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设置作了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它旨在规定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取向。青少年阶段读什么书,打下什么精神底子,  相似文献   

2.
关于"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就已经提出了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法,最早是在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改变,将现代文阅读按文本分成了三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其中,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出现在选考部分。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把"名著导读"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朝着"课程化"方向实施。"名著导读"课应以激发兴趣、传授方法为目的,力求做好"导之有效"。教师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并使其真正走进名著,感受名著的魅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90):51-52
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但仅在字母、文字、符号和书页中浏览一番不是读书,读书需要感受,需要审美感,需要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融合贯通并付诸实现,读一本好的名著也需要如此,这不仅因为名著给我们树立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更因为名著本身蕴藏艺术价值,包含永恒主题,其能够经久不衰且流传于世,必然是能够给后人以警示和深远的影响,能够启发、感染、熏陶世人。引导高中学生阅读名著,其本质目的也在于此。文章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探讨了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如此巨大的数量,如果没有阅读兴趣、没有阅读氛围,没有坚强的毅力,甚至无书可观,完成起来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为落实新课标课程理念,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如雨后春笋,精彩纷呈。版本主要有: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北大中文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人教版”;②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③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版”;  相似文献   

7.
宋均凤 《成才之路》2011,(29):66-6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名著阅读日益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了这样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名著阅读已然成了重要考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从名著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同样明确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关于名著导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相关阐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以“部”为单位的作品通常是指长篇小说,其字数多在三五十万字到一百多万字之间。譬如四大古典名著就是这一类。“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意味着每学年要再增加一百万字到一百五十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然而由于教材只对少数几部名著做出了相应的提示和引导,导致学生对于名著的认识仅限于冰山一角,因此,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如下深入名著阅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新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觉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能力。”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原来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力求建构一套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科书,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这一建议至少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建议虽然指定了一些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但是也有未指定处。这包括四个地方:第一是“白话诗文”的诵读篇目;第二是虽指出了具体作家的某类作品,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是一种在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类,阐释、发现和探究的文化行为。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名是人类明不朽的精髓,是人类化最珍贵的记忆。让学生拥有经典,与学大师对话是语教学的时代潮流。《语课程标准》对7—9年级提出的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拓宽语学习的范围,重视课外阅读的过程,强调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相似文献   

14.
选考题,指出现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可供考生选择完成的不同文本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这是在教育部颁布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后,为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省份命制的语文高考新试题。为了便于区分,一般把这样的新试题叫新课标卷,而把原来的叫大纲卷。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附录二”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而在新课标内容中,关于初中名篇阅读列出的书目有10多部,比如《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伊索寓言》等等,  相似文献   

16.
徐海霞 《考试周刊》2014,(13):40-41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学生提出了如下阅读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苏教版教材就在每册书中设置了《名著推荐与阅读》版块,将整本书的阅读引入了课堂,扩展了语文学习资源,逐步培养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近两年的中考名著考题逐步采用截取名著片段,据此展开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考查的形式。如:2013年江苏苏州市中考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  相似文献   

18.
李春梅 《现代语文》2013,(9):148-14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从基本理念上满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体现的精神,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下简称苏教版)。该教材不管是在体例编写、选文内容,还是在教学目标和问题设计上均有很大突破。为了研究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突破,本文以《雷雨》这篇文章为例,来对比苏教版与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情况。一、体例编写不管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还是在苏教版的教材中,《雷雨》均被编写到教材的第四册,从这点可看出,对这部戏剧的学习以及鉴赏更加适用于高二学生。在学习和鉴赏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及知识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尽管该篇课文均被编写在高二教材,但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中,对这篇文章的体例编写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诵读”二字与古诗文的教学几乎是如影随形,可以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诵读都是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这一两千多年来相沿不辍,又得到了当代语文教育充分肯定的教学法的价值何在?在其运用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台以来,作为学习任务群之首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已提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统编教材中,“名著导读”板块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的有力支持开始受到重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首次被选入教材,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和教学研究价值。因此,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探讨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教学价值、教材编排情况及相应的教学启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