什么,而且我又不会象那些艺评家那样评论他的画,说他“玩世”或者“泼皮”,而且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以为是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对我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读过他的“艺术手记”,其实那“手记”在别人看来好象跟艺术没大关系,说是全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也看到过别人的文章里援引“手记”,每当这时我都想发笑——因为我觉得他的“手记”象小学生作文,稚嫩得能掐出一把水来,而引用者居然还真把它当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开会,还每天赶写一篇《十四大手记》,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前后连续写了九篇。这些手记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我心里很清楚,这九篇《手记》都属于“急就章”,读者之所以产生一点兴趣,无非是看在“一边开会,一边写稿”的份上。其实,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会想起写《手记》?许多朋友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逼”出来的。我这次是第二次写党代会手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也写了九篇手记。当时的情况是,分配给《经济日报》采访十三大的记者名额只有两个(其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的大四学生刘海洋,用硫酸烧伤了动物园里的黑熊。这则独家新闻报道是我和搭档邱伟在新闻媒体中首先推出的。从最开始的兴奋,到竞争过程中的焦灼,到最后面对着我所知道的一切感到无所适从地心痛,我不得不细细品味着记者这个职业带给我的一种人生感受:揭露别人的痛苦,然后自己感到痛苦。——记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群众出版社出版《我的前半生(全本)》时,我曾写了一篇编辑手记,当时的考虑是给社里留下"编辑手记"体裁的文章,以补充一本书的出版史内容。记得,在这篇手记的开头,我曾写道:"……趁着尚未年深日久、记忆比较清晰的时候。"最初的信息"全本"出版四年后,群众出版社又出版了"灰皮本",当时的说法叫"三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总编辑手记》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范敬宜同志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以来,经常在“值班手记”上写下一段段批语,这些“手记”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关于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2.
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下来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人民日报》1995年九、十月份推出的一组“信手拈来谈变化”的稿件便是杰出的手记。既然手记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存在,它出就拥有自身的采写规律。从体裁上来看,它不同于见闻,见闻涉及的是所见所闻的事物,而手记则扩展为所见所闻所思。它与采访札记又有不同的地方,采访札记虽也有所见所闻所思这一特点,但是手记较多地侧重思。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2020,(11):75-76
<正>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费伟伟新著《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记录了多篇稿件幕后采编过程和业务研讨内容。这一个个"编辑部的故事",读来让人兴味盎然又深受启发。欣喜中,我不由得找出梁衡所著《总编手记》和范敬宜所著《总编辑手记》。这两本书我非常喜爱,不知翻阅过多少遍,再次品读,越发强烈地感受到人民日报人对新闻业务执著的探索精神和极强的精品意识。那些发生在"编辑部的故事",局外人是很难了解到的。从记者到编辑,从部门主任到报社总编辑、社长,竟然常常  相似文献   

14.
潘志宏,男,现年52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乐山市市中区档案局局长。手记爱拼才会赢、有为才有位是我的座右铭,耕耘在档案战线上,时有迷惑而焦躁不安,像潘志宏这样的基层档案人,他们坚守清贫、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在《楚天都市报》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记者手记”,所发数量不多,但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影响。汉口读者焦抒仁就以《希望多些“记者手记”》为题,提出“我们希望能经常看到记者的手记,让我们共读,共享!” 是什么原因使得读者对它一往情深呢?我认为,其力量,就在于它以“心灵的对话”,引起了广泛的深沉的共鸣。 现就此作些分析。 (一) “笔者读着这一篇篇记者手记,其实是在读着一个个鲜有人知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是读者来信中的一段文字。它反映了许多读者内心中的一种需求。 是的,记者,本身是一个比较特…  相似文献   

16.
张雪松 《出版参考》2011,(22):29-30
2011年3月初,我的家人给我发来一个网址链接,推荐我去看一个叫"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博主叫于娟。打开网页后,出于职业习惯,我开始考虑,这些文字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答案最初是否定的,做编辑多年,见过各种临终手记,虽然那些已经离开人世的作者无不让我心生敬意,但从文字感染力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远 《新闻知识》2002,(6):10-12
清华大学的大四学生刘海洋,用硫酸烧伤了动物园里的黑熊。这则独家新闻报道是我和搭档邱伟在新闻媒体中首先推出的。从最开始的兴奋,到竞争过程中的焦灼,到最后面对着我所知道的一切感到无所适从地心痛,我不得不细细品味着记者这个职业带给我的一种人生感受:揭露别人的痛苦,然后自己感到痛苦。——记者手记  相似文献   

18.
在办刊实践中重视"读者来信",是编读对话展开的重要前提.但光有这一前提似乎还显不够,作为编辑,还必须重视编辑意图的表达.编辑意图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编辑手记"便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笔者曾担任一家面向学生的、省级青年期刊的执行主编,每一期都要写一则"主编手记",与"读者来信"并列地编排在一起,其目的在于,为刊物营造一种平等、亲切而生动的编读"话语场".这里,笔者结合具体的"手记"文字,对编辑手记的撰写理念略加归纳.  相似文献   

19.
《永康日报》运用"夜编手记"指导办报、推进报纸转型,已坚持了一年零七个月。"夜编手记"伴随着报纸转型,贯穿了报社编委会对办报的思考,有力地推动了报纸面貌的变化。把"夜编手记"作为一项制度2006年9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派往《永康日报》协助改版的顾国庆向编委会提议,夜班总编应写"夜编手记",总结每天办报得失,这对指导改版十分必要。在指导改版的一个月时间里,顾国庆每天写的"夜编手记"引起了采编人员的极大兴趣,也引起了编委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马体忠夜里静极了,窗外还在下着雨。灯光下,我手捧着刘老师的遗作,心情难过极了,眼里盈满了泪水……初次合作非常愉快。约稿时我只是提前打了个电话,刘老师便欣然应许,把几十万字的《绍棠随笔:四类手记》交给了我,当时我们并未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