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很少有机会洗脸、洗澡;尽管常常会头疼、咳嗽;尽管吃的最多的东西是土豆、洋葱;尽管不是睡在石头上,就是和一群男人同居一处;尽管几乎没有一个晚上可以一睡到天明……但是我无悔,因为,在珠峰的每一天,都在被感动.更何况,能够参与到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珠峰地区多学科综合科考中,能够见证8848.13米这一世界之巅海拔高度的改写过程,对于记者,特别是科技记者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难得经历.那感觉就如同军事记者上战场,水利记者冲在抗洪前线一样.  相似文献   

2.
以前,我写稿认为:写长稿有出息,结果夜没少熬,精力没少费,到头来往往是“泥牛人海”,即使见报,也成了一句话新闻。去年,在北京参加一通讯员培训班时,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艾丰老师对我  相似文献   

3.
记者是什么     
几次赴京约稿、采访、酸甜苦辣、感慨良多。记者是什么?自从踏入北京地界的那一刹起,这一命题就越来越强烈地成了萦绕我心头的一个大问号。记者首先应该是一只饿不死、渴不坏的骆驼。离开编辑部出了你那二亩八分地,你就别奢望能像往常那样定时定点吃饭就着红烧肉来瓶啤酒,在外边跑稿子你得吃一顿顶三顿,早上喝杯水全天不渴。你必须得有一个绝对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新闻题材处处有,常常隐在不意中。只要善于用心,就能抓住,有时甚至还能搞出一个大东西来。我写的《竹笼精巧游五省,翠鸟啾啾唱十城》,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星期天的早饭后,我出去逛自由市场。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许多人争相购买一位老人的鸟笼。再看那鸟笼,真是精巧别致,做工精细,堪称一绝。我琢磨,通过这个鸟笼  相似文献   

5.
赶赴抗洪第一线……──一次令人难忘的采访追记徐永金记者职业,在外界看来,煞是风光:又吃又玩,有时还跟随首长车队畅通无阻。但是,记者有时也艰苦难言;日晒雨淋,有时还要睡地板、俄饭。我就有这么一次亲身经历。1995年8月10日晚上,我下区县采访3天刚回家...  相似文献   

6.
刘钰银 《新闻窗》2012,(2):18-18
从去年10月参加全省"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到毕节小坝镇采访,到此次集团进行的系列"走转改"培训会,可以说,对自己是一次真正先体验、再升华的过程。上一次住农户家,是在高中一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去的是贵阳近郊都拉营的一个村,当时,安排在同一户农家的同学,有的睡床,有的因为床不够,睡稻草,那两天吃的几乎是白饭和自带的饼干,因为挑食,所以找不到可下筷子的菜。时隔17年,又一次住农户家,睡的是二楼宽敞的房间,还能宽带上网发稿,对了,尤其是饭吃得很香。  相似文献   

7.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几天前,一位老人向我们反映临安山区某地滥伐森林,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事件,再三叮嘱我们前去采访,临走时,他还特地加了一句:“那地方要翻好几座山,路不好走,你们女同志吃不消,派个男同志去吧。”几天后,当我和摄像记者翻山越岭完成了采访任务后,老人悄悄地跟我的同事说,这个女同志看看满文气,没想到真有一股蛮劲。是啊,没有一股蛮劲,怎么能做记者呢。观众看到的往往是电视记者手持话筒,在镜头前“挥斥方遒”的“潇洒”表象,实际上,记者生涯是由脑力的艰辛和  相似文献   

8.
两辆越野小车,穿山越谷,向全国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哨卡——神仙湾驶去。车上坐着6名记者和1名医生。这一次,新疆日报记者团去号称“生命禁区”的八百里喀喇昆仑进行采访,对我们一行的每个人来说,无论是肌体,还是灵魂,都将面临着一次透骨彻心的考验与熬练。记者们口出豪言,不求英雄一世,也要英雄一时那是1989年8月初的一天,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被军区一位领导拦住了:“新疆日报副总编辑兼副社长田玉棉带记者团来了,要上昆仑山采访。他一到就问你,快去见见吧!”16年前,我入伍时,就在那片荒凉缺氧的雪山上站哨。以后,当战士报道员,当新闻干事,隔三岔五,常往那山上跑。总起来,在山上  相似文献   

9.
春节前夕,记者赴辽宁阜新市采访。在市记协,听到一串让人笑出眼泪的故事。 “狐狸请客” 离开阜新时,市记协的有关领导为我饯行。做东的是市广电局的李局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万勤讲了一个段子。她说,今天能吃上李局长的一顿便饭,是借了王记者的光。李局长也请我吃过饭,那是我和一位同志参加李副主席(李局长是市记协副主席)搞的活动。散会时,我问到哪儿吃饭,他说去广电局食堂吧。到了食堂,人家实行早晨预订,中午按人头供应的制度,根本没有我俩的份儿。他说,让司机自己想办法。咱们仨吃我和司机的那份饭。李局长人高马大…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霜露再度染红北国的原野时,或是第一只南来的春燕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之际,我的胸中不禁涌起滚滚波涛,一腔思念向着遥远的英国土地飘去。向着可敬可亲的巴里·哈丁老师飘去。去年的今天,我们还一起站在这里,可如今,您已回到了西欧的故乡,已经一年多了再也没有来北京。我终于意识到您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是什么,常常引起我对您的怀念?是那严厉的面孔,冲天的怒气,还是……通过汤姆森基金会的一张报纸,我得知您有着40多年的记者生涯。您曾是伦敦《每日镜报》驻欧洲和美国的著名记者,《太阳报》和《星期日画报》的新闻主编。现在,您是基金会的专职业务顾问。但在我第一次见到您时,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踏上新闻岗位的人,需要经受许多诱惑,经历许多困惑。某日出差,与几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乘客在火车里闲侃。听说我是人民日报记者,一位“款爷”高诵一支《记者谣》:“一流记者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本报。”诵毕,两眼盯着我问:“你是几流记者?”我淡淡地吐出几个字:“末流记者,把夜熬。”“熬夜”这个字眼,我并不喜欢;对于朋友,我常这样说:一年里的所有双数月份,我都属于月亮。那是些“暗无天日”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俗语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开头,所以在写新闻的人里边流传着一句话“千斤采访四两写”,来表明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写作的老记者说过一句话:“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当不好记者的。”那  相似文献   

13.
有一件事,过后多年想起来都让我感到内疚。那是1986年,我在阿克苏驻站,就住在记者站的小院里。有一天,记者站来7位老人。他叫什么名字,长的什么模样,事隔这么多年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了。只知道他找我这个“新疆日报记者”,是希望借助党报的力量讨还公道的。从老人的叙述中,我知道他数天前为一桩纠纷,受到当地执法部门某些人十分粗暴的对待。当时我脑子里的念头是:“这种事管不了”,“写了报纸也未必能登”,结果几句话就将老人给打发走了。事实上,就算当时自己当记者的资历尚浅,调查一些复杂问题的功力也欠缺,但至少可以请老人…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职业很特殊,每天都面对新的领域,步履匆匆,抢抓新闻,很少有时间去恩考……特殊的职业容易形成一种特殊的“习性”,那就是浮躁。长此以往,浮光掠影地采访,游离于表层地写作,就成为某些记者工作的格式和定势。在记者队伍里,不少人都曾陷入过这种迷惘,所不同的是许多人能很快地走出来,最终成为名记者。这些人的经验之谈是:当记者,需要理论功底,要善于思考,形成思想。 记者的思想是一个记者所独有的见解、思维、理性认识 就一个记者而言,他(她)面对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时常拍摄一些新闻照片给一些报社,也由此认识了各地许多摄影记者。 前不久去了一趟外地,与当地的一名摄影记者共聚,那位记者朋友便作为东道主带我逛街,路上远远地看见有位老人将一块大石头从路中间搬到马路边,我那记者朋友觉得其中有新闻可以挖,就跑上前去仔细了解,原来方才有车子开过,掉下来一块大石头,这位年约六旬的老人担心这块大石头会成为交通安全隐患,便动手把那石头搬到路马路边。  相似文献   

16.
读了《出版工作》1983年第12期中的《老糊涂遭遇的小事情》一文,不禁使我忆起去年4月发生在我们门市部的一件事情: 有天上午,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同志来到我们柜,拣了一本人卫版《实用内科学》上册翻看着,接着又看看下册,满意地买下了。他一边付款一边对我说:“这部书我想买多时了,还常托人从外地带,可一直没能如愿,今天真是凑巧,终于在你们这里买到了!”说完,老人道谢走了可是,三天后,这位老人又来了。他一见着我就连声致歉。原来,老人的大儿子出差到外地刚回,也给他带回了这套书,因此想退掉三天前在我们这里买的那套书。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想起许多老新闻工作者,也特别想到我去年在记者节前3天经历的那难忘的美好的一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一位同志拿着我的一篇预发稿来找我,他希望能把稿中的“人吃棉酚后,会造成精子的不可逆性复转”这句话改得通俗些,并说,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不可逆性复转”是什么意思。我接过一看,原来那是句几经努力也未弄通俗的话。  相似文献   

19.
著名图书馆事业家、世纪老人顾廷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离开我们,走了。得悉顾老在北京人民医院抢救时,我曾于7月7日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全林同志赶赴医院看望,顾老睡在护理病房的病床上,我在顾老耳畔轻声说“顾老,我们来看您了。”顾老睁开了眼睛,左于动了一下,我赶紧握上去,顾老的嘴唇也动了动,但因喉部插管没能讲出声来。顾老,你想说什么呢?记得去年10月顾老曾在上海生活一段日子。10月下旬,顾老与我都收到了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与江阴市政府在江阴召开全国缪荃孙学术研讨会的邀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年中,我收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位素不相识的编辑的来信,信短情长,我和老伴读后激动不已。这位叫鄂平玲的编辑是在接到我所写的《珠江两岸敬老风》的散文后给我回的信。那篇散文写的是我与夫人赴南方自费旅游处处得到帮助的情景。编者还考虑到老人在外地拍摄的照片很珍贵,将三幅配文照片(含选用的一幅)都退还给我,并在信后说明:“一般不用的稿及图片就不退了,您是老人也破例一次吧!”当我正在为看不到海外版而发愁时,她又雪中送炭寄来赠报。我细读几遍,发现她在我那篇拙文上花了许多心血,从标题到文句、段落,都做了认真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