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啸 《学语文》2009,(2):18-19
过去关于课文的阅读理解是有所谓“标准答案”的。这种“标准答案”式的语文阅读教学背后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统一的一种人,于是出现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有不少老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竭尽所能地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们满嘴涂蜜,即使学生回答离题万里,老师们也会来一句:“很好,你真有创意”之类的话。在老师“亲切”的“表扬”下,课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阅读导向却是得不偿失的。你对我对大家对,你好我好大家好,似乎很民主很前卫,其实已矫枉过正,走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惊奇,举例说:“一个人从十楼上掉下来却一点都不受伤,叫什么?”学生说:“是偶然。”“那再一次掉下来仍不受伤呢?”“是幸运。”“那又一次摔下来仍不受伤呢?”“那肯定是习惯了。”显然学生的回答都不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但又谁能说他是错的呢?可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考试中,把不符合教师标准答案的回答视为错的情况比比皆是,其后果是抑制了学生发散性、  相似文献   

3.
某小学一年级考试,有这样一道填充题,“1个()和1个()组成11。”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填写的:“1个(7)和1个(4)组成11。”评卷老师给了“X”,原因是标准答案是:“l个(10)和1个(1)组成11。” 从学生方面看,确实,班上绝大多数学生所填写的答案是标准答案。老师教学中是按标准答案来教的,而这位学生没有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是按照另外一种方式来思考的,这种独立的思维方式给出的答案,从广义上讲是正确的,应该肯定,答卷上该给“√”。 从教师方面看,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的今天,老师还以是否符合标准答…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语文课,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雪融化以后变成了什么?”有位学生自信地回答道:“是春天!”可惜这位教师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水”。因此,回答“春天”的学生错了,他学习的自信力开始动摇。这位教师太注重标准答案了,以致于抹杀了学生可贵的创造性!‘‘雪融化后变成春天”,有什么不对的呢?不是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想象力吗?  相似文献   

5.
一、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定义与意义“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是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又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但教师不作明确的批示,不给“标准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非指示性”是指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发言不是“指示”.不是“标准答案”,只是教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吾腰千钱” 的“腰” 字,试卷的标准答案是:“腰:腰中围着。”很显然,标准答案是把“腰” 字一词作为动词谓语来理解的。对此,我认为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教师阅卷时总要先搞个“标准答案”,这样阅卷时就可以避免不少麻烦。应该说,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以前我自己也是常常这么做的,而且效果也不错。然而最近一次阅卷时,碰到一位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和“标准答案”相距甚远,但仔细体会,却又觉得这个解答颇有道理,这就提醒了我:碰到和“标准答案”不同的结果时,教师不应当轻易地打上个“×”,因为“标准答案”之外完全有可能还有正确的答案的,特别是语文试卷中的一些分析题目,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老师出了一道题:“10除以5,得多少?”学生答:“10除以5得2。”老师还是扣了分。规定答案是:“得2。”记得我上初中时,一次因划句子成分与语文老师争执不让。最后,老师大声说:“我这是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是啊,从小到大,我们太习惯于寻找一个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9.
郑俊治 《广西教育》2013,(20):34-36
一、“助学型课堂”的问题缘起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崇尚“满堂讲”“标准答案”,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在疑惑现在的学生学习怎么这么被动?接受能力怎么那么低?这课到底该怎么上?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材的“例子”功能,不应带着教案走向学生,而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案。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非教师“奉送真理”。  相似文献   

11.
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所以不能强求学生的见解和标准答案必须是相同的几个字,应该允许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不同语言组合形式表述正确的观点。其实,这两种答案的差异仅在于概括性和具体性的差异。所以,评判此题,学生的答案应予肯定。我以为短文分析题不应拟“标准答案”,而应拟“答案要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独立阅读、分析、思考和品味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标准答案”只能框死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框框,只会引导教学走上机  相似文献   

12.
偶尔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了这样一则短文: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这样问到:“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写到:“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看完这则短文,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的教师,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创新教育的思考: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吗?我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了吗?江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  相似文献   

13.
余丽英 《湖南教育》2007,(11):38-38
近些年来,在中小学教学研究及其教学评论中,对“标准答案”的声讨与批判似乎越来越多,矛头的指向,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火花。早先指责的通常是语文学科中的标准答案,后来连数学等自然学科中的标准答案也在指责之列。  相似文献   

14.
高兴利 《山东教育》2011,(12):20-21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的文章。文中谈到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时,问学生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为什么是这一句?因为这是标准答案。也许你有不同看法,但对不起,你别的回答都错了。看到这里,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教学,对学生过多的要求“求同”,而放松或忽略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课堂上的“一言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所讲的东西基本上按教参内容,不愿让学生多讲论;二是学生基础不一,教师怕采用讨论式占用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三是怕讨论起来影响课堂纪律。另外,教师讲评学生作业时,只按标准答案讲,而学生的参考书、练习册上大都附有标准答案,得来全不费功夫。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而教师也惯于采用同一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认为,学生在考试时答案统一,如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历史讲评课,教师凭借所谓的“标准答案”担任“主演”,学生大多是“配角”,有的还是“群众演员”,甚至是“听众”。课虽然上完了,试卷也讲评好了,错误也纠正了,但是有一个现象常常令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考过的试题,讲评了,再考,仍然有许多同学做错。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讲评课上唱“主角”。  相似文献   

17.
有道考题为:雪化了变成什么 ?学生或填水或泥,教师均打勾。可偏有个学生填春天,老师却打了叉。有位教授颇有感慨地说,我看应该打双勾——最佳的标志,这孩子答得多有新意啊 !如此新颖、富有诗意的回答,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才做得出。可为何最终还被打了叉 ?因为“标准答案”中没有这一答案。如今“标准答案”多被改为“参考答案”,虽冠冕堂皇,但文字语气均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极其权威的。少有如同“此题可为”、“若有学生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也酌情给分”之类的话。就因为一些“标准答案”无法令人信服,于是各类试题越来越青…  相似文献   

18.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098694127一个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应该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教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前有等待的耐心,而不是急着给学生“标准答案”。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如同播种,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温度)、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教师的耐心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要学会耐心地等待,有了教师的等待,才会有学生的创新,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有些课堂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留下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制订出标准答案靠。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有时,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挥,在教师的固定思维程序中、固定标准下往往“死机”.教师需要研究“死机”的情况,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在标准答案下“死机”“小花已经吃了10个苹果,桌上还剩12个苹果,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标准答案是:12 10=22(个)或10 12=22(个),而有的学生的答案则是:22-10=12(个)或22-12=10(个),答:妈妈买了22个苹果.评分时,教师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标准答案固然很好,让我们教师手上有一把刃剑,能很好地评判学生的结果,但它恰恰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的意识.我们应该看到标准答案的局限性,它不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