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北宋开国文臣,田锡的文学见解在当时很具有独特性。首先面对需要肃清的绮靡浮丽文风和成长中被熏陶出的柔慧气息的矛盾,他处理好了文道关系,得出了文道并存,道先文后的结论。其次,由于生长于道教发源地,他的思想中不免包含有道家的内容,从而在文学上追求“任运用而自然”的状态。此外,他的某些观点对后世文人也具有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朱熹的文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在其理气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文道合一"的文道观.他主张文与道是不可分割的,文皆是从道中流出来.但他认为道是根本,文是枝叶,道比文更为重要,道是决定的因素.他的这一主张给予文学以一定的地位,从而完善并修正了此前理学家的文道观,显得更为通达和精致;但他过于偏重道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把伦理道德作为评价文章成就高低的唯一标准,这表明了朱熹的文道观仍然是一种理学家的文道观.这一文道观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限制了朱熹自身的文学成就.尽管如此,朱熹仍然是理学家中成就最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作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的朱熹,在对待文学的态度上,虽然主张"文道合一",认为道是根本,文是枝叶,表现出重道轻文的倾向,但由于他对"道"的深入探讨、深刻体认和自身丰富的文学实践、审美修养,他的文学思想又具备了鲜明的诗性精神与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4.
刘振华 《文教资料》2012,(26):25-27
理学宗师朱熹作为继孔子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不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文论家,他的许多文论思想都与玄学有着直接的关联,尤其是在文道关系方面,他在整合了之前诸多文道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魏晋玄学的本体论思想,将古代的文道关系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提倡"文从道出"、"文道合一",对我国文论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与"道"作为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两个方面,一直是文学批评关注的重点。通过列举两宋理学中"文"与"道"关系的代表观点,并对其思想本质做了透彻的分析,意在指出理学文论中的文道关系所表现出的仍是一种道德哲学的特征。而且从根本上说,理学文论中的"文道之辩"是一种对文学本质予以否定的观点。因而,是不符合文学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6.
南宋乾、淳之际的浙东学者大多兼擅经史文章,他们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与朱熹等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也较为通达,对南宋以来的重道轻文思想具有纠偏意义.吕祖谦认为文道二者并行不悖,意图统合程学之"道"和苏学之"文",但其思想显得博杂而欠通贯;永嘉学派的陈傅良、叶适则仰溯三代文道合一的精神,强调为文要有关治道,流露出浓厚的崇古和事功色彩,实与欧阳修、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遥相承接.但是吕祖谦的伦理本位和叶适的事功本位思想,对"文"也造成了一定的疏离和损害:吕祖谦随着对道的领悟趋于深入,后期逐渐疏远了文章华藻.陈傅良、叶适宣扬以"治"为道的政治哲学,则表现出向"泛文学"的复归,虽然表面上提升了文的价值,但却使文学落入儒家功利思想的桎梏.  相似文献   

7.
王建军 《教学研究》2006,(6):514-517
文道原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上的一对概念,在引入语文教学以后,涵义发生了变化.文道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对其涵义及两者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从文道的涵义入手,探讨语文教学文道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文道关系是王通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王通的基本主张是以道统文、文以明道.他认为诗赋应以明道为宗,文章应以达理为本,诵云,学问应以贯道明理为要.王通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危素是元末明初一位重要的文学家。承继前代文道合一的文学观念,加上实用学术思潮的影响,"文章有功于世"成为危素文学思想的核心。与其文学思想相吻合,危素的文学创作既有深厚博大的内在蕴藉,又不失醇和雅正的外在表现,堪称元代后期文道合一音声的重要代表。适应政治需要,凭借师友提携和自身政治身份、文学理论倡导及文学实践等,危素不仅在元季文坛占有较高的地位,在明清时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全面回顾并反思了中小学文学教育所经历的近代独立、现代转型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对1904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演变作出了全景式的新展示.论著通过辨析和评述"文白之争""文道之争"及"语""文"之争,揭示出中小学文学教育长期面临的困惑.同时,作者黄耀红博士从文学生态、文学教学、文学教材、文学阐释、文学教师等方面对百年来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作了掘进式的新剖析,将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归因于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工具主义等方面的控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勰所撰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内容丰富博大,而“文道自然”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所谓“文道自然”,就是从天(自然)人相通的思想出发,抓住自然及其合乎规律的运动同艺术审美的联系,一方面认为美和艺术根源于自然,符合自然;另一方面认为通过人对规律的掌握,可以创造出超越自然的艺术美.可以说,刘勰是把我国传统中兼有哲学和美学意义的“自然”论全面地运用于文学领域,从而建立其体大思深的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唐叙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热点,《毛颖传》既有其作者韩愈对史传、俳谐、咏物、诸子等文学传统的能动吸收,也有对中唐时期文道关系、重史传统、传奇手法、审美娱乐等文学风貌的自觉接受。同时,《毛颖传》也昭示着古文创作手法转向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在唐宋古文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文道”关系一直是文人学者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因而唐宋文道关系的演变就显得错综复杂。由“道统”、“文统”到“文以明道”,由“文道合一”到“文以载道”,最终发展为“作文害道”。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不仅提出了“道胜文至”、“道以充文”、“重道而不轻文”的文道观,而且扩充了韩愈“道”的范畴,将道分为“圣人之道”与“诞者之道”,赋予“道”崇尚实际、重视实用的新内涵。他强调:“文与道俱”,将文品与人品紧密结合,欧阳修纠正了唐宋古文运动以来“文道关系”的错误倾向,从而摆正了“文”与“道”的关系,欧阳修的“文道观”更是受到了《周易》思想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美丽娇艳的奇葩,经典诗歌之所以行之远,其中的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道合一,形神兼备,使得古诗历久弥香。我们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其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在古代诗歌中使用非常频繁。  相似文献   

15.
吕莹莹 《文教资料》2012,(12):12-13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表达了自己的文艺见解。他主张文道并重,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化,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他的文又如在《答谢民师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如"行云流水"般,让感情放纵奔流,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中对文学研究有建树者之一。他从理学的视野对文学作了深入的探讨和阐发,形成了其独到的文学思想。朱熹诗歌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文道观主张“文道一贯”、“文从道中流出”的审美倾向;其创作本源论强调诗歌的美学脱胎于哲学母体,实践、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本源;其创作风格论推崇凛然正大而又淡泊高洁的人格,诗风上提倡平淡素净之致与苍劲刚正之气相交融的格调;功能论强调“情”与“志”统一,“兴”在诗歌感发性情中的审美教育作用。朱熹诗歌的美学思想对南宋中晚期的诗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路薇 《河池学院学报》2021,41(5):13-18,30
南宋朱熹既是理学家,也兼具诗人、书法家的身份.他以儒家义理为基底进行诗书创作,奉守严正持"敬"观,并将持"敬"的功夫从理论层面延伸至个人行为修养及诗歌书法等艺术领域.朱熹反对夸张繁复的艺术技巧,提出文道并重,注重艺与道的统一.注重"气"在诗文书法中的一以贯之,并且在诗书创作与理论中从推崇"古法"过渡到后期不完全否定苏黄的"无法之法",将理学思想与艺术法度平衡融合,对其时及宋末元初均有深远影响.朱熹以其深厚的理学修养和文学积累,在诗歌和书法创作批评中融入理学思想,使诗歌与书法表现出理学视阈下的会通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道原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上的一对概念,在引入语文教学以后,涵义发生了变化。文道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对其涵义及两者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从文道的涵义入手,探讨语文教学文道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萧梁五礼制度历经天监四年至普通六年的确立期,普通六年至中大同年间的佛化期,以及太清、承圣、太平年间的反思批判期。萧衍、萧统、沈约、任昉、徐勉、陆倕、到洽、张缵等诸多文坛名士主导或参与议礼、制礼事宜,深湛的礼学修养与经学根底渗透到创作中来,进而对文运变转产生深刻影响。萧梁文坛随着五礼制度的沿革,先后呈现梁初崇典尚雅、中期典丽分趋、末期文道相分的阶段性特征。萧纲针对五礼制度化过度干预文事创作的弊端,主张文学娱情审美功能与载道宣教功能的彻底疏离。萧绎在梁末乱局中重新标举忠孝治国,深入批判文道相分的弊症,试图走出文道相合的折中之路。  相似文献   

20.
欧阳玄文论是元中期文道合一思潮下的产物,它建基于“文本于道”的文学岙体论,并据此建立了“诗得乎性情”的文学创作发生论和“深厚悠长之味溢出言表”的文学风格论,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鲜明地体现了欧阳玄以理学为精神底蕴的文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