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重点,开设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也是我国现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该课程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十分淡薄,劳动技能欠缺,同时,家长也对劳动技术教育存在一定偏见。所以对学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让他们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王文龙 《学子》2014,(3):46-47
正1、前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要求"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并把深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实现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为未来10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重点。并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教育"的思想审视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及发展它的重要性。我国现行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极为落后,致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而课程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课程的弊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难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发展缓慢。教育的落后致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低、进城务工问题多等等。一、课程目标设立上的“应试倾向”我国现行课程的目…  相似文献   

4.
现行教育,师传生授。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教师忙于找题目,学生忙于做笔记。教师忙于灌输,学生忙于接受,哪里有时间开发思维呢?因此,教师少一点支配的时间,学生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于师于生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5.
去年五月廿六日到六月四日,我们放了整整十天的忙假。忙假以前,学校制订了忙假工作计划,在校务会议上研究通过。忙假开始前的二、三天,各班深入的向学生进行了教育,充分说明放忙假的意义,动员学生在忙假中很好的协助家中劳动生产。此外,我们还结合家庭走访,家长大会向家长宣传了放忙假的意义,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忙假开始后,大部分同志都深入农村了解学生在家劳动的情况,及时的扭转了有些学生不愿参加劳动的偏向。同志们除走访以外,还钻研了教材,阅读了一定数目的书籍,这对以后的工作特别是对劳动教育的贯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今年忙假又要开始了,根据我们的经验,农村小学在忙季节酌放忙假(用迟放暑假的办法补足所缺的课),可以增加农忙季节的劳动力,农民群众十分欢迎,这对农业生产是有好处的;同时学生在忙假中,实际的参加劳动生产,可以切身体验到劳动的光荣伟大,并能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演进脉络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2](P1173)。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演进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农村基础教育恢复与重建。与改革同行,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也随之发生着悄然变化。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关于科学和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定位: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术界对农村教育的定位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要致力于普世性文化知识的传授,城乡基础教育并无不同之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教育要贴近农村生活并教给农村学生合适的劳动技能。只有对农村教育进行扎实的田野调查,才能够超越这两种分歧和争论,为农村教育确定最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构与阐释了社会价值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理念,培育学生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念,夯实"五育"并举的实践基础.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仍存在理念冲突、模式固化和形式主义等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条件理论"为指引,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以在深入结合农村教育与宏观环境的基础上,发挥多主体的能动性,通过畅通家校合作机制、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建构多阶段劳动教育,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定位: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一涛 《教育科学》2006,22(1):19-22
学术界对农村教育的定位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要致力于普世性文化知识的传授,城乡基础教育并无不同之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教育要贴近农村生活并教给农村学生合适的劳动技能。只有对农村教育进行扎实的田野调查,才能够超越这两种分歧和争论,而要改革农村教育定位以促进农村教育的更好发展,就需要改革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了"五育"新的内涵,劳动教育纳入党和国家的基本教育方略,与德智体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劳动教育则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座桥梁,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相似文献   

11.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探索办好农村中学的新途径顺义县李桥中学校长卢家玉我校始建于1956年,地处农村,学生源于农村,是一所农村普通完中。作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只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我县的普通中学,近年来一般都重视了为农业服务的工作。各校注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和有关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立志当新型农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教给学生一定的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其他一些农村实用知识。此外,还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积极地开展了为农业服务的活动。一、提供人力和物力,直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服务。各校全年放两个星期的忙假。忙假期间,家在农村的教师和学生回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家在集镇的组织起来到学校附近的生产队劳动或者参加校内的园地劳动。有时在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在教  相似文献   

13.
从"智业时代"的高度,整体看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就会有一种紧迫感。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是"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是"理解信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领会知识",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探索是教育智能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学习改革指出了新的路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保证。智能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意义重大,要深入理解和实施中国政府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14.
唐玉华 《师道》2007,(11):12
"太阳光晶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只有劳动最光荣。"打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教学生唱这首歌,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及发展它的重要性。我国现行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极为落后,致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而课程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课程的弊端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难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发展缓慢。教育的落后致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低、进城务工问题多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问题抓得好,则有利于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腾飞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困境,特别是眼前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农村基础教育的脱节之处,并基于现实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加强建设适应农村实际的"全科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为先导、构建无缝隙对接农村教育实际的课程体系为保障、政策给力、学生助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为补充,试图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弥补小学教育专业与农村教育现状的缺位。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问题,既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更有其特殊性.我们在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公平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把脉不准"的问题,其原因是没有按照教育基本规律进行理性思考,而是过于理想化和政治化.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要依据基础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理性判断.农村基础教育是否公平,要看是否满足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否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育投入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主要源于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明确中央、省、市、县对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中的主要责任,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监督体系,保证农村师资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平稳、快速、持续发展,有效体现教育公平和教育与社会的互进共荣。  相似文献   

19.
刘克文 《现代教育科学》2005,(3):48-48,F0003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在农村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学校许多方面的工作都产生着重要影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抓好劳动实践教育,能够促进普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能够引导学生创造物质财富,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定向,对于基础教育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要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基地的功能;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劳动实践教育中必须注重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一、背景与意义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更是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对教育的认同,是教育发生的条件,也是教育发展的目标。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农村小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只有课堂。因此一节好课,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能否从中获得发展的正能量、体验到幸福感,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了解并理解农村小学生的切身感受,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