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二元含铜类水滑石,并用于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催化剂用量10mg、溶剂用量15mL、n(C6H6):n(H2O2)=3:1时,CuA1-IDHs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苯酚收率达3.5%,无副产物,经表征证明产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硫化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黑色染料之一,但其生产过程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水,且废水色度大、成分复杂、COD高、可生化性差。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硅酸铝铁/锌铝类水滑石复合材料(PSAF/ZnAl-LDHs),对工业硫化黑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PSAF和ZnAl-LDHs的质量配比为2∶1,复合材料投加量为80 mg/L时,PSAF/ZnAl-LDHs对硫化黑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废水COD、色度、TDS的去除率分别为92.5%、89.2%和95.3%。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稳态液相共沉淀法和动态晶化补充滴加方法合成了两种元素组成的类水滑石化合物(HTic).发现动态晶化补充滴加方法合成的样品平均粒度比传统共沉淀法合成的样品大一到两倍,粒度分布也较窄,同时考察了粒度大小对类水滑石抑制蒙脱土膨胀的性能和类水滑石/蒙脱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发现粒度大小对类水滑石的抑制性与类水滑石/蒙脱土体系流变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甲基异丁基酮(MIBK)是性能优异的高级溶剂,主要的合成方法是丙酮一步法。水滑石因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被作为催化剂材料广泛应用。二氧化锆作为催化剂助剂,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采用铜锆类水滑石为前体制成催化剂进行丙酮合成MIBK的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氢酮比及空速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氢酮比1,空速1h-1时,丙酮的平均转化率为78.04%,MIBK的选择性可达51.75%,MIBK的收率为46.95%。  相似文献   

5.
采用阴离子直接交换法、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原位法分别制备了Mg—Al-对氨基苯磺酸根插层水滑石。通过XRD、FT—IR和差热分析手段对所有合成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以及热稳定性的分析,比较了合成方法对所合成样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原位合成的水滑石比阴离子直接交换法制备得到的插层水滑石样品其层状结构和晶型明显较好,且采用阴离子直接交换法合成对氨基苯磺酸根插层水滑石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换不完全。不同温度焙烧样品的XRD和IR研究表明,对插层水滑石样品的热处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对苯乙烯磺酸钠改性硝酸根型镁铝水滑石,将其与丁苯橡胶(SBR)混炼,制备水滑石/橡胶复合材料。用硫化仪、万能测试仪及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随着水滑石含量的增加,SBR/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焦烧时间变化幅度不大,最大小扭矩之差逐渐减小,且经过有机修饰的水滑石变化幅度更大。其次,加入水滑石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水滑石含量为3~5%时最佳;同时水滑石的加入也提高了橡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出和锌铝水滑石(Zn/Al-LDHs),并以其为反应前体(主体),以乙二醇为分散介质,分别采用返混/沉淀法和原位法将具有荧光吸收性能的肉桂酸(客体)引入CO32-型水滑石层间,制备出肉桂酸插层水滑石,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肉桂酸根可以取代锌铝水滑石前体层间的CO32-离子,组装得到结构良好的肉桂酸插层水滑石,其在300~400nm之间有良好的荧光吸收峰,具有一定的荧光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K2Cr2O7催化剂HT-Cr2O72-,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并以2-吡啶甲醇的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溶剂、催化剂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苯、三氟甲苯等溶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2-吡啶甲醇转化率随着温度上升明显提高,该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醇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氧化转化;和其他固体催化剂用于液相醇氧化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转化数(TON)。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共混和相转移技术,经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和三聚氰胺(MA)共价键合作用,制备了具有螯合配位作用的改性聚偏氟乙烯共混膜(DTPA-MA/PVDF),研究了DTPA-MA/PVDF共混膜对水溶液中Ni^2+的吸附性能、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DTPA-MA/PVDF共混膜对Ni^2+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热力学参数△G^0〈0、△H^0〈0、△S^0〉0,证实了DTPA-MA/PVDF共混膜对Ni^2+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DTPA-MA/PVDF共混膜对Ni^2+的等温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D-R等温吸附表明该吸附过程为离子交换反应,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经4次吸附/脱附循环后,DTPA-MA/PVDF共混膜对Ni^2+吸附量仍大于0.025mg/cm^2,脱附率仍超过90%。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去除分散养猪冲洗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基于生物沸石吸附-再生和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技术,构建多级生态沟渠系统,并考察其间歇运行性能及水力负荷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沟渠进一步处理分散养猪冲洗水(先经序批式 ABR 处理),出水平均 COD、氨氮(NH +4-N)、总氮(TN)和总磷(TP)分别为192.0、25.74、60.64和2.63mg/L,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水流量为5L/d 时,2号沟渠平均硝酸盐氮(NO -3-N)累积量为75 mg/L 左右,NH +4-N 去除量为65 mg/L 左右,二者大致平衡;稻秆充足时,3号沟渠对 NO -3-N 的去除量为80 mg/L 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利用N2物理吸附、XRD和空气热重对Cu-ZnO/Al2O3甘油加氢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后催化剂主要由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物相组成,经过600℃焙烧4 h后,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生成的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全部分解为CuO.在500℃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79 m^2/g)和孔容(0.36 cm^3/g).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SiO2催化荆,用浸渍法将Mg元素担载在Cu/SiO2催化荆制得Mg-Cu/SiO2催化荆,研究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Mg修饰的采用方法(c)制备的Cu/SiO2催化荆,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荆活性最高,250℃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MAP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以MgCl2·6H20、Na2HPO4·12H2O为沉淀剂,研究了该方法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pH值为7.25左右,反应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1,反应20 min,静置30 min,对于氨氮浓度大于3 000 mg/L的废水,氨氮去除率平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300 mg/kg,高铜Ⅲ组;Cu 400 mg/kg,高铜Ⅳ组;Cu 500 mg/kg,高铜Ⅴ组;Cu 600 mg/kg,高铜Ⅵ组)6周,观察日粮铜添加水平对雏鸡胸腺、法氏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Ⅰ、Ⅱ组雏鸡胸腺、法氏囊的组织学变化不明显,且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高铜Ⅲ、Ⅳ、Ⅴ、Ⅵ组雏鸡胸腺、法氏囊结构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明显,且体积减小,重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日粮铜含量100~200 mg/kg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有促进作用,日粮铜含量300~600 mg/kg不同程度地损伤了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使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合成的系列磷酰化肽酯(DPP)与几种不同价态的常见金属离子——K+、Ag+、Mg2+、Cu2+、Fe3+和Al3+的相互作用,讨论了不同结构的磷酰化肽酯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系列磷酰化肽酯与6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没有差别,均表现为与K+、Fe3+和Al3+几乎没有相互作用,与Mg2+和Cu2+有弱的相互作用,与Ag+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磷酰化肽酯在190 nm左右的吸收峰强度下降、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主要的作用位点应是系列磷酰化肽酯分子中不饱和基团的杂原子.它们的相互作用主要受金属离子的离子半径、电荷数、电子构型、水解性能和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干法灰化处理植物体样品,湿法处理土壤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香附子与大香附中Mg、Cr、Mn、Fe、Ni、Cu、Pb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香附中各元素的总体含Mg> Fe> Ni> Mn>Cu> Pb>Cr,大香附Mg>Fe> Mn> Ni>Cu> Pb>Cr.两种植物对Mg外的6种元素的富集系数都小于1.同种元素在同一植株中不同部位的含量不同.香附中:Mg元素叶>根>茎;Fe、Cr、Ni、Pb四种元素含量根>叶>茎;Cu、Mn是叶>茎>根.大香附中:Mg元素叶>根>茎;Cr、Mn、Ni三元素含量根>茎>叶;Fe根>叶>茎;Cu、Pb的含量茎>根>叶.两种草药的Cr、Pb含量均超过2000年的《中国药典(一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乙酰丙酮铜,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u(C5H7O2)2;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336(7),α=90°;b=4.717(3),β=91.909(10)°;c=11.375(7),γ=90;V=554.3(6)3,Z=2,Mr=261.75,Dc=1.568mg/m3;R1=0.0580,wR2=0.1498[I>2σ(I)].在该化合物中,Cu(Ⅱ)的配位数是4,与来自2个乙酰丙酮负离子(acac-)的4个氧原子进行了配位,处于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环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在417 nm处产生了很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18.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n型硅基底制备了Cu/CoN/Si(100)和Cu/CoSiN/Si(100)薄膜,并对它们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表面形貌.用扫描透射电镜能谱分析法得到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铜在上面两种薄膜中浓度与表面距离的分布,然后利用菲克第二定律对Cu/CoN/Si和Cu/CoSiN/Si体系中cu的扩散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温条件(300℃-700℃)下Cu在CoN和CoSiN两种薄膜中的扩散系数表达式分别为8.98×10^-13exp(-0.45eV/kT)cHf/s和5.39×10^-11exp(-0.49eV/kT)Cm2/s.  相似文献   

19.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层状MgZnAl-CO3纳米晶,借助于TG-DSC、IR、XRD、SEM和热老化箱对其结构、形貌及其与Ca(st)2/Zn(st)2复配对PVC热稳定性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板上半径为0.065nmMg2+被半径为0.074nmZn2+同晶取代后,Mg0.51Zn0.167Al0.323-CO3较Mg0.677Al0.323-CO3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下降14.0℃和8.4℃,层板OH伸缩振动、层间结晶水弯曲振动和层间CO32-反对称振动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003)晶面间距从0.7455nm增加到0.7508nm、a(或b)和c轴长度分别从0.3038nm和2.2365nm增加到0.3044nm和2.2524nm;由于一定量的Mg0.51Zn0.167Al0.323-CO3与Ca(st)2/Zn(st)2的协同作用,PVC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50min和275min。  相似文献   

20.
将SO4^2-/TiO2-HZSM-5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HZSM-5,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5∶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0%。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适宜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