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己成为上海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智力支撑。在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今天,如何培育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正在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重大课题。 9月10日,上海科协大讲坛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对话诺奖大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从青少年做起"的论坛。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6,(3):71-75
干部学院(党校)应利用国家科技强国的战略规划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积极探索"互联网+"对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实现大规模培训科技干部、大幅度提高科技干部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以"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为主题的第五届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首次创设主宾国(省)机制,在有效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同时,又彰显出其强大的科技外交平台力量。而作为本届的主宾国,也是浦江创新论坛设立主宾国(省)机制以来的首个主宾国,德国过去几十年来在科研和创新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据创新科技学院(IIT)的研究显示,德国是欧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于中小学来说,什么是创新教育?在我看来,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其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种素质主要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一是创新人格,二是创新思维,三是创新技能。围绕以上三个要素,我校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从改变教师观念入手解放学生我校致力于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人手进行创新教育。我们向教师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新确立"三个中心",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二是正确处理好知识与  相似文献   

5.
<正>5月6日,浦江创新论坛——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当天,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三家机构共同完成的《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策源点观察》报告在研讨会上发布。该报告选取了伦敦、纽约、上海等11座代表性全球城市为考察对象,对28925篇TOP1%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经专家解读与综合研判,提出了以下15个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策源点: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是当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作为人的一种素养,其基本内涵包括:独立的意识和能力,突破的意识和能力,发现的意识和能力,重组的意识和能力,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五个内涵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必须:第一,以创新为目的;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第三,以问题为中介;第四,以开放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原则及其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创新教育要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要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打破现行课程体系的束缚,构建新的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今年两会开始便席卷全国,"人人创新"的态势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10月19日上午,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式启动,上海分会场的启动仪式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举行。作为本届双创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分会场以"大时代众创新,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主题。为了充分展示上海创业创新成果,主办方在实训基地2、3号楼设置了上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展,集中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对上海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更宏伟的目标。2014年,上海市的科技奖励工作围绕促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主题,重点奖励优秀创新成果、鼓励杰出科研人才、激励优势科技产业、培育良好创新环境,并充分展示上海市的科技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5月26日,我市"教育管理创新"校长论坛在市委党校举行。论坛分中学组和小幼组同时进行,49位中小学在职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在本次论坛上发言。各位选手凭借先进的办学思想,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品牌建设、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作了极具凝炼而又富有启迪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3年11月2~4日,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组团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活动。该市以"中小学实验教学——交流、探究、创新"为主题,搭建了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馆,通过视频播放了25个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83个创新实验室建设优秀案例,充分展示了上海近年来在创新实验教学方面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2.
王丹 《人民教育》2012,(7):55-59
问题提出:我们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问题回答: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探索新路,创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教育部一位资深的课程改革专家在深入了解情况后评价道:"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模式实现了三种创新:科学家走进课堂、融入课程,是一种制度创新;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上把人的发展放在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与科技教育课程的融合,是一种课程创新;科学家对教育的认识与中小学教师不同,由此必然带来全新的视角与冲击,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整体偏低,科普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实际,阐述了如何以科技活动室的建设为基本阵地,通过整合学校已有的、社、会各层面可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的有效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全球科创中心的构建依赖于有活力、可持续的区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理工科大学发挥着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城市创新区理论及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框架下,理工科大学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承载和赋能人力资产、经济资产、物质资产和网络资产四大资产要素。纽约康奈尔理工学院案例助力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路径和机制,可为我国理工科大学更好地服务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实践探索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范式,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立体化创新创业体验模式。四纵,即创新讲座、创新论坛、创新大赛、创新实践,四横即项目孵化体验、专业技能体验、团队训练体验、创业探索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始,创新人才培养已上升为一项事关国家发展转型的核心战略任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这项任务牵动着各级各类学校为之上下求索,不仅有作为主战场的大学在进行诸多改革,中小学同样置身其中,致力于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是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省一级达标校,多年来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进一步获得培养成效,我校于2011年与厦门大学开展合作,创办"科技创新实验班"(又名"启瑞班",以下简称"创新班"),集中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同时,这一项目还被列为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10年,广州市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全面启动了"教育e时代"工程,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实施中小学远程协作教育应用创新工程,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积极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在迈向管理信息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为广州市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我刊(www.cmee-online.com)采访了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论坛轮值主席龙树基同志,通过他的介绍,广州市教育装备工作服务、保障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整体偏低,科普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实际,阐述了如何以科技活动室的建设为基本阵地,通过整合学校已有的、社会各层面可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的有效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以示范建设为契机,以实践探索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范式,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立体化创新创业体验模式.四纵,即创新讲座、创新论坛、创新大赛、创新实践,四横即项目孵化体验、专业技能体验、团队训练体验、创业探索体验.  相似文献   

20.
育人成才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大学既要重视学术研究,更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全面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知识扎实、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实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从而为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本文认为,有效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育系统进行思维转变,要以创新思维促进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改革。由此,就如何通过创新思维促进高校教育观念转变、体制改革、模式创新、机制创新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