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等人发起"白话文运动"以来,文言文这种本已在日常话语中几近死亡的语言样式,又因其在书面语言界的地位受到动摇,处境变得越发尴尬。1922年,教育部正式训令全国的国民学校开始使用白话文教学。文言文在语文教育中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此被打破。而几乎与此同时,与文言文教学相关的一系列争论便开始了,诸如要不要在中小学里讲授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该教到什么程度、教学文言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等。不论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那场关于是否应该取消文言文教学的大讨论,还是文言文课文比例在课本中的几经调整;  相似文献   

2.
包树珍 《中国教师》2013,(11):62-63
高中文言文教学先后存在着两种常见的教法:一是在新课程实施前为应对各类考试追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把美文单纯当作积累文言知识的训练材料;二是新课程实施后,为顺应语文课要培养人文精神的潮流,匆匆疏通文字后架空语言,分析文章的思想文化。前者重言轻文,  相似文献   

3.
唐爱琴 《现代语文》2010,(12):55-58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文言素养方面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他们一生中关键时期,引导得当,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更能够持续、深入地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既应守正积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使传统的文言文富有时代的新元素。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创新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构筑文言文学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既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在确保传授枯燥的文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文"和"言"的教学中寻找平衡,是很好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根本出路。本文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解决"文"和"言"的平衡做出了一点具备可操作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从而强化和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收编了大量的文言文。那么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兼顾教学大纲,行之有效地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量与度,则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古代诗歌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代诗歌的教学,无疑在中学语文课程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现实的古代诗歌教学当中,存在着应试化、模式化、低效化等现象,中学生的读诗激情日渐式微,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日趋单薄。高中生在毕业后仍然读不懂一首古诗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古代诗歌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这就需要回归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古代诗歌这一独特的文本特征来展开教学,呼唤诗性阅读,重视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接下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价值和内容重构两个维度,谈一谈古代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学变革是一场从"知性教学"走向"德性教学"的价值重构,并以此为背景完成其实践转向。既有的"知性教学"以机械传递知识为特征,因其秉持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教学价值观而终将走向异化。教学变革的方向在于重建"德性教学",高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为此需要从人性假设和知识观出发,做好教育学的理论重建工作。当前对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以及教学手段伦理意义的关切等,可谓指向"德性教学"的核心表征。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处理好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呢?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如果离开了语言载体,精神的一切也随之消失。所以,教文言文,要理直气壮地抓"言",以之为基础。但是,只抓"言",品味不到文章的韵味,学生就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学起来被动,因此,教文言文要兼顾"文"。一、以"言"为重,疏通字词入选教材的文言文,皆是经典,历经岁月淘洗,浓缩先人精华,表现先哲的智慧和优秀文化传统,是学生取之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文言文则是其中的瑰宝,是学生打开中国古代文明的一把钥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1.
课改十余年,成败得失众说纷纭。事实上,这样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活动,以短短十余年的变化视之,无论做何结论,总是显得过于急促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实先生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制订组、修定组成员,投身课改核心层十余年,对语文课程思虑颇多,足以启迪语文教学工作者。但他说:"时下生活节奏过快,还是缓一点好,我准备选几个问题慢慢道来,适时讲点案例或故事,是谓‘语文课改慢慢说’。"这是一种审慎的研究态度,对课改投入热情诚然可贵,但冷静思考、辩证对待更难得。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放缓步伐,听雷实先生慢慢道来,慢慢咀嚼,慢慢有所得!  相似文献   

12.
“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朱瑜章老师在《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中就提出:“要恢复传统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上下功夫。”①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看到有些教师以为“读”是灵丹妙药,能包医百病,他们在教授文言文时,不管学生是否了解文意,只让学生读,读后也不指导,不正音,有时甚至就干脆一节课让学生去读,还美其名曰“把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历来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灾区。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仍然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趋于功利和浮躁,致使过多的讲解和训练肢解了文本的魅力,课堂教学往往费力而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文言文教学跟上课改的步伐,解决文言文"怎么教"的问题,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语言载体,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文言文教学对于现代语文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素养乃至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国语言的根基所在,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髓,是我们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也加重了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因此,任何一位语文老师对文言文的教学都不敢掉以轻心了。而对中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得以继承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冯晨 《语文天地》2016,(4):41-42
文言文虽然在今天的日常交流中已不再常用,但仍有很多语词是我们时常使用的,如成语这样的词汇就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之中。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高中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夯实其古文功底是高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学生如果将来要搞科研,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就需要与古代文献打交道。其中有些学科是直接和文言文打交道的,比如古典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由于古代汉语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发现其教学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加以实现。以统编语文教材《杞人忧天》一文为例,解读这一文本须从通俗文本、哲学文本、文学文本等层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其多重文本意蕴,为文本的教学价值及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师对语文课堂本质认识的清醒,语言文字运用成为一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关注的重点,但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它还包括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感悟、揣摩等语言"审美"活动,"语言表达"和"语言审美"二者是高度融合的。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赏析、品读、感悟等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中完成对文本语言范式的学习,从而发展"每一位"儿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古代衣食住行是历史图景的真实记录,因而对古代衣食住行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使我们拓宽古代文化常识,增强人文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古代文献和深层次专业课务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基础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将文化元素引入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对本民族历史的把握与亲和中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素 ;引导学生对古代思想与汉民族思维特征的体认与亲和 ;引导学生在对古典诗文的学习中多方面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想 ,学习从“文本”与“人本”的双重角度鉴赏古典诗文。这样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从单一的应试转为语言与文化的双丰收 ,使读书成为可以“美身”的乐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