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文明与人的真谛──从文化视角解读《跨世纪国略:可持续发展》李小慧一切理智的人们,无不为中国果断地打破对传统计划经济的崇拜,坚决走市场经济之路而欢呼。然而在各种市场经济成分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难以完全避免付出滋生、蔓延某些严重社会问题的代价,甚至在某...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一个核心议题,就是保持和重建西部生态系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地处西部腹地的青海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周毅的新著《谁主环球沉浮——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正是青海人民社站在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边缘,抓住社会热点,顺应读者需求,精心策划和组织环保话题讨论,为优化出书结构进行的一次成功运作。作者周毅有着多方面的功底,先后修得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史学博士,曾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做博士后研究,现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著有《跨世纪国略;可持续发展》等专著20余部。在这部研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流传至明代逐渐散佚,对于明抄本《十六国春秋略》的真伪学界尚未澄清.本文考察了《十六国春秋略》的流传过程,并把《十六国春秋略》和《太平御览·偏霸部》进行比勘,认为《十六国春秋略》抄自《偏霸部》,二者文字间的差异主要是抄写之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问答,叶长青著,陈三立题签自印本《问答》自序云:"七略先后之条理,从源以及流也,求其先后之故,而向、歆一家之言以立。"因此六略虽然皆出于史官,但本身又有源与流之分,从六略的先后顺序可以得知,当以《六艺略》为源,其余诸略为流。《问答》对六略排列顺序的探讨及《诗赋略》的命名缘由,皆出于这一观点。《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民国间深为时人所重。无锡国专教授叶长青所著《汉书艺文志问答》一书,以传统治学精神为取向,借问答之体探究学术源流,释前人之疑,在诸多相关研究论著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汉书·艺文志》是中国最早的文献目录,以其辨明学术源流历来为治学  相似文献   

5.
栗旭 《档案》2008,(2):26-28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宋代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郑樵校雠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理论著作《校雠略》和实践著作《艺文略》《图谱略》及《金石略》中。南宋绍兴末,据《宋史》载“帝曰: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七略》久佚,清人姚振宗《七略佚文》在前人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参考《汉志》的目录框架,提供了最为接近《七略》原貌的文本.反思姚氏《七略佚文》的得失,有助于准确认读《七略》以及作为《七略》节本的《汉志》.[方法/过程]从姚振宗对《七略》序言、分类结构、文献著录和叙录四大目录要素的具体还原过程,分析《七略佚文》...  相似文献   

7.
《七略》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所占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是诸家所共认的。对《七略》的研究不乏其人。最近查阅了几位同志有关谈到《七略》的文章,对其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我认为对于《七略》这样一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巨著成书于何年不仅是图书分类史上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录学史、中国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核对清楚,勉得众说不一,莫衷一是,贻误后学。现将几位同志关于《七略》成书年代的说法抄录  相似文献   

8.
《台仪辑略》一书,明代以降公私书目多不见著录,仅明末清初常熟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汇编》、昆山徐乾学《传是楼书目》曾著录此书。钱氏云“《台仪辑略》一卷,述国朝台”,作者阙如;徐氏则云“《台仪辑略》,明许弘纲,一本”。皆语焉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库藏《台仪辑略》一部,著录信息云:“《台仪辑略》一卷,(明)许弘纲订正,明万历四十年刻本。”这部《台仪辑略》不分卷,1叶2面,四周单边栏。叙文,1面竖5行,手写印刻行书,满行11字。叙下落款,钤盖三方印玺,自上而下,依次是“许弘纲印”“庚辰进士”和“大中丞印”。目录与正文,每面长12cm×11cm,竖10行,行16字为主,满行18字,雕版,仿宋楷体大字,说明文字采用小字双行夹注格式。版心,黑色上鱼口,下鱼口以一条满行细横线表示。上鱼口与上边栏之间,刻书名“台仪辑略”,顶格;版心中间近下鱼口约3字处,标叶数,共23叶。《台仪辑略》以都察院职官为本位,先己后他,由内而外,记载都察院日常运行、院官到任、相见及各衙门职官与都察院职官往还仪节等,可补《明史》《大明会典》《宪纲事类》记载之阙。鉴于此书极为稀见,兹整理辑录,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9.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文献学家,福建莆田人。一生不应科举,潜心钻研,博古通今,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通志》是其代表作,《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之一。郑樵在《校雠略》中总结自己搜书编志的经验,提出"求书八法",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图书馆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11.
《七略》系刘歆一己之力所创,之所以采用"六分法",是为了弘扬《周礼》经义,故比类《周礼》"六典"而六分群书,即治典:六艺略;教典:诸子略;礼典:诗赋略;政典:兵书略;刑典:术数略;事典:方技略。因而笔者的观点与现今目录学普遍采用的余嘉锡先生的观点相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录学源远流长,自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开创目录编制先河之后,从官家到私撰,从正史艺文经籍志到方志文翰志,大至一国,小至一郡一家,历代相从,经久不衰,尉为大观。有目录编制工作就必然有对此工作的总结和方法的研究,由一般技术上升到理论高度,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宋郑樵《通志·校仇略》、明焦竑《国史经籍志纠缪》、清章学诚《校仇通义》都不断加以总结和概括,发展目录学理论,并达到了古典目录学理论的高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目录学研究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出版有姚名达《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目录学年表》、汪辟疆《目录学研究》、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刘咸  相似文献   

13.
清人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虽以“佚文”为名,但并不从辑佚学的角度“以搜辑佚文为事”;而是从目录学的角度“推寻端绪”,努力复原《别录》的体制,其《七略别录佚文》也成为最接近《别录》本来面目的文本。具体而言,他将《七略》《别录》作为“二书”分别写录,揭示了两者一为校雠学、一为目录学的学科分殊;分析《别录》成书始末,显示《别录》存在两个版本,一是“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的单篇叙录,二是“时又别集众录”而成的第二个版本。以此为据,可知第一个版本只有基于校雠分工的简单分类,第二个版本则完整地承绪了《七略》的分类体系。此外,姚振宗收录《战国策》等八篇相对完整的叙录,也反映他的灼见。然而,姚振宗也存在以荀悦《汉纪》“为《辑略》之文”、因没有认识到《汉志》班固注兼取《别录》《七略》而将班注全部移录为《七略》佚文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档案学通讯》1990年第1期刊载了倪玉麟同志的一篇文章:《全宗理论的实质是档案的有机联系》。笔者认为,该文所论是与档案管理实践关系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对此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5.
一《墨子》书,西汉成帝年间,刘向曾予整理;而任宏领校兵书,亦曾涉乎《墨子》。故刘歆作成《七略》,将前者著录在《诸子略》,后者著录在《兵书略》。班固承《七略》而为《艺文志》,在《兵书略》"兵技巧"类谓"省《墨子》重",而在《诸子略》"墨家"著录"((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①。东汉时,《墨子》篇数有变化。高诱注《吕氏春秋·当染》云"墨子名翟,鲁人,作书七十二篇",却又于《吕氏春秋·慎大览》注  相似文献   

16.
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余姚人。淳煦十一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守处州。高氏著述颇富,有《经略》、《子略》、《史略》、《集略》、《剡录》、《唐科名记》、《蟹略》、《砚笺》、《兰亭考》、《唐乐曲谱》、《纬略》、《疏寮小集》、《疏寮小集补遗》,《骚略》、《造诗句图》、《烟雨集》等。《史略》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史部解题书目。成书于宋宝庆元年,清康熙以降,已不复见,直至光结年间,在日本发现,经杨守敬校后刊行,现有《古逸丛书》本、《四明丛书》本,《后知不足斋》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本书的内容为:卷一述《史记》,卷二述两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才辈出,著述日富,随着学术的发展,不仅古笈的数量逐代增多,书笈内容范围也日益广泛。为了不至于大海捞针,能够及时准确发挥每种书笈的作用,分类编目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历史上的古笈分类,从《七略》到四部,几经沿革,源远流长。我国第一个古笈分类目录,是在二千年前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笈、总览群书而奏定《七略》。首称辑略,是其他六略的总序与总目,说明每略及其中各类的内容和意义。名为《七略》,实际上是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等六大类。六大类以六艺略为首,诸子  相似文献   

18.
《别录》是由刘歆于校书工作全部完成后结集或主持编辑的。刘歆按照既定的几大部类,加上他对思想学术的理解和古文经学家的立场,为《别录》和《七略》两书设置了同一的类例。《汉书·艺文志》首先著录了卷数,而《别录》、《七略》仅仅著录了篇数。刘向书录是在文献还是以简策作为载体时撰写的,不可能见到缮写于缣帛后的卷数。刘向书录和刘歆提要佚文例称篇数而不称卷数。早期文献用篇而不是用卷来陈述《别录》、《七略》著录文献的总数。《汉书·艺文志》篇、卷并存,其中的篇就是《别录》、《七略》原始著录的遗存,而卷数是班固把宫廷所藏文献实物的卷数添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19.
集中收录越南作者所作汉诗的文献有《安南志略》、《越峤书》、《元诗选》、《越南辑略》、《清诗汇》五部。这几部书之间有的互相沿袭,有的另有来源。比照文本的同异和相关的记载可见,《安南志略》和《元诗选》二书中陈益稷诗部分皆有较多的佚失,但如果参照越南所存《全越诗录》,这部分内容可以得到恢复。《越南辑略》中的越南诗来源于越南《皇越诗选》一书,但所用的版本可能与现存《皇越诗选》刻本稍有不同。《清诗汇》一书中的越南汉诗一部分取材于《越南辑略》,一部分为编者搜集,但其中有若干错误。  相似文献   

20.
读“书话”一直是我的读书旨趣之一。自汉代刘向父子受命校书秘府,著为《别录》、《七略》,其后班固据以纂成《汉书·艺文志》之后,三国两晋而下,唐宋明清以来,各种书目著录相率而出,书话著述应运而生,蔚为大观。由志目而为题跋,而为近之书话,著述体裁递相嬗变,盖因风气之所使,亦为古今文人援笔意气之不同;然惟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