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阅试卷时经常发现不少优秀学生将相似类型的题目混淆在一起,对其中的变化视而不见,因而,结果自然错误。在分析错因时,又往往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这是由思维定势造成的。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形成思维定势的原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即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同时不良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的随意性也是导致思维定势的重要原因。思维定势已经成为优秀学生失分的主要因素,由于他们已经熟练掌…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不良的定势思维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犯错的原因,教师应锻炼学生多做发散型的题目,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心理学上,思维定势也叫定势,又叫心向。它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某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某种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或者说,思维定势就是一个人对同类问题多次运用相同的方法而获得了解决,那么对以后遇到的相似的题目就不再做任何新的探讨,而仍然用以前的方法去解决,倾向于习惯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5.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思维定势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是个体通过后天的学习、生活经历和实践,逐渐形成的独特的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固定倾向。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  相似文献   

8.
研究外语教学法及教学主体学生的心理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和具体的学习环境中所形成的各自态势。这种心理态势一经形成,就以强烈的趋向作用,规定并驱使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学习习惯与倾向,这种客观存在的发展趋势,是外语教学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思维定势形成的相关因素美国克雷奇等人在其《心理学纲要》中说:“知觉定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早先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突破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有很多因素,如习惯、经验、旧知的固定倾向、有目的注意、模仿等。在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形成“思维嵌塞”。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越大速度一定越大”等。他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往往是从已经获得的感知经验自身诱导的思维定势出发,或者是一味模仿的思维方式,形成思维单一,缺乏灵活性。如学生在学习牛顿三定律后,初次接触到功和能时,仍然习惯于用牛顿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有的甚至在研究电荷在  相似文献   

10.
曾经读到一则父亲考儿子的故事:一个桌子四个角,砍去一个还有几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父亲得意地告诉儿子应该是五个,儿子不服气,于是俩人一起剪纸来试,结果出乎意料,不但可能剩下三个角、五个角,而且还可能是四个角。这则故事中,父亲和儿子起初都陷入了思维定势,通过实验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思维定势的形成,标…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已经掌握的比较牢固的知识和习惯去思考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表现出人们思维的一种准备状态。它的正面效应,即在不变的情景中能迅速地对同类刺激作出反应,得出合乎常理的答案。它的负面效应,即在变化了的情景中,往往困于常理无计可施或作出机械反应,结果发生失误。笔者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负面效应的防与治,谈点粗浅体会。一、加强宣式训练小学生易于机械模仿,思维定势较为突出,往往会片面地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固定词语来选择解法;或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的先后顺序进行列式;或根据几何图形的习惯位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证明尽管每个问题都有它自身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但解决者有一种套用先前解决方法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被多次强化就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定势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倾向性,它是由于重复某种习惯的态度、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产生的。学生所受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印象越深刻,记忆的效果就越好,思维定势就越强,并对解决同类问题时有更积极的作用。思维定势越强,思维就越不灵活,越不利于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因而思维定势对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时有干扰、阻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字、词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如学习be-tween与among这两个词时,同学们很容易区别between表示为“二者之间”而among则为“三者或三者以上之间”。他们做类似于Letsdevidetheapplesbe-tweenyouandme和Hesatamongthethreeofus两个题目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很容易解答,但碰到类似于SwitzerlandliesbetweenFrance,Italy,AustriaandGermany句中的between用法时,他们就会出错了。二、在学习词组或习惯语时,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很普遍的。究其原因是学生记住了某个…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 ,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 .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 ,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 ,以致错解 :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 ,以致难解 .本文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1.比较、鉴别的方法比较、鉴别应用于物理解题中 ,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综合性 ,避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教条主义的错误 ,以增强思维的辨析显微能力 .一些问题错解的产生 ,是由于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倾向。它是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思维定势对一切神质正常的人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掌握教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2年的高中学习,同学们对一些题型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套路,也就形成了定势思维.这种思维定势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给学生提供现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同时定势思维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它使思路愈来愈趋向于程式化、模式化,以致于一道题的条件稍加改变,学生就束手元策,无计可施,思维陷入困境.如何突破这一呆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路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应分别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已经掌握的比较牢固的知识和习惯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表现出人们思维的一种准备状态。它的正面效应,即在不变的情景中能迅速地对同类刺激作出反应,得出合乎常理的答案。它的负面效应即在变化了的情景中,往往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或作出机械反应,结果发生错误。笔者现就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小学生带来负面效应的防与治,谈点粗浅体会。一、加强变式训练小学生易于机械模仿,思维定势较为突出,往往会片面地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固定的词语来选择解法;或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的先后顺序进行列式;或…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