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班的自然角里饲养了小朋友从家带来的小蝌蚪。这两天,丁丁又从家带来了一条清道夫,并放在养小蝌蚪的鱼缸中。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住了,每天区域游戏都会自主观察、交流、分享。这天,乐乐发现自己的小蝌蚪少了两条,引发了孩子们的争论。有的幼儿说:"小蝌蚪肯定是被清道夫吃掉了。"说完,好几个孩子便大声呼喊一旁游戏的丁丁:"丁丁,你快来,你的清道夫把小蝌蚪吃了。"他们几个围着鱼缸交谈起来。有的说:"丁丁,清道夫太坏了,把小蝌  相似文献   

2.
谢京光 《广东教育》2002,(11):44-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排水法制氧气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撤去酒精灯。原因解释为:避免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1)另外,有关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停止时的步骤为: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原因解释为:避免灼热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图2)据此,我展示用碳还原氧化铜并检测产物的装置。(图3)提问:这个实验怎样停止?学生们互相讨论。稍后请学生代表总结:1.若先把导管移出烧杯,则灼热的铜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实验失败。2.…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自 然》第五册中《空气占据空间》一 课,我在经过多次教学后发现, 实验2中的部分实验设计应当 改一改。 实验2中有三个小实验。第 一个实验是:“把一团纸紧紧塞 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 入水底,猜一猜,纸团会不会湿? 把杯子提出水面看一看。”我认 为编者的意图是:演示杯底的纸 团不会湿,从而让学生初步领悟 杯子内有空气占据着空间,水进 不去,所以纸团才不会湿。但在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验结果并 不像编者想象的那样。班里有近 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实验时,杯底  相似文献   

4.
叶书升 《物理教师》2004,25(1):8-58
华东地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133页的“小实验”,是为演示火箭的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置的,可惜它是不好的。为叙说方便,现将原文、原图照录如下: [小实验] 如图19-21所示,用细金属罐做成两个小“火箭”.通过“火箭”尾部小孔向体内注入适量的酒精,再将沾有酒精的棉花球捆扎在“火箭”的下面。当点燃酒精棉球后,就会看到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化学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明是通过白磷燃烧及氢氧化钠跟硫酸铜的反应来实现的。实验原理无可挑剔,但笔者认为,氢氧化钠跟硫酸铜反应的装置设计不够严密,理由如下。a.从科学实验角度来看,应尽量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特别要避免整个反应体系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初学者并不知道反应将如何发生,更不可能知道是否与外界有物质交换。教材编纂者从自身已经知道的角度去设计实验,背离了科学实验所遵从的程序。b.从教学内容编排来看,本部分内容处于初中化学的起始章,起着对学生进行化学…  相似文献   

6.
7.
辽宁省喀左县高级中学傅德宝讲,高一化学(甲种本)实验五中的第二项第(4)步实验里,实验操作是如下安排的: ……片刻后,停止加热,待试管中液体冷却后,把这些溶液沿试管壁倒入另一盛有5毫升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注:意在试验水合铜离子的颜色)  相似文献   

8.
学完高中生物《矿质代谢》一节后,有学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证实“根对矿质离子的选择吸收”。按照他的设想:溶液中有NH4和SO2-4,植物的根吸收NH4比SO2-4多,而植物的根在吸收NH4时,以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H与NH交换,这样就会有许多H残...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初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科学分组,尝试采取让学生实验前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后撰写实验分析报告等措施,以提高初中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课本上册《简谐振动的图象》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利用图7-4的装置可以直接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盛砂的漏斗,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面,放一张中央画有‘零线’的薄木板。在放置薄木板的时候,要使  相似文献   

11.
这个演示实验还可改进安陆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张波(432600)贵刊1996年第1期第15页陈鑫、尹明一文中谈到“利用摩擦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一实验的改进。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还可作进一步的改进,其方法是:(1)铁筒内不装酒精,直接...  相似文献   

12.
附图—(a)是一中心用支架支住能自由转动的金属棒。它的两端等长等重,处于平衡状态。在它的右端用火焰烧,由于热胀冷缩,右端变长而应该下沉。但试验时两端仍然平衡。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金属棒还能导热,当你从右端加热时,左端也很快变热,两端一起变长,怎么办? 如附图—(b),将金属棒从中心锯断,套上一空心短橡胶棒,让它在支架上平衡,再加  相似文献   

13.
14.
教育实验的量化与科学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最近几年的教育实验中,由于量化方法的一些优越性,人们对量化方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在有些人看来,量化就意味着科学,不量化就意味着不科学。由于这个原因,采用量化研究的实验容易被人接受,没有采用量化研究的实验则遭到排斥。我们认为,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于克服经验主义学风,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是极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教育实验科学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鸣 《教育探索》2004,(7):38-39
当前,教育学术理论界对于教育实验科学性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人甚至提出,过于强调教育实验的科学性 会束缚和限制教育实验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把对教育实验的思考集中到科学性问题上。科学性是实验的生命,对科学 性的认识和贯彻实施,关系到教育实验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就实验的目的而言,它既可对已有理论知识或推论(规律)进行直观验证;又可对一部分未知知识或疑难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实验目的建立在科学、严密的基础上,其次考虑实验的直观性、兴趣性及可操作性等问题.贵刊在1997年第7期所载一篇题目为“增加两个简易氮气实验”文章,本人对作者的实验科学性和目的性提出异议.首先,从“实验一,氮气跟某些金属的反应”这一实验来看,作者是想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感知氮气与镁的反应,但实验效果如何?我们不妨从作者对实验操作的简述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相应的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手段,更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必须注重科学性,要力求真实、正确、规范。演示实验要有教育科学性,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读贵刊81年4期唐果南同志译编的《两个利用功能关系测定摩擦系数的实验习题》,很受教益,但文中第二题数据处理值得商榷。为了便于分析,先将原题及参考答案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版小学目然第三册《八 怎样认识物体(三)——土壤》一课中,分析土壤成分,要求将土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搅散,然后静置沉淀、课本中这一实验所使用的容器是量筒,这显然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