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蕲蛇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脑梗塞有治疗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是反映机体纤溶系统功能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脑梗塞患者蕲蛇酶治疗前后血浆t-PA、PAI活性来了解该药对机体纤溶系统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按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患  相似文献   

2.
自体血浆回输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是在国内外血液稀释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此法采静脉血200ml,分离后去掉血球,血浆当即回输。本文用此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并与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简称右酐组)和蝮蛇抗栓酶组(简称血浆回输组)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其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前列腺素E_1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明显改善神经缺陷的恶化程度,结果显示:PGE_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七天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治疗第十五天神经缺陷康复积分显著增加:3O天内CNS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水平;蝮蛇抗栓酶组康复积分显著低于PGE_1组。提示PGE_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蝮蛇抗栓酶组。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9年10月至1990年10月对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应用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中心研制的第三代制剂抗栓酶—3号,将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抗栓酶—3号(抗栓酶组);并用脉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4例脑梗塞患者与38名健康人血浆脂蛋白(a)浓度.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脂蛋白(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结论血浆高脂蛋白(a)水平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组报告24例外伤性脑梗塞均是经CT确诊并按脑梗塞治疗效果明显的病例,目的在于提高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认识,以达到尽早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60例缺血性脑梗塞病例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应用脑活素、蝮蛇抗栓酶,对照组应用脉通 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发现治疗组明显优愈率最高,说明发病后开始用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致残率越低;年龄与疗效呈正比,年龄越来疗效越差。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脑梗塞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由此脑梗塞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检索近几年有关治疗脑梗塞药物应用发展相关文献信息,综述脑梗塞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为科学合理进行脑梗塞这一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光量子血疗即紫外线血波辐射疗法,它是将患者血液在体外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按一定剂量辐射及同时充氧处理后,立即由静脉输入体内。在治疗脑梗塞疾病中疗效肯定。蝮蛇抗栓酶—3具有抗凝、溶栓、去纤、抗血小板粘附聚集、降脂、扩张血管、促进神经细胞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5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进行头颅CT、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痊愈27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儿通过早期诊断、积极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塞所致早期天幕疝5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5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2例,Ⅳ-Ⅴ级3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塞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急性脑梗塞是中老年患者多发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凝疗法、抗血小板疗法与溶栓疗法。近年来,我院应用法国赛诺菲温莎公司生产的低分子量肝素(LMWH),商品名为速避凝给予2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抗凝溶栓治疗,与采用其它抗凝剂治疗进行临床对比,疗效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惠者随机分为冶疗组和时照组,两组均常规脱水、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14天.在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4天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ADL评分为72.7±13.1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0%,ADL评分为61.85±14.17.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应用尼立苏治疗脑梗塞40例,并设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好转率为90%,对照组好转率为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尼立苏在治疗脑梗塞中确有明显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18、CD54粘附功能及其表达变化与急性脑梗塞(ACI)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8例ACI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CD18、CD54含量与脑梗塞发生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表达。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CI患者CD18、CD54表达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梗塞面积、部位关系不大;ACI患者CD18、CD54表达在7d内均可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d后表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CD18、CD54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D18、CD54参与脑梗塞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可做为诊断脑梗塞、评估预后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院1998.1~1998.10,采用脑复康、胞二磷、血塞通合用治疗脑梗塞72例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72例,男性39例,女性3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者为实验组,163例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糖,降低颅内压,扩血管药物应用等,并对35例具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偏瘫(P〈0.05),高血压(P〈0.01),高脂血症(P〈0.05),治愈率(P〈0.05),致残率(P〈0.01)等方面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组疗效及预后均较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组差。其原因不但与血糖水平高有关,而且与糖尿病患者本身的高血脂、高血压及高心脏疾患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CI)急性期18例头痛患者与22例非头痛患者和28例对照组血清SIL-2R含量,发现脑梗塞头痛组、非头痛组血清SIL-2R含量(358.49±63.15U/ml、314.83±50.21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3.92±41.35U/ml1.642±0.217μg/L,P<0.01),CI头痛组血清SIL-2R含量显著高于非头痛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SIL-2R参与了CI头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人脑梗塞58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70.6%,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塞CT表现与临床特点,探讨临床控制血糖的必要性.方法总结43例糖尿病脑梗塞及123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脑梗塞组CT表现较非糖尿病脑梗塞重,病变多位于基底节区(P<0.05),多发病灶为主(P<0.01),疗效差(P<0.01).结论脑梗塞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控制高血糖对早期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