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今年是猴年,大家都为猴喝彩。我扳(ban)着手指头算:2007年就是猪年了,可是人们总说猪又笨又懒(lan)。我是属(shu)猪的,我马上搬起厚厚的《百科全书》,一  相似文献   

2.
青梅煮酒,曹操曾经骄傲而有气度地向刘备表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确,当时有不少的人物,后来也有不少史学家承认刘备的英雄个性,对他的奋斗过程及最后成就也相当认同,而对曹操的评价,则普遍趋向负面,最多也只认为曹操是兼具正邪双重个性的“一代奸雄”,这实在是太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只狐狸,想必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狐狸又在搞什么新花招?是不是又想上演一出“孤假虎威”了? 不瞒大家,这种想法我也有过。  相似文献   

4.
李雪 《学语文》2003,(2):19-19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茶馆》。《教参》说王利发是一个胆小、自私、精明、千练、善于应酬,往上爬的小资产阶级形象。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理由如下: 一、王利发并非“胆小”,只是当时社会的欺诈、强暴,使他做事特别小心,生怕惹出什么麻烦,遭人暗算。社会的黑暗使北京城的大小茶馆几乎都关门停业。北京城内外战乱,灾难频繁,恶势力异常活跃,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茶馆的重新开张,就能很好地说明王利发特别胆大。再者巡警来派八十斤大饼,他也敢于抗争,力将巡警,也能说明他的胆大。  相似文献   

5.
狐,食肉类犬科哺乳动物,俗叫狐狸。我喜爱狐狸。  相似文献   

6.
《迢迢牵牛星》一诗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歌颂得淋漓尽致,对天帝的冷酷批判得入木三分。这个故事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课本上都有诗词同情他们的遭遇,歌颂他们的爱情,痛斥天帝的冷酷,迫使他们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人们都只知天帝的冷酷,却没多留意天帝为何要惩罚他们!他们未相爱前虽没有男欢女爱,但那时的他俩是多么忠守职责,尽心尽职地做着应做的工作。可当他们相见、相知、相爱后,就把一切抛之脑后,忘情地在爱河中嬉戏,长期沉迷于情海之中。虽这种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可是他们却因此荒废了彼此的事业。天帝让他们结合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贾政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可恶可厌甚至可恨的封建卫道士,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的《宝玉挨打》中,他竟忍心把亲生儿子往死里打,简直毫无人性。考察贾政一贯的思想倾向和言行,这样的定性不无道理。然而笔者却要在此替政老鸣几声不平。  相似文献   

8.
贾政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可恶可厌甚至可恨的封建卫道士,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的《宝玉挨打》中,他竞忍心把亲生儿子往死里打,简直毫无人性。考察贾政一贯的思想倾向和言行,这样的定性不无道理。然而笔者却要在此替政老鸣几声不平。  相似文献   

9.
青梅煮酒,曹操曾经骄傲而有气度地向刘备表示: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确,当时有不少的人物,后来也有不少史学家承认刘备的英雄个性,对他的奋斗过程及最后成就都相当认同;而对曹操的评价,则普遍趋向负面,最多也只认为曹操是兼具正邪双重个性的“一代奸雄”,这实在是太不公平。  相似文献   

10.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返璞归真,由一小一大组成,而且两道题都是命题作文,在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这样的命题本身就需要有勇气和胆识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有一位同事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应市教育局要求上展示课,他反复琢磨:作为带头人,上课总要给别人一种新鲜感吧.他翻看名师教学案例,吸取有益教学智慧;他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推敲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翻开历届高考语文试卷,如果有作文的话,往往有这么一句"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诗歌就这样被放逐!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如诗如画"来表达赞美,会用"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标举情怀。人往往会向往"诗意的栖居",但在考试中,却排斥了诗歌。固然,诗歌往往是最个人化的表达,有不可把握之处(主要是答案标准化方面),但我们的教育在强调个性的同时,又排斥了个人化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仲秋,《看世界》杂志开一个小型联谊会,组织作者参加旅行团到本省肇庆市游玩。导游小姐是肇庆人,观光市容时一路给我们指点她小时候在哪里上过幼儿园上过小学、在哪里跳过橡皮筋买过菜,从前这些地方是什么什么样……听得出来她对养育自己的这座城市怀有真挚的热爱,对这座城市近10年的巨大变化由衷地感到自豪。她写在脸上的笑意已远远超出了职业道德的需要。我们对她给自己的成长印迹与故事以伟人般的待遇觉得有点滑稽,但无不为这个城市女孩的天真烂漫与发自内心的喜悦所感染。  相似文献   

14.
刘红霞 《初中生》2011,(35):14-16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语言,从工具性上来说,它们应该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但近些年来,在说汉语的泱泱大国——中国,这两种语言,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不平等的。单从我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早读英语四节,语文两节;  相似文献   

15.
朱新敏 《学语文》2007,(5):33-33
安徽省2007年高考作文问世后,招致一片指责。最令人们瞩目的是,2007年6月9日,周六,上午10点,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时空"做了一期"高考作文大家谈"的专题,邀请了余秋雨等知名作家对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有些灵魂发霉的文人,想成名、想发财,想得发疯,想得发狂,想得不顾人格,想得不顾廉耻!他们有的财迷心窍,杜撰淫秽下流的黄色作品,与不法书商进行肮脏的交易;有的胆大包天,公然为汉奸和反对文人涂脂抹粉,鸣冤叫屈,招魂翻案;有的丧尽良知,诬蔑贬低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忠诚于人民大众,对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战士。如此行径,实在令人难以容忍。《报刊文摘》第1339期3版有篇题为《如此评价郭沫若,公道吗?》的文章(原载《中国青年报》)。作者王乾荣先生说:“近日读了一本名叫《反思郭沫若》的书,真长…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学中的人物形态,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将其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中国学者马振芳在"二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法",即"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和"尖形人物"。这些人物形态的划分,因界限的抽象使得文学中很多经典人物被强行归类,从而导致人物形态的不确定性。扁平人物就首当其冲,且被赋予一定的贬义色彩。实则扁平人物与非扁平人物相伴而生,共同效力于文本,无论其形式还是内涵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九斤老太,是鲁迅先生所著《风波》中的人物。有一段时期,有的评论文章指出:“九斤老太是一个因循守旧的典型人物,她总是怀念过去,看不惯新生事物。”“因循守旧”和“看不惯新生事物”这两顶帽子给九斤老太戴上,我们觉得是不合适的,也是极不公正的。的确,“一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的一句口头禅,但这绝不是什么“因循守旧”,更不能作为“看不惯新生事物”的根据。在小说中,“一代不如一代”从九斤老太的咀里出现过七次,每次都有它  相似文献   

19.
彰起山情回京探亲的机会给我打过两次电话,可惜我都没在办公室。北京最热的那天上午,他“没抱希望地又打了一次”,正好是我接的。自我介绍后,他在电话中说:“我向你谈钱自己当工会主席时的遭还,向《中国职工技有》说说心里话。”“那我们约个时间吧。”“今天下午,咱们找个地方@-@行吗广“今天下午?”担有点优@。“明天担就要回西安了。”他歉疚地解荐说。“那好吧。”“一言为定。”他的话音带着满意的笑声。我们约好下午2点“赛特”咖啡厅见。尽管京城骄阳似火,国热“登仿造板”。我们仍各自准时赶到。咖啡厅客人不多,冷气…  相似文献   

20.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久传不衰的名文。方仲永五岁时能指物作诗立就,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但十二三岁时所作的诗已“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时已是“泯然众人矣”。多么令人痛心啊,一个“神童”就这样泯灭了。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呢?说到这,人们一定会众口一词地指责他父亲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也一定会认为方仲永自己没有主见,只知道跟在其父身后“环谒于邑人”。把自己宝贵时光用在吃喝受礼上。在这里我却要为方仲永鸣几声不平,是啊,方仲永和他的父亲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