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愁是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是双溪蚱蜢舟载不动的无尽情思:愁是柴米油盐中的患得患失.是生命浮沉中的长吁短叹:愁是一种可以令明丽的天空密布乌云的心绪.是一种可以让柔弱的双肩承担起重任的意识。不必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需道“试问闲愁都几许”.对于“愁”你有什么样的思考或认识.请以“愁”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3.
愁的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我看来,“愁”并不是一件多么遥远的事情,“愁”的滋味自然也是众人都尝过的。只是,“愁”的滋味太浓,拙劣的文笔无法捕捉到那涩涩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5.
尹枫 《文教资料》2009,(33):38-3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擅于抒情的宋词中描写“愁”的诗句来解读宋词中“愁”的隐喻概念。这些隐喻一方面表明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宋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愁”是一种内心的悸动.它夹杂着淡淡的悲哀和愁情。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愁”,它会从你的心底莫名其妙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多愁善感的词人们总是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通过对风雨花草的吟咏,或寄家国之愁,或抒身世之感,或言儿女之情,或叹春归之忱,无不写尽一生的哀怨情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相似文献   

8.
“愁”这种无形无状、无轻无重的情感,被浪漫多情的文人描绘得摇曳生姿、风情万种。一、“愁”情千姿百态有思乡的愁,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那悠悠的乡愁,在浩淼的江水上,在飘忽的白云里,诉尽了诗人心中的思乡情。  相似文献   

9.
“愁”.一直是古代文人笔下连绵的感情浪潮。他们把抽象的、难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动人,彰显了汉语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中有一种现象,即用近乎相反的语言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言若反而情相类。如同是言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都是借头发来说,却一“长”一“短”。  相似文献   

11.
“愁”从文学的产生之始,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作家的笔下就有了“流不尽许多愁”。“愁”在文学中也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象。下面列举一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相思“愁” 如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3.
古代诗歌中的“愁”情,是历代诗人骚客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境抒发的特殊感情.这些含“愁”的诗句已经成为古诗中意蕴独特的文字风景,也是震撼人心的诗苑奇葩。诗人的“愁”情深广厚重,意蕴丰富,而展现这些特殊情感的手法更是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4.
开设“宋词鉴赏”课,心灵浸润在一片“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意境中.宋代词人用生花妙笔,浸蘸着心中的万千愁绪,或赋情于景或寓情于事,将一个忧伤却又难以捉摸的“愁”字写得异彩纷呈、摇曳多姿.宋词中以奇思巧喻描绘愁绪的精言妙语比比皆是,现择例类析.一、愁绪如“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之多,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愁思之长,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穷无尽.作者借用“一江春水”把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的恨表达得富有深度和力度.又如秦观《江城子》:“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相似文献   

15.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名句妙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然而我以为都没有切中要意。领会这一妙句之“眼”在哪里?在“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伤”字上,在“酒醒”之后的“愁更愁”上,一句话,在于借物寄情的贴切,在于烘托渲染手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16.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作文”,我想这是我们在一线工作的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心愿。可是,现实却是老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不少学生谈“作”色变,提笔无“文”。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诗词纷繁的意象群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彩的“雨”意象,既有让人欢欣的喜雨,更有让人哀怨的愁雨。在讨论传统诗词中缤纷多彩的“雨”意象基础上,发现纳兰词“愁雨”意象呈现出纤细疏柔的形神美,连绵凄迷的时空美和清寒冷寂的意境美,充实了“愁雨”意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人作诗文,特别讲究炼字,追求得一字而境界全出。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古人炼字的一面旗帜。孟郊“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鹤“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苏轼“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贾岛和韩愈之间的“推敲”,都是讲究炼字的最好写照。我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等,都是对诗歌创作中炼字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9.
王佩其 《广东教育》2011,(10):18-19
角变换有讲究,看“角”看“名”看“结构”.抓住特点巧化归,复杂问题不用愁.统一思想是个“纲”,纲举目张万难消.欲知究竟咋回事,劝君听我说一说.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     
1 圆环是板书核心.由内而外完成.象征词人被愁绪层层包裹的心。圆环分三层:中心是“愁”;第二层是愁时所做之事.即喝酒,伤雁、叹菊、守窗、听雨;第三层是外部自然环境。而这三层圆环由外到内也正好对应了“冷冷清清”的环境.“寻寻觅觅”的行为和“凄凄惨惨戚戚”的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