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祈求成功(幸运)A:Do you think you’ll pass the exam?B:I don’t know.but I’m keeping all my fingers crossed,甲:你认为你能通过考试吗?乙:我不知道,但是我从心里祈祷成功。 相似文献
3.
tell it like it is 实话实说A:You shouldn’t have told me the result of my maths exam.I’m too sad.B:Well,I always tell it like it is and sometimes the truth hurts.甲:你真不该告诉我数学考试的结果。我太难过了。乙:嗯,我一向实话实说,只是有时候实话伤人。 相似文献
4.
under age 未成年A:Why not take me to the party,Mom?B:You are too young ,dear.A:No,I’m nearly as tall as you.B:Oh,you’re still under age.甲:为什么不带我去参加晚会,妈妈?乙:你还小,亲爱的。甲:不,我都快和你一样高了。乙:噢,但你还未成年呢。 相似文献
5.
see eye to eye 同意,赞成A: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new teacher?B:I like him.I don’t always see eye to eye with him,but he is a good man.甲:你认为新来的老师怎么样?乙:我喜欢他。虽然不是每一件事我都赞成他,但他是个好人。 相似文献
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题记 相似文献
7.
雄鹰一次又一次地落入山谷,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伸展双翅,翱翔蓝天;梅花一天又一天地忍受寒风,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傲立冰雪,散发清香;河蚌一回又一回地吞吐水浪,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练就珍珠,闪耀光芒。毅力不仅让自然界的万物得以生存,独领风骚,而且使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周恩来总理说过:"有恒心,有毅 相似文献
8.
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要经历天长日久的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字数在600-1000。(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相似文献
9.
一滴水固然渺小,但千万滴乃至十亿滴凝聚成的力量却是我们不可小视的。石“穿”对人类来说,若想要办到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又有谁愿化作那一滴水的力量去成就这一现象呢?这便告诉我们要学会积累,积累看似渺小的力量,日后将会化作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题记都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若没有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又怎能触到她飞扬的裙脚,读懂她泪光里的笑?正是日积月累使我走进了语文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从2014年开始,快乐写作课每月送大家一个小积累,帮助大家建造起国学知识的大厦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幼学琼林》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干家万户都换上了新的门联。知识链接——桃符:桃树为五木之精,能压邪气,所以鬼畏桃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儿就直接在桃木 相似文献
13.
我是江底的一粒石子。江水的冲刷虽然磨去了我的棱角,但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岁月虽然摧残了我的容颜,却也锤炼了我向上的信心。在岁月流淌中,我积累了阅历;在日升月落里,我丰富了情感。终于,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不能成为丰碑,就把自己当做泥土,让众人踩成道路。 相似文献
14.
雄鹰一次又一次地落入山谷,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伸展双翅,翱翔蓝天;梅花一天又一天地忍受寒风,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傲立冰雪,散发清香;河蚌一回又一回地吞吐水浪,正是由于有着坚强的毅力,最终才练就珍珠,闪耀光芒。 相似文献
15.
要强化学习效果,必须平时下工夫,注重日积月累,如果只靠考试前的复习就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无异于痴人说梦。英语学科严格说来是一门语言学科,以听说读写四项工夫为基础。2016年英语写作分值由10分提升到15分,这一变化意味着写作在考试中的比重增加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靠一时半会是绝对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一位作家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可以说是学生写作文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都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每次写作文都觉得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同学们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我觉得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同学,天资很好,也较努力,却常常事倍功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摸索出了一些学习方法,这里一一列出,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帮助大家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门对诵读提出明确要求:“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熟读成诵,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更为具体。这充分体现了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关注,也回应了社会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关切,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茫然、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找寻习作教学的突破口,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以日记为载体,开展了生活化作文的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批注鼓励,激发写作热情我对学生日记绝不是简单浏览一遍,打上个等级就算了,而是逐句赏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