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线课堂”活动,通过“一线故事听变化”“一线走读访样本”“一线收获话真知”“一线成果展风采”等推动思政课教师成长与思政课教学发展,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校外和校内、教师和学生、统一性与多样性,以及过程和结果、“做得好”与“讲得好”的结合。“一线课堂”活动,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化政治自觉与家国情怀、拓展实践视野与历史视野,有助于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实鲜活资源与示范课例。巩固和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成果,需要完善活动方案、强化组织落实、激励全员参与、推进成果转化、健全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2.
刘明 《上海教育》2004,(9X):25-25
我国众多的优秀教改先行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课题格斗”中“学会研究”,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据此,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学校可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实践一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谢学宾 《广西教育》2006,(7A):43-48
一、课例研究的内涵意义 要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成长,关键在于将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及以新课改的理论指引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实践证明,“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借助课堂教学案例,教师和专家进行理念学习、案例设计和行为反思等互动对话、行动研究,能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转移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来临,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高中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以“五项研究”为着力点,努力促进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王黎香 《教师》2019,(1):113-114
加强教师培训是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不但影响到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对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文章结合作者在国培远程辅导项目亲身经历的教学故事,提出要循序渐进弹奏好训前激趣、训中乐趣、训后留趣“三部曲”,引导更多的一线教师转变培训观念,由“被动成长”向“主动成长”蜕变,增强自主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课例研讨”是当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常用的手段之一,它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出发点,根据当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实际情况,对课例研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并通过实例,从准备、过程和效果等不同阶段对“课例研讨”进行了比较具体、深入的探讨,对进一步发挥课例研讨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方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校本研修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选准教研“支点”?我校成功推出了“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研修的深入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来愈认识到:课改的重心在课堂,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为此,我们在校本教研巾,不断地寻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索出“一人四课”和“四人一课”两种校本教研模式,简称“双四”横式。“双四”模式从校本教研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及其操作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螺旋式“研课”为主导,带动校本教研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对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参与式校本培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培训”是我校开展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其基本思路是:让教师在亲身体验中更新观念,使教师在进入角色中学习发展。我们设计与实施的“参与式校本培训”主要有八种形式。第一,“书面”培训。学校主要利用“校刊”和“专题学习材料”对教师进行“书面”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取材于一线教师提供的“体验文稿”及教师的需求。第二,“做课”培训。学校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式教学研究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评优课”、“素质教育评优课”、“名师献艺课”等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做课活动。一年里教师要做课…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以为,中小学教师可能无力改变当今乃至以后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是,怨天尤人没用,坐视等待改变也没用,如果我们把成长当做“自己的事”,如果我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如果我们在反思、调整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探索,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就会不断地超越自我,也必然会使整个教育改革出现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同课异构:“变”与“不变”的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得到空前关注。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建构抑或同一教师在不同环境中的一课两上,其最大特点为构思不同、教法各异,益于教师教材处理、驾驭课堂的历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研形式。研究它,如果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同课”在“异构”中“变”与“不变”的定律,或许能给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以一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秦奕 《早期教育》2005,(2):20-21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为此,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成为了幼教理论工作着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幼教实践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由南师大教科院“学前课程研究”网站(www.xqkc.com)组织的、主题为“教师面临的挑战、机遇和专业成长”网络研讨活动,吸引了众多幼教同行的积极参与。研讨中,参与结合教师工作的现状和感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冷静地思考了教师职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机遇和专业成长问题。本期,我们约请秦奕硕士对研讨中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希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教研是课程教学改革落地的关键保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需求出发,历经20余年四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和持续迭代升级,创造了“三段十步”“现场改课”教研新范式。该范式坚信教研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要聚焦改课,改课需要教研组织、文化重建;以“混搭”专业实践共同体为载体,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重建了教研活动机制,教研员、专家全程陪伴,集体会诊,适时示范,教师“抽签+自荐+推荐”,人人卷入,深度合作,全程全面参与改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实践表明,该范式有效助推了教师全员的专业成长,也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是我园尝试的一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教师成长记录成了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的源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可能太高深了一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课加以研究、打磨和反思,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磨课”,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从而在工作...  相似文献   

16.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随着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文化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东北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为平台,以“U—G—S”教师教育模式为引领,探索并实施了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方式的“有效教学”现场会,对提高教师培训成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地作用和影响,形成一条教师教育事业建设的特色之路,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翻版”在词典中理解为翻印的版本,比喻照搬、照抄或生硬模仿的行为。“翻版”一词用在书籍的翻版、音乐的翻版上比较多。“翻版课”是指教师在听了一节成功的课例后,将其好的流程及其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那么,上翻版课是否有意义?是否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借骨干引领,扶新手上路。”为了帮助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顺利度过“课堂教学”关,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我们往往借助一批业务骨干的引领,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多次“磨课”。可是,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模课”较多,而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却较少。以一对师徒的“磨课”过程为例  相似文献   

19.
高子阳 《江苏教育》2007,(13):36-37
从多角度确认自己的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思维。“确认”之理念来自于“国际教师培训中心”,其主要精神是听课者对授课者的课提三至五条优点,并且逐条分析形成一篇较长的文章,以让执教者阅读后真正确认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校本研修是中小学教师群体成长的重要路径。引领与提升中小学校本研修质量,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责任担当。河池学院基于地缘优势,依托高校专家资源和学术资源,深度推进与区域小学“U-S”协作,以“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为研修理念,探索构建课程理解、课例研究、课题指导为路径的“三课”联动校本研修模式,有效促进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改进,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推动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