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进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农村学生对这些学科感兴趣,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刘斌 《小学生》2010,(9):28-29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识字教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蒙童识字,先生只教授单一的学习方法,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缺乏点拨,听之任之。学生也只会依葫芦画瓢,其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难以发挥。《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进一步明确了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增强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石。现在我们清醒地看到,识字教学,若单靠教师的"灌、输、加、压",已不能解决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  相似文献   

4.
马晓红 《教师》2013,(3):63-6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的识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汉字学起来枯燥无味,仅靠课堂上的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5.
袁聪 《考试周刊》2014,(36):97-97
<正>英语作为初中学科配置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中考,包括人生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放眼初中英语教学,其现状不容乐观,某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手段陈旧,教学照本宣科,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低下。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四十分钟里都能得到发展,让英语课堂切实走出以往死气沉沉、压抑沉闷的泥潭?这是广大英语老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能够极大地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每  相似文献   

6.
所谓情境,就是一种氛围,它能激发人们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良好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消极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7.
8.
梁亚丽 《学子》2013,(9):59-59
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他们的行为、思想会在课堂中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最具有教学价值。也正是这样的资源让我改正了当年自己在"小聪明"的"驱使"下的一个错误。记得踏进语文教学领域之初,就立下了一定要兢兢业业的工作,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得到知识与能力的誓言!于是在工作中,不断地累积经验,寻求教法。在不断总结与反思中,我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识字教学不像阅读教学那样有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相比较之下.它单调枯燥了许多。基于这一特点,迫使我们应努力寻找其中可以激发兴趣的因素,从而发挥兴趣的作用,使儿童不至于产生厌恶情绪,把艰苦的学习转化为快乐的享受.让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识记汉字,开开心心地理解汉字.踏踏实实地运用汉字。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识字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何明明 《生物学教学》2005,30(12):37-37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课程,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着。我们曾经追求品德课堂在教师的预先设计中有条不紊、精致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认为最理想的教学活动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然而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观。没有生成的课堂也许精致,但不可能是活力四射的。那么“生成”究竟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教师该如何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选取一些典型案例.浅谈自己的点滴思考并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说教化、灌输化、成人化、简单化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  相似文献   

13.
有效教学是小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客观条件和外部条件。为了促使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小学语文应实行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教师应在实践中探索既贴近学生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可以从联系实际增进学生理解记忆、营造文化氛围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教学中渗透情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化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因此将微课合理引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从而让整个初中化学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在动力。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此前提下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钱晔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41-242
关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不难发现,其结构由原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的模式转变为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的新模式。拓展延伸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可是拓展延伸在悦耳动听的旋律之下颤栗出若干不谐调音符,笔者就从语言、思想感情、写法的拓展上去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7.
郑向荣 《教师》2011,(16):52-53
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将语文仅仅当作知识来教而不是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观点。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来看,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努力建设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8,(10)
在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探讨了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细细地品味一些优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共性:学生或者有了柳暗花明的顿悟,或者有了释疑解惑的愉悦,或者有了凝神屏息的沉思,或者有了热泪盈眶的感动,不经意就获得了一份智慧,一份感动。如果说《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是学生的智力游戏,那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让学生的心灵在真诚的交流中收获感动。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品德学科的教师说:“总有一个视角,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注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数数、摆摆、画画、量量、折折、剪剪、拼拼等实践活动,将知识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