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窗》作于1939年4月,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噩梦来临的时代。刚刚结束满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和接踵而来的军阀混战的中华民族,却遭到了对中国觊觎已久的日本的入侵。日本侵略者首先在“9·18”事变以后,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紧接着“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先后攻  相似文献   

2.
3.
声音在空气中穿过弥望的草色和玉米地的甜香.寻找到一片激动着的坡地.潜伏成一个不死的精灵。静卧着的石头把露水一遍义一遍地回味着.那乡村里的水分.隐藏着让村庄充满诗意的音符。  相似文献   

4.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相似文献   

5.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6.
1957年7月,陈敬容在《译文》杂志发表的九首波德莱尔译诗对中国诗坛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当她将这九首译诗收入1984年出版的《图像与花朵》时,却对文字进行了大幅修改,改动最大的是《忧郁病》一诗。陈敬容1957年的译文以意译为主,使用自然贴切的口语,在基本与原诗对应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了自己的改造,凭借着一个诗人的语言敏感实现了译诗成诗的目标。1984年的译文则与法语原文的文义对应更严谨了些,但语言风格上更为生涩。力求“符合原作”的自我要求和对译文的不自信,可能是主导了她此番修改的隐秘动机,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如何在“符合原作”的基础上,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译诗成诗,而不是成为原作亦步亦趋的准确附庸,是陈敬容此次译文改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史雨 《阅读与鉴赏》2009,(10):42-42
迷恋一扇窗 胜似迷恋曾经捧上的风景 因为它们都是过客 更因为它们都不是 都不是所要表白的 只有无言便可以回答 曾经放飞了 已无处可以寻找 而静静的窗台依然等待放飞  相似文献   

8.
9.
有兰香竹韵、“桂影斑驳”的淡雅情致;有“风移影动、姗姗可爱”的清幽月影;能使人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无论怎么想象,那都应该是一处有“曲径通幽”、有假山花池、有亭台楼阁的去处。但,当你打开《项脊轩志》,你会发现,使归有  相似文献   

10.
[原文] 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往市区去。车走在半路上上来一个民工模样的乘客,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本地话问到不到某中学去,跟车的连忙说:“到!到!”但我知道这路车是不到某中学的,跟车的真不是东西,只为了赚那两块钱的车费,要害别人走许多冤枉路——如今公交车之间竞争激烈,争客抢客现象十分严重。我正想告诉那个乘客,司机已先开了口:“不到,不到,坐1路车吧,1路车就到校门口。”跟车的马上抢过话头:“我们这路车也要经过某某路口的,从某某路口走几步就到了嘛!”“走几步?”司机突然凶狠狠地盯着跟车的。“这么毒的太阳你走走看!坐1路车!”司机边说边转过脸望着那个乘客。乘客一边道谢一边下车,就在车门即将关闭、汽车重新启动的瞬间,司机又扭过头来望着已经下车的乘客大声喊:“坐1路车——”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湖北省语单独命题,作材料用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昏镜词》序言所讲的一个故事。原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吉卜赛民族具有传奇的色彩,吉卜赛人过着流浪的生活——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他们到底怎样流浪,怎样生活,特别是他们有怎样的精神风貌,能道其详的人就不多了。我们得感谢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1861—1941)。他年轻的时候曾到孟加拉农村巡  相似文献   

13.
14.
张晓风,生于1941年,是台湾十大散家之一。诗人余光中评价她的散“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她述颇丰,除了散,还创作了不少小说、剧本和杂。其笔洒脱而简洁,感情深沉而细腻。语言含蓄而优雅。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的提问时,温总理说:“世界只有一个中国,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这条海峡不能够把我们的骨肉割断。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  相似文献   

16.
    
你去寻,寻另一座春的园林吗 偶尔投在我的窗前的 是九年前的你的面影吗?我的绿纱窗是褪成了苍白的,九年前的却还是九年前。 随微飕和落叶的寒率而来的 还是九年前的你那秋天的哀怨吗?这埋在土里的旧哀怨 种下了今日的烦忧草,青青的。  相似文献   

17.
六月十五夜,在我两次醒来之后,大约是清晨五时半吧,我又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使我永不忘怀的梦。  相似文献   

18.
谢宗玉的叙事性抒情散文《男孩,别哭》意蕴深厚,感情真挚,语言生动,风格清新,是对成长历程的感悟,是一曲亲情的颂歌。文章结构谨严,由面到点,又由点到面,开合自然。开头勾勒了绿水环绕、群山环抱的家的美好和温馨,概括介绍了山里孩子的勤劳和晴出雨归的劫数,以及山雨阴暗、凄清、神秘,阻碍归家脚步的苦恼。中间部分具体叙事,曲折有致,由黯淡、孤寂、恐惧、绝  相似文献   

19.
20.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大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如日月经天,双峰耸峙.其他诗人则如群星灿烂,拱卫左右,照耀着大唐诗坛.唐朝以后,狭义的"诗"在继续发展,一般来讲,其成就赶不上唐代.但广义地说,诗、词、曲都是诗歌.宋词、元曲又成为一代文学照耀着文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