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月经初潮的出现是女性青春期发育引起生理变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其出现时间的迟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界条件对机体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调查反映,女子月经初潮有提前趋势。为了解上海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其与形态发育的关系,1979年我们结合青少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报导,月经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但对有无月经初潮体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报导较少。我们调查了石景山区八所中小学7—18岁女生1551人。其中7—9岁无一例来潮,17岁已全部来潮,有效卡为1059人。  相似文献   

3.
月经初潮是女孩子青春期发育的主要标志。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监测某一地区学生群体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并且可以据此对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与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关系给予一个基本估计。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青少儿体质研究中,均比较重视对月经初潮的调查与研究。据有关文献报导,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女孩月经初潮有明显提前趋势,有的国家统计每十年提前三个月;也有的报导,在五十年内提前一年;并且,有关研究结果认为,月经初潮提前的趋势同生长发育的第二突增期开始与结束的年龄有密切联系。我省卫生防疫部门于一九七四年对辽宁省城乡女学生月经初潮情况进行过一次较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了我国优秀女运动员76名,一般运动员83名,业体校学员136名和330名非运动员的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同非运动员相比,优秀女运动员的初潮年龄有所推迟,而业体校学员初潮年龄则有所提前。月经不良反应,优秀运动员占51.32%,业体校学员占71.32%,非运动员占51.21%。月经期不良反应与初潮来临的季节有一定内在联系。提示: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不良反应的症状和程度,可作为选材和医务监督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有关人员对345名女子竞技游泳运动员和549名对照组受试者进行一次调查,以明确初潮年龄与游泳训练、运动成绩(游泳)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组的初潮年龄明显大于非运动员组,前者为13.4岁,后者为13.0岁。从运动员各年龄组对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81名13~17岁的女长跑运动员(运动员组)和153名相同年龄结构的普通女初中生(对照组)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如下: 一、长跑训练延迟月经初潮年龄:运动员组的初潮龄为13.67±0.97岁,对照组为13.20±0.96岁,运动员组比对照组明显延迟了初潮龄(P<0.005)。初潮前参加1年以上系统训练者(38人)的初潮龄为14.02±0.65岁,而初潮后开始训练者的初潮龄仅为12.72±0.58岁,前者初潮龄也明显大于后者(P<0.005)。运  相似文献   

7.
<正> 女子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几乎都有一定的特点,而生殖系统的特点是最突出的。由于生殖系统形态与机能的特点,形成女性所特有的月经周期。在安排体育活动和训练时,必须考虑和照顾这些特点。一、月经周期生育期的健康妇女,除妊娠和哺乳期外,生殖器官维持着周期性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周期性的阴道流血——月经。这种生殖周期称为月经周期。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据我国最近的调查,城市女子月经的初潮为15岁,乡村为16岁。月经初潮的时间,受营养、健康状况、气候、地区、民族、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人认为运动员月经初潮年龄与普通人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1997年皖北地区汉族女生生长发育的调查结果,调查指标为身高、体重和月经初潮。城乡学生初潮年龄分别为12.71岁和13.33岁,比较了来潮组和未来潮组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差异,并对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初潮年龄的迟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气候、环境、种族等。安庆市女学生月经初潮情况如何。笔者于1983年3月——4月对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一、笔者先后调查了市区两所中学、三所小学,农村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共九所学校,计2344名女学生被调查的学校分散在市、郊各区,除省重点中学一中外,学习负担基本一致,年龄从10岁—18岁  相似文献   

10.
孙蕾蕾 《体育博览》2010,(8):128-128
最近江湖风传费德勒会出现在上海大师杯赛场.我是心如鹿撞啊。作为费德勒的铁杆粉丝,我一直期待着能见到活生生的费德勒,可惜却多次失之交臂。如果这次他确定会来上海,我一定要提前预定球票,准备与我最喜欢的球员上海相见。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四所试点高校03级6 682名大学生进行新《标准》实施后的体质监测,并将其测试、评价及分析结果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大学生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但身体机能与力量素质却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而柔韧素质却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并且女生的测试平均总分也略高于男生,表明山东省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总成绩与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而与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性相关(女生体重除外).建议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根据护士职业特性,探讨高职护生体育课课程的合理安排问题。研究方法:对护士和护生应用问卷调查,护生还进行体能测试,并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护士和护生的体能状况、体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在职护士的调查显示,护士日常工作中身心压力均较大.因倒班、夜班,使生活规律性较差,且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这些多方面的因素使护士的体能下降较明显,职业病发生较普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近三届在校护生的调查显示,护生体能呈逐步下降趋势,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总体差于上海市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护生中怕苦怕累现象较普遍,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者较少,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结论:有必要对高职护理专业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建议增加体育课课程时数,并加强体能训练,使高职护生体能上更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教学对改变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及体成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 17- 2 0岁参加健美操体育教学课的 16 5名女大学生进行健美操体育教学课前后两次身体素质及体质测试 ,结果表明 :经过一学期 18周 36学时的健美操体育教学课 ,受试者弹跳力、腰腹肌、上肢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宋向阳 《体育科研》2011,32(6):76-79
针对上海市中学生力量性素质下降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法,从社会与文化、学习与生活、终身体育与课余锻炼、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体质健康评价与导向等5个层面来归纳研究上海市中学生力量性素质下降的各类原因并探寻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欣  范本浩 《体育科研》2008,29(1):21-28
本文通过对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0年监测结果的比较。探讨上海市成年人、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影响体质变化的原因,为本市全民健身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体质监测按国家统一方案实施。结果:成年人、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年龄变化趋势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总体相同,但在变化发生的时间、幅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体质合格率、优良率均较高。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机能、素质指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与2000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比较.男性超重、肥胖增幅较大.心肺耐力没有明显改善,但其他机能、素质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上海成年人、老年人的体质变化趋势和特点,各项比较分析显示,成年人、老年人体质总体良好,其原因与市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全民健身运运的开展,以及本市体育健身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但应关注静态生活方式、防患意识不强、锻炼效益不佳等因素对市民体质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抽取沈阳农业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共643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以了解该校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为女大学生制定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非常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上肢力量的锻练,提高对城市女大学生耐力和力量锻炼的要求,对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石家庄学院04、05级非体育专业学生部分身体形态指标和机能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石家庄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和机能能力整体与全国同龄人平均水平相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但在男女生的肺活量、女生的800m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异表现出高度显著性。建议:高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以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四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价值倾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对体育游戏娱乐的倾向;所有大学生高度认同体育的健身价值;男、女生的价值观特点有明显差别,女生的价值观倾向较为单一,而男生价值观倾向呈现多元化特点;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具有明显的年级特点,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强,体育健身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健身街舞和篮球对女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将80名在校女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健身街舞和篮球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皮脂厚度、肺活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健身街舞运动对女大学生皮脂厚度、身体协调能力、除身体状况外的身体自尊各维度的指标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均大于篮球运动。大学体育课程女生项目设置可适当增加健身街舞运动。为优化女大学生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6~21岁学生体成分的性别特点与年龄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建雄  王健 《体育科学》2005,25(8):67-70
采用体阻抗法对6~21岁在校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研究和探讨学生体成分的年龄和性别特点。不同性别16个年龄阶段的共计1034名在校学生参加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和性别因素对体脂肪、无机盐、蛋白质与水分含量有明显影响;6~21岁阶段男、女学生体成分各项指标呈现典型的S型发育曲线特征;青春发育期后,男、女学生身体体成分开始出现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