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生不但要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学英语。学校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你,而自学能力则是保证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的自学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日复一日地耐心细致地引导和培养。首先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1.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总愿让那些程度好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既可省时间,又使教师的心情愉快,课堂的任务又进行得很顺利。而那些程度较…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老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大多数学生辛辛苦苦地学习,但是教学效果不好,学习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也较差,原因何在?经过几年教学探索.我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自学能力,而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就是要有自学能力,因为只有有了这种自学的能力.学生才会从课堂上悟出知识的本质,才会有新的发现,才会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怎样培养这种自学能力呢?下面对新课改下高中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以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和阅读方法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课堂结构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程序。教师弃“填鸭式”,创设自学型的课堂结构,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其程序是:出示自学提纲———依提纲自学———汇报评议———质疑问题———巩固延伸。在这些环节中,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他们可以自我探讨,自我发现。教师要把住火候,抓住实质性的问题点拨,不断地根据反馈矫正,诱导深入,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二、阅读方法探究型…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是一条有效途径。以下是我指导学生课堂自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一、精讲巧练,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课本是教学之本,学生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课本。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其自学能力,但教师的讲授时间也相应缩短,教学任务难于完成,这与学生自学的时间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这一矛盾解决不好,课堂自学的指导也就无法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我觉得要解决好教  相似文献   

5.
贾俊明 《现代教育》2003,(17):106-107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给学法,指导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学生不只是对书中问题作答,而且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只是验证真理,而且也在探索寻找真理。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从而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教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学生辛辛苦苦地学习,但是往往效果不好.那么,原因何在?出路在哪里呢?笔者经过实践发现,适当进行课堂自学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一、引导学生完善自学方法,形成自学习惯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自学,应该怎样读书?  相似文献   

7.
一、摆正主体的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会自觉的方法,也就是教师“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让学生事先预习、自学,把自学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对共同的疑难问题,教师重点讲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禹 《云南教育》2001,(10):36-37
自学能力不仅是学生今天学习的需要,更是将来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长远的意义。有教师认为,现在减负把教学时间都减掉了,课堂讲授时间紧,练习时间少,哪里有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实这些教师还未真正认识到自学的意义,不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因为学生“学”的需要而产生,在学生一生当中,教师的“教”毕竟是短暂的,将来学生走出校门,主要还是靠自学获取知识。所以…  相似文献   

9.
谢朝晓 《广西教育》2009,(32):14-15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相信学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明确学习动机,培养自学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内驱力。方法引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尽快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从“不会”到“会”。  相似文献   

10.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如果不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学生对课本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可能会忽略而过,  相似文献   

11.
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他人而能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认为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比老师教给有限的知识更宝贵。因此,学习语文要变被动为主动,除在课堂上教师领路跟着走,教师指路照着走以外,还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教材,教师放手让学生闯着走——自己钻研,独立分析。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的:  相似文献   

12.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过去职业教育过多强调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现在则要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讲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硬件系统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怎样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知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节自学课。课堂上,我首先交代了这两节课要达到的目的、安排及自学的要求:仔细研讨课本内容,找出段落的要点,完成作业,然后教师引导讲解,最后讨论总结。在规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中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在课堂中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改革,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恰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的开端。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过感知——认识——深化三个基本环节。预习是感知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为认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本拟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具体措施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田霖 《甘肃教育》2009,(17):31-31
自学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并时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宋兆明 《甘肃教育》2009,(17):55-55
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经常停留在表象上,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自学。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一生物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讨论问题不活跃、进展缓慢;“学生好学,教师难教“、“知识容量大,课时不够“.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新课改理念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全体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高一生物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高一生物新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他们取得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可以不断创设变化的,能激发新奇的学习环境,多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或组织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20.
周国峰 《云南教育》2002,(13):28-2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去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学生主动自由地发展,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训练、自主评价,从而得到自主发展。一、自主发现:学生自学预习阶段这一阶段着力点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上。教师应努力创设自学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但自主发现不是放任自流,而应在学生自学之前提示“自学目标、程序、方法”,使学生有法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