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的信任危机日益暴露并愈发严重。儒家倡导的诚信观念要求人们真实不欺,诚实守信。儒家的诚信精神同样是网络世界的生存之基,只有遵从诚信原则,增强自律意识,才能确保网络世界的净化。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历史中的诚信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直接监督型诚信、制度型诚信和合作型诚信。从这一人类社会诚信发展的宏观层面的视角,去阅读唐贤秋同志的《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一书,认识到先秦儒家诚信思想在不同类型诚信中所具有的特征和历史价值。该书深刻地揭示了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特征,正确地把握了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儒家诚信的意志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诚信建设既要重视社会诚信的他律建设,又要重视个体诚信的自律养成。植根于传统经济、政治和民族文化的儒家诚信伦理,在培植个体诚信自律、调谐社会关系及涵育民族精神等方面曾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对于今天社会诚信建设尤其是个体诚信修养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儒家诚信具有强烈的意志特征,通过剖析天人合一观念下儒家诚信的意志自由,揭示儒家诚信的意志动力,分析儒家诚信的意志行为,探寻儒家诚信的意志修养路径,我们可概观儒家诚信的意志精神,为我们探讨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和品质,批判继承儒家诚信思想提供必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诚信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人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的本体。人的生命世界没有诚信便定不住,也撑不起;人的生活世界没有诚信便空而不实。诚信开启了生命深处的亮点,开启了价值之源和理想之源.  相似文献   

5.
(一)诚信的魅力 从小时候起,我就酷爱读书。我认为读书可以使人诚信。漫步中华历史的长廊,诚信就像一条流淌了五千年的河流一样,涓涓不息。儒家创始人孔子曾言:“言必信,行必果。”的确,“诚信”是英雄们惺惺相惜、成就大业的根本。无论儒家、法家,还是道家,“诚信”总是作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现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上网”已成为目前最为时髦的词语。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全球化,网络已经成为了高效、快捷、方便、时髦的代名词,它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景观。与此同时,网络也越来越与犯罪、欺骗、上瘾、病症等词联系在一起,引发了网络世界日益严重的信任危机。倡导诚实不欺、真实守信的儒家诚信思想对网络困惑具有消解和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人们提出的以儒家伦理来解决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危机这一问题,在肯定儒家经济伦理精神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揭示了儒家经济伦理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得出儒家经济伦理难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要真正解决诚信还需要依靠完善的西方市场经济伦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人们能够自由地游离于网络世界,大量信息的涌现,给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因部分信息的虚假及恶意所为导致网络上的非诚信问题凸显乃至网络犯罪。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社会功利主义思潮的网络蔓延,使一些人的道德情感冷漠、诚信缺失,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诚信伦理教育滞后等。要治理网络非诚信问题,除了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外,网络诚信伦理教育尤其是幼儿网络诚信伦理教育应成为治理网络非诚信问题的根本路径。幼儿园是人生智力开发、人格健全的关键阶段,全社会都应关注幼儿教育,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是关涉人生命运的大事,更是关涉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因而,包括网络诚信伦理教育在内的伦理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社会科学领域中众多学者从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哲学等角度对比进行研究。本文从哲学角度将儒家有关诚信的思想以叙述史的方法铺陈出来,以展示儒家诚信文化的历史和内涵,有力地回应西方思想界马克斯.韦伯、黑格尔、孟德斯鸠等人有关中国在实际上和理论上绝对没有束缚的伦常、道德、内在的‘宗教’、‘科学’和真正的‘艺术’等偏见。在此基础上,依据"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原则对儒家有关诚信的传统思想资源进行思索贯通,以现代人的实存经验达成对儒家有关诚信思想的理解,实现对儒家传统诚信观的传承与转型。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人类生命深处的亮点,是人类的价值之源和理想之源。中国自古传承的儒家诚信思想中,关于诚信教育的理论主张,一直是现代高职教育的良师。本文通过对儒家诚信观的思考,阐述了现代高职教育的诸多环节能从中得到的借鉴和启示,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分析儒家诚信思想对提升高职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独立全局约束Web服务组合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模糊Petri网(FPN)来建模,将寻找可行的服务组合问题转化为寻找FPN模型中可发生序列问题,从而把求解最佳服务组合问题转化为在FPN模型中寻找信任值最大的合法发生序列问题.然后利用小生境遗传算法(NicheGA)来寻找最优合法序列,以获得最优的组合服务。最后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减少了计算时间又能找出更多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而当前社会人们价值取向的偏颇及严重的信用滑坡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文章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强调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实施诚信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认为信任与人们的一些特定人格特点相关;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表明它可以促进风险情景下的合作;低信任者和高信任者在合作倾向以及乐观性等方面都存在可观察的差异;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人际信任;性别与文化因素对人们的信任有显著影响。而信任的决策过程、神经生理机制等关键问题目前却还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际信任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里,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认知和评估形成人际信任,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撷取国内外众学者对信任概念的理解,从而对人际信任作出科学的综合界定.  相似文献   

15.
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区域被试影响人际信任的相关因素,采用由Rempel和Holmes(1986)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TrustScale),对来自甘肃和内蒙古的265名被试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均值略高于常模;性别与可依靠性、人际信任总分达到显著性水平;城乡被试在人际信任各因子以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省区因素在人际信任各因子和人际信任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并且甘肃省被试人际信任度明显高于内蒙古被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分布式网络中各节点信任评价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经验的信任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经验因子和相对经验因子的方法,建立了新的信任评价体系.这种新的信任评价体系考虑了个体节点的差异问题,在计算节点的信任值时考虑了节点间的交互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节点的非对称性而导致的信任评价不准确的问题.算法分析表明:新模型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节点,采用不同的最大容忍评价偏差,并且对个体节点的反馈可信度进行更新时,采用不同的更新值,体现了节点的个性化特征,使信任评价更加准确合理.此外,所提出的新算法能够运用到多种信任模型中,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学在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信任作为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课题,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三大新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研究与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不仅将推进社会学信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而且也将为构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内在支撑的社会信任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architects’ trust in project design teams. We undertook a survey of architects,during which we distributed 193 questionnaires in 29 A-level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s selected radomly from the altogether 59 ones in Shenzhen,P. R. China,and received 13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 used Amos 6.0 for SEM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personal construct based factors affecting interpersonal tru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soc...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任是群体关系是否和谐、社会秩序是否良性运行的重要心理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的信任关系构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关系:最信任的社会关系是老乡,之后依次是同事、城市的亲戚、房东、城市管理者和非房东的邻居。农民工最不信任市民,二者社会距离很大。在收入层次上,农民工更加信任中等收入的市民,其次是高收入市民,农民工最不信任低收入市民。两大群体的信任程度与交往行为和市民对于农民工的歧视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