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对我国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讨论了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实践要求,最后对高校美育课程实践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包括高校美育课程实践需要提高认识,优化课程设置,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加强美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心理及造美能力教育的结合。高校美育教学若实现王国维先生所言的造就“完全之人物”目标,可以“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其中,“课程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将某个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与美育同向同行,并以此形成的协同育人效应;而“美育课程”则是指高校基于美育的育人目标诉求而针对性开设的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系列课程。由“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形成的“长短匹配、点线结合”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彼此相异且互为补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李亚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求真、向善、唯美的核心追求,作为大学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永恒指向,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熏陶和引导是一脉相承的。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整体从认知到行动层面的审丑误区与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所出现的背离,亟待在美的范畴和框架内实现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共生,力求美美与共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冯小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5)
广场健身舞是一项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文艺活动,人们可以不论年龄、性别、教养、居住环境、社会地位和民族习惯普遍参与其中.广场舞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调节身心,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但同时广场健身舞在推广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场健身舞的重要作用和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广场健身舞活动的发展对策,以使广场健身舞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高校美育课程作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专业素质、人文涵养以及道德水平的重要路径,由美学课程、艺术课程构成。但在高校美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单一、内容单一、方式单一、评价单一等问题,需要通过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课程评价等路径来提高高校美育课程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艺术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分析了高校艺术通识课程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产生的美育影响,提出了艺术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三个方面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以此阐明艺术课程中所包含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的意义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孟恒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4,(1):97-102
当前,我国高校美育工作面临地位“名高实低”,美育目标的人文底蕴被遮蔽,美育的价值被窄化,美育实施有“形”缺“神”等困境。中华传统美育思想中蕴含着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丰厚资源,例如:“成大人”的人格理想有助于凸显高校美育目标的人文底蕴,家国天下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拓展高校美育的价值定位,多样的审美形态有助于优化高校美育课程,丰富的审美元素有助于提升美育活动效果。利用中华传统美育思想改进高校美育工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重视美育的人格养成功能、注重课程实施中美的渗透、提升美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 相似文献
10.
11.
美育是课程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我校英语课程改革中融入美育,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通识价值不仅在于弥补审美之维的缺失,恢复人的完整性,而且奠定了新时代创新性人才必备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针对大学生的审美困境以及时代发展需要,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培养目标是发展审美感知,提升审美通感和想象能力;丰富深层审美经验,培养审美反思理解力和积极的审美价值观;提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法则进行创意实践的能力。由此,高校美育课程建构需从学科逻辑转向人的发展逻辑,突破艺术学科知识观,围绕审美大观念重构传统美育课程的内容体系;遵循审美学习规律,开展身心一体的美育课程教学;关注审美素养的形成,强化情境式、嵌入式的学习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99-101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学生鉴赏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当前高校的美育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传统的课堂学习并不能充分满足美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美育教育应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对美育实施的重要性,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美育隐性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以两所高校为样本,分析现阶段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多样化与实效性结合的提升路径和有效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理工类高校的美育课程建设水平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邦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45-47
美育是高校育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美育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摄影教学由于其自身特点有着其他艺术类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摄影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素养,锻炼学生观察发现美的眼力,还可以激发学生通过摄影记录美、创造美的动力。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加强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的审美习惯、正确的审美立场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自然美育应该是大学美育的一个分支,但是自然物不是天然的审美对象,要使自然美育在大学美育中成为"常驻机构",就得对自然景观进行美育构建.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自然景观美育构建的方法主要有形式美比照观赏、比拟性比照观赏、科学性比照观赏、艺术性比照观赏. 相似文献
17.
18.
课程美育是学校教育的新理念,课程与美育的深度融合是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实施的重要路径。课程美育具有目标的整合性、资源的丰富性、过程的情智性、方式的浸润性、境界的超越性等特征。课程美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有助于课程美育价值的实现、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教师职业体验的积极化等。课程美育的类型有学科课程美育、活动课程美育和隐性课程美育,课程美育的层级包括国家课程美育、地方课程美育和校本课程美育。课程美育的实施策略多种多样,包括理念引领策略、资源开发策略、活动组织策略、氛围营造策略、技术赋能策略、评价激励策略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美育肩负着推动个体、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美育是铸魂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其既能推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的美育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亟待做出调整优化。首先分析了高校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其次基于美育的现状,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前期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也是接受艺术审美启蒙教育的最佳期,而艺术、审美、智慧的教育是达到完满型人生的关键.生态式美育课程是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把儿童艺术审美放在第一位,为完满型人格成长打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