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进入80年代的第一个年头,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大趋势》的未来学著作,立即轰动美国,继而轰动世界,该书的中译本也是当年中国的畅销书。当时美国舆论界称《大趋势》一书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为“大趋势先生”(Mr.Megatrends)。今年是90年代的头一年,奈斯比特又推出他的新著《2000年大趋势》。此书的境状比他当年的成名作《大趋势》要  相似文献   

2.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创刊一年即被国际两大检索机构——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源于强烈的品牌意识、高水准的审稿队伍、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办公和较高的编辑质量。文章还阐述了该刊遴选审稿队伍的过程与利用网络化办公及提高编辑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1976年他到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史研究。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大奖”。他发表在《科学  相似文献   

4.
正(美)凯文·凯利简介:凯文·凯利(Kevin Kelly)生于1952年,被人们亲昵地称为KK。世界著名杂志《连线》(Wired)的创始主编。在创办《连线》之前,是《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被业界誉为"预言书"的《失控》作者,2010年其中文版在中国登陆,在中国互联网界和媒体界引起轰动。他的文章还出现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公益类公共基础设施,在一国的信息传播与数据共享中地位举足轻重。20世纪90年代,数字鸿沟问题最早在美国引起关注。1995年,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简称NTIA)发布的《在网络中落伍Ⅰ:一个关于美国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有”和“没有”的调查》表明,美国已经意识到并着手研究数字鸿沟问题。随后,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又陆续发布了《在网络中落伍Ⅱ:数字鸿沟中的新数据》(1998)、《在网络中落伍Ⅲ:定义数字鸿沟》(1999)和《在网络中落伍Ⅳ:走向数字包容》(2000)。这些报告通过对美国互联网接入和电话接入的数据分析,认为导致美国数…  相似文献   

6.
诗歌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诗歌艺术发挥和实现它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诗歌艺术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离不开欣赏和批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新闻编辑布莱恩特的《致水鸟》就是一首很值得品读的短诗。威廉·柯伦·布莱恩特(WilliamCullen Bryant1794-1878)是美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诗人,被誉为“炉边诗人”。他发表第一首诗时只有十岁。他擅长描绘大自然的美,并在诗中探索生命本体与宇宙精神的神秘契合,形成一种严谨而和谐的诗风。他的《致水鸟》(To Waterfowl)这首诗曾被英国诗人兼批评家马休?阿诺德称…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提示:安妮·雅各布森(Annie Jacobsen),美国自由撰稿人、《洛杉矶时报杂志》特约编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著有《空中恐怖:为什么9·11事件会再次发生》、《51区:美国最绝密军事基地史》、《西瓜果汁》、《投降:安抚伊斯兰教、牺牲自由》等。正是在他的大力推荐下,前党卫军准将沃尔特·希伯先后受雇于美国陆军和中情局。然而,雅各布斯在解密档案中发现了希伯的隐藏身份——一名被莫斯科操纵的间谍。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物经济的国际发展在学术界,生物经济(Bioe-conomy)的概念最早于2000年5月由美国管理咨询专家斯坦·戴维斯(Stan Davis)和克里斯托弗·迈耶(Christopher Meyer)提出。上海《经济展望》杂志几乎同时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采风》(第1、2季)《欧陆漫游》(第1、2季)《英伦巡礼》(第1、2季)《澳洲略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3月吴国盛教授过去几年对世界著名的科学博物馆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以科学史家的眼光纪录了他的所见所思,用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相机拍下了数千张照片。  相似文献   

10.
他身穿一套普通的布便装,夹着一只鼓鼓囊囊的书包,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是,他的名字、他的学术成就超越了国界,在国际学术讲坛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国内外第一流的科学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学术论文,美国的《世界名人录》(5000 Personalities ofthe World)、英国的《国际上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who’s who)都载有他的业绩,《中国人物年鉴》(1990年)列有他的详细介绍。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曾庆存。  相似文献   

11.
预测人物     
《预测》1985,(1)
丹尾尔·贝尔(Daniel Bell)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预测专家,《美国文理科学院二○○○年委员会》的倡导者和主席。此外,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未来研究所,以组织研究美国的未来问题而名噪一时,其主要未来学研究专著有: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典型科技发展计划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科学与国家利益》(1994)中,明确提出:“保持在所有科学知识前沿的领先地位;科学要服务于国家利益;应用‘生态系统’理念指导科技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等思想和观点。美国在其《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2000)中,明确该计划资助的五大主题领域是基础研究、重大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0年创刊,2014年改为月刊)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会刊,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科院)。主要报道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最新进展。多年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其学术性、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在促进学术交流、指导业务实践、培养编辑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在WoS数据库被引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情况,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和《中国编辑》等7种CSSCI来源期刊被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7种期刊被WoS数据库引用论文共162篇,主要分布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05篇)和《编辑学报》(45篇),其他期刊被引论文极少。对162篇论文的时间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量、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及论文主题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1915年1月创刊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大型科技学术期刊《科学》的编辑制度建设、编辑策略等作初步探讨。认为,《科学》是最早使用横排的中文科学期刊,否定了之前认为《新青年》最早横排的说法,并认为它以集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编辑三者于一身的留学生编辑为主,在现当代世界科学策源地美国编辑而在国内出版的模式,对保持大型科学期刊的前沿性和权威性,以及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6.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喻为中国的“科幻小说之父”。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局《科学大众》(即本刊)编辑、《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并从事过天文史研究工作。1954年他发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他发表在《科学大众》上的作品《火刑》,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高中课本中的语文教材。上世纪80年代初,他因脑中风无法握笔写作,但仍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1999年4月,郑文光荣获迄今为止中国科幻领域惟一的“终身成就奖”。20O3年6月17日逝世,享年74岁。  相似文献   

17.
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网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有一篇题为《2000年后,这个世界将记得迪斯尼还是柏拉图?》的有趣文章,文中谈到,“如果用了2000年的时间才将柏拉图的共和理念传递到北美,那么贾延·延伯莱克(注:著名流行歌手)的最新专辑在数天内就能在希腊和日本的店铺里上市”。“有时候,美国理念——像人权、言论自由和对女性的尊重等的传播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但有时候,物质享受或更糟糕的理念成为信息传播开了,本地的传统则遭到破坏”。“美国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作为我国信息与知识传播领域的核心期刊,在科技期刊出版界发挥着重要影响。笔者所在刊社订阅的数种编辑类期刊中,《研究》是传阅率和摘引率最高的。笔者自2000年起接触《研究》,逐期阅读,感觉到近年该刊刊文体现了一定变化,较之大多编辑出版类期刊,该刊的文章更耐读,部分文章甚至读之不倦。  相似文献   

19.
《财富》杂志的编辑们在1965年的一期专栏上写道:“因为《财富》杂志的编辑们在批评别人的商业错误时手脚麻利,这次正我们来描述自己所犯的一个‘漂亮’的错误吧”.他们的回忆追溯到1957年,当时约瑟夫·威尔逊来到《财富》杂志的编辑部向这些编辑们描述了他的公司要研制一种新型复印机计划.他的描述给《财富》杂志的编辑们留下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陆文夫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他对于创办刊物的热情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从1957年策划文学刊物《探求者》,到晚年担任地方文化刊物《苏州杂志》的主编,他的编辑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也有一以贯之的东西存在。本文通过对其编辑实践的梳理及剖析,探讨及阐述了他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