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玉妹 《考试周刊》2009,(24):198-199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理应成为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思想品德学科担负着加强初中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思想品德课不仅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而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新课标实施后,思想品德学科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很多教材内容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入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简要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在该学科中的渗透运用:一坚持以人为本,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二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坚持协调发展,将"学知识"与"学做人"相融合;四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品德课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应该首先成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建议,应准确把握课程的德育性,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受应试教育的影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时政热点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时政热点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体现了学科时代性和生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潘建东 《教学随笔》2013,(12):142+144
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关爱教育"的内容安排,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关爱教育"的对策进行探讨。同时文章还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生活中出发让老师能够很好地融入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在素质方面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师风范,在"关爱教育"中要引导学生选择体验性关爱学习方式,同时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及学生学习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的实施,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诸多条件欠缺的农村学生要求更高。因此,不能单单满足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成绩,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能力的增强。本文从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现状、思想品德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习惯、能力的培养三方面开展论述,得出了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习惯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探究式学习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这种特性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求达到的。让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式活动,获取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体验。一、《品德与社会》"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依据,通过讲解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故事与经验编写,它注重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带来的压力让大多数学生无法真正体验生活,这就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习内容的乏味性,学习目标的空洞性。本文主要结合教育部考试试点省——江苏省十三大市的2014年和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谈谈初中思想品德实战答题技巧,给那些学习刻苦但考试总突破不了高分瓶颈的考生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自主学习素养影响人的一生,当前学校教育注重学生智育,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思想品德学科是学生中考升学重要学科,在诸多科目中占有一定地位,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科。采用开卷考试评价方式,思想品德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质,学习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利用"互联网+"思维,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一、在教学生活化中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发学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并明确写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前思想品德课堂存在着说教意味严重、乏味枯燥.缺乏和生活联系的弊端。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学习以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科学设计教学。教师要通过联系生活实例,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先进的学科理念,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逐步帮助学生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优化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呢? 一、优化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一般认为,无论什么学科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中,对于学生而言,刚开始十分钟的教学效果在整节课中都是最佳的,是最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必然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奠基作用。而自学能力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用处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是最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要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勇于质疑、乐于探究,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其综合性体现在: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及国家重大时事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方式也处于不断改革变化中。纵观全国各地的思想品德中考方式,开放性试卷,开放式评价已经成为时代必然。在此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定性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达到引导学生一辈子做有道德的人的最终目标。其课堂教学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