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立刻将它呈给燕老师——这位陪着我们一起辛苦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班主任,这是我对她最好的报答。是她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我们的光明前途,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燕老师这位亦师亦友的班主任当作自己的榜样和楷模。我敬爱她,不仅是因为她教会了我如何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我敬佩她,虽然她是一名女教师,但却有着男教师也不一定拥有的胆识与毅力……”  相似文献   

2.
<正>时光如白驹过隙,未觉察间,我已迎来了属于我的第18个教师节。安心又愉快地做了多年政治教师,并且乐意人生就这样持续下去,这实在是一种幸福且踏实的感觉。为这从未改变的热爱,我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提笔写下这段文字,献给自己和如我一样心情的朋友们。——题记某日,我和一位要好的朋友闲聊,谈起我们共同的职业——教师,她回忆起自己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学生问她:"老师,您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思索片刻后她郑重回答:"我认为自己生活在人类前线,努力与人类的愚昧、自私、贪婪、狂妄与不公  相似文献   

3.
认识小牵是在我的时装专卖店。小牵背着一个双肩小包,很悠闲地看服装,紧身的牛仔衣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修长的身材。出于职业习惯,我一眼就看中了她的整体气质。摄影师刘铭也看到她,用目光询问我,我点点头。刘铭从楼上的工作室取出我刚刚设计好的一套时装,对小牵说:“小姐,这件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受访人:罗琦年龄:30岁职业:公司职员受访地:绿岛茶社罗琦落座后,第一句话就问我可不可以抽支烟。征得我同意后,她点上一支烟,猛吸了一口,凝神想了半天,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半晌,她忽然像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沓相片,然后一张张指给我看:“这张是我20岁时的样子,这是我、儿子和前夫的合影,这是我儿子和我现在男友的合影。今天我要给你讲的,就是我和这两个男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庆幸,结识了你结识了一位息息相通的朋友, 结识了一位心心相印的恋人, 结识了一位谆谆相诉的师长。我不是诗人,但这的确是我掏心窝子的话。我和《教师博览》结识五年。五年来,她像一位善诱的师长引导我逐渐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她像一位诚挚的恋人,工作之余相依相伴,缓缓地倾诉对太阳底下光辉职业的感悟;她像一位诤友,给我以鼓励,给我以批评,使我从铅字组成的镜子中觅见自己歪歪斜斜的身影和深深浅浅的脚窝。  相似文献   

6.
茜茜在妈妈的带领下初次走进我们培训中心时,给我的印象好极了。她实在是一个漂亮的洋娃娃。虽然只有四岁半,却长着一副大女孩才会有的清秀。标准的杏仁眼,长长的睫毛,楚楚可人的小样,确实招人喜爱。为了立即能获得她的信任,我轻轻碰了一下她的小脸(职业经验告诉我,触觉接触可以缩短心理距离),她却像触电一样立即向后缩回去,躲藏在母亲的身后。我明白了,这孩子  相似文献   

7.
戴启猛 《广西教育》2012,(48):61-61
前些日子,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位处长来我校江南校区开展招生宣传,其中一位说在高考补习班时曾与我同班。事隔多年,我对她早已印象全无,但我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她。接待她的原因,一是因为她是我同学,二是我的一份私心——我想让她关照一下她们学院的一位退休老教师,我的大学老师。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心中一直认为教师这份职业是光辉而神圣的,因为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布道解惑,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给予其人生道路指明方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词不仅贴切地表现了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同时也赞扬了他们牺牲自己、点亮他人的高尚品质,而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她是一位外表看起来不苟言笑的中年妇女,但是她对待我们的学习却从来不会马虎。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节课中英语老师讲课的语调十分低沉,这与她平时洪亮的声音截然不同,我们感到很奇怪。后来,从其他老师的口中我们得知:英语老师的父亲刚刚去世,但是恰逢我们快要期中考试了,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她硬是压抑着自己沉痛的心情来为我们上课。虽然高中英语老师的个子并不高,但是她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一直是高大的,致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立志成为一名像她一样的高中英语教师,因为这不仅是我儿时的心愿,更是我内心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年少时谁没有过玫瑰色的梦?在我即将小学毕业的少年时代就把教师这个职业编织在我的梦中,潜意识里就对"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职业情有独钟,觉得做一个人民教师是那么光荣、那么高尚。这个理想激发了我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16岁那年,我拿着银川二中的初中毕业证,到市内及周边各县教育局去推销自己。感谢贺兰县教育局(当时称文卫科)接纳了我。当录取通知书送到我手里的那一瞬间,我激动万分,终身难忘。这薄薄的一张纸重如千斤,她让我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她圆了我渴望当教师的梦想,也坚定了我要为之呕心沥血、奉献毕生的信念。1965年3月1日,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前20年,我坚守在农村小学校教书。  相似文献   

10.
<正>周末去一所中职学校办事,在学校门口正好遇到一位前来参观学校的家长。她先是跟门卫了解情况,然后仔细去察看教室、寝室和食堂。我问她对这所示范性学校是否满意,她听到我问话,立即警觉起来,在确认我的身份后才对我说:"不是我不相信你,现在为了招生什么人都有。学校好不好,我还是要自己去看。"我问她看中了学校没有,她说还没有,觉得职业学校都差不多。我又问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专业,将来有什么要求,她只是说希望学校能够管理严格,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南极也有火灾吗?这是我最常听到的问题。"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梅根·布朗森说,她成为一名南极消防员、护理员,源自一个朋友间的玩笑。高中毕业后,布朗森通过训练取得了职业消防员和护理员的资质。一天,朋友跟她打赌,问她敢不敢申请美国南极消防署的项目,去南极做消防员。布朗森接受了这个挑战:"我有一种奇  相似文献   

12.
樱花烂漫、牡丹盛开,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这一幅绚丽的壮景,就是我所在的学校——湖南益阳牡丹樱职业技术学校,她是一所培养中等日语专业人才的基地,是通往中日友好合作的桥梁!我爱我的学校,更爱我的专业——日语。  相似文献   

13.
受访人:余秀秀年龄:40岁职业:个体经营者受访地点:上岛咖啡会昕“你打牌吗?”这是余秀秀见面后问我的第一句话。不等我回答,她就自顾自地从包里拿出一张彩色照片递给我看。照片上,她十分甜蜜地依偎在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士怀里,“就是在牌桌上,我认识了他。”说到这里,她下意识地咬紧下唇,眼神很复杂,有鄙视,也有悔恨。  相似文献   

14.
最牛研究员     
朋友告诉我,有一次,她去市里的办事处更换驾照时,办公人员要求她写明自己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知如何下笔。  相似文献   

15.
时刻在路上     
有一个女孩,16岁那年,她问老师,中国哪所大学最好?老师说,北大。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坚定地说,我一定要上北大,而且一定要读到博士。后来,她果然考上了北大,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那年,有的同学去了社科院,有的留校任教,她也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她拒绝了。有人问她,为什么放弃稳定而又受人尊敬的职业呢?她说,这种生活我已经历过,我更希望有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恰在此时,中央电视台创办《东方时空》,她颇有兴趣,就去试了一下,这一试还真成功了。她叫王利芬,从象牙塔出来后,她开始了一段不同以往的人生道路,成了央视《新闻调查》的一名记者。此后几年,她把自己的青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从教以来我一直在不断探索,以求促进自己更快地进步和成长。在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收获了很多。“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应该把教育看作人生奋斗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吴邵萍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每位同行将这句话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她用最纯粹的爱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与汗水;她不断锤炼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位能够深入学生心灵的教师,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工作。教师这份职业承载着全社会的期望,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吴邵萍老师从教多年,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学习了吴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受益匪浅。一、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相似文献   

17.
终于放假啦!并且还被允许可以去大姨家玩上一星期,我高兴极了。大姨有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白衣天使。这就是我高兴的原因,我在小的时候就仰慕一片素白,纯洁无瑕,救死扶伤。这几天,我和我表姐在家看电视,看得都不耐烦了,于是一起去了大姨的医院。在大姨的办公室,我好奇地打开她的抽屉,咦?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卢明燕,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九五计算机班学习委员,广东省优秀三好学生,学校“义务文字处理小组”主要负责人。她谦虚稳重、质朴……和她提起这些,她总要赧颜一笑说:“别说我,别说我,我实在很平凡。就怕一到你们嘴里,我就不是我了 1995年夏天,从小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的卢明燕终于迎来了她一生中第一  相似文献   

19.
我的老师     
《辅导员》2008,(9)
有一种品质叫执著,有一种行为叫坚守,有一种快乐叫奉献,有一种职业叫教师。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前,一位年轻的小学教师将她写的《我的老师》一文供本刊发表,并准备以此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她的老师。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也为了向全国的教师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我们选编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2006年的9月份,我接手了一个班。那是我第一次遇见她,这个名叫虹玉的女孩。几天下来,我就发现了问题:上课的时候她总是两眼紧盯着黑板,一动不动的,但是这种"认真"却是毫无成效的,这从她的作业中就直观地反映出来了。出于教师的职业习惯,我不断找机会帮她提高数学成绩。我在课上找机会让她上黑板练习,"题型万变不离其宗,练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