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治黄科技信息》2007,(4):18-19
6月30日,2006~2007年度黄河水量调度工作圆满结束,本年度水调工作不仅保证了各省(区)抗旱用水,而且再次成功实现年内无预警,调度精度创下统一调度以来最高水平,完成了首次引黄济淀应急生态调水,支流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1号文件提出的"三条红线"之一的总量控制制度,通过分析制度的效能表现形式,得出取水许可、统一调度和水权制度等一系列总量控制措施能够带来农业高效用水,并针对理论分析建立了包含政策社会类、技术经济类和资源生态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甘肃省2001-2010年农业、工业、城镇公共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结构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用水减少的因素。工业用水主要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及工业总体结构有关。城镇公共用水受建筑业发展的规模和服务业的结构影响。居民生活用水中城镇化是生活用水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人口的增长也影响生活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4年新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的数据,采用信息熵的方法描述新疆用水结构的演变规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新疆近年来用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总体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新疆各部门间用水结构更加趋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灰色关联度结果反映出用水结构演变多方面因素有着联系,其中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因此,新疆应调整产业结构使之与水资源协调发展,开展农业节水工程,保障必要的生态用水量,以提高本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相似文献   

5.
从相互协调的角度对用水布局与产业布局进行分析,依据两个指标“用水布局偏优度”和“产业布局偏优度”,评价区域用水布局与产业布局相互协调度,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物理解释意义。用产业布局与用水布局协调度指标在宏观上对区域产业布局与用水布局进行评价,结合定量描述产业比重与用水比重的关系,提出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与用水布局协调发展的对策,以山东省分产业的发展及其用水情况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山东省2003~2011年用水布局与产业布局间协调度程度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山东省用水布局与产业布局仍处不协调等级,为此提出了促进山东省产业布局与用水布局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流域水资源存在的紧缺状况和供需矛盾基础上,根据黄河需水对象分析和河流生态系统水安全配置的要求,计算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段及河口地区生态用水的低限保证指标,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水配置优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治黄科技信息》2003,(2):18-18
新华网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4日在此间说:今年上半年水文黄河径流量预计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少的,中国有能力确保黄河木断流,以保证下游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  相似文献   

8.
节约型校园建设与校园节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用水现状分析高校用水可划分为教学、科研用水、学生生活用水等。学生生活用水多数是学生洗浴、宿舍盥洗和冲厕用水,这部分用水占高校总用水量的比例很大,占到了整个生活用水的80%左右,是高校节约用水管理的重点。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黑龙江大学的用水现状主要  相似文献   

9.
21世纪 ,水资源不足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话题 ,节水成为全球的永恒主题。谈到节水 ,必须搞清城市用水 ,节水的关键是用水。城市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商业用水、绿化用水等 ,统计对象涉及每个家庭及各行各业。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城市用水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 ,这就给城市用水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严重影响了城市用水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城市节水决策工作提供准确的用水数据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一、影响城市用水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随着市区经济发展 ,企业关停并转变化及水价上浮 ,客观上增加了城市用水户对用…  相似文献   

10.
黑河均水制度产生于清雍正(1723~1735年)初年,其目的是为了调节黑河上流对下流农业用水的挤占;黑河调水计划出台于2000年,它的出台取代了黑河均水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调节黑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用水的挤占。均水制度和调水计划是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分界点,黑河均水制度的产生使得黑河流域传统的外延式发展道路受到了严重挑战,黑河调水计划的出台则为外延式发展道路彻底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1.
生态库容及其调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坝是一种在流域和地区水平上对河流连续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水库的运行方式将对河流生态系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河流的最小允许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过程的客观存在和要求,从水生态系统与水利工程和谐统一的角度,探讨了在水库设计运行和管理中建立有关水库生态蓄水位,预备水库生态库容的概念和方法,并进一步对水库调度在考虑河流生态安全的目标下,对水库生态调度要考虑的影响因子原则作了讨论和分析,并用新疆大西海子水库和三峡水库实例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12.
《治黄科技信息》2006,(4):18-21
新华网报道 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在2005年至2006年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年度中,黄河7年来首次实现年度全河无超标用水。黄河干流无断流预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河水量沿程变化规律和在地域、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反映河道水量途经不同区域水量变化规律,针对黑河水量统一调度的现状,为解决中游地区的用水和向下游统一调水的矛盾,在系统分析系列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灌溉和调水实际为黑河水量统一调度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节水用水器具的使用要求和工作原理,通过比较计算,使用节水用水器具比普通用水器具每人每天节水大约50 L/人·d,节水器具的节水效益显著,最后提出推广使用节水用水器具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治黄科技信息》2000,(4):14-15
1999年1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是黄河实施水量调度后的第一个完整的调度年。调度期内,在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下游沿黄地区又遭遇特大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不利形势下,基本满足了沿黄各省区计划分配水量的供给,最大可能地兼顾了水利枢纽的发电效益,兼顾了国家重点在建工程和下游防洪工程施工用水要求,同时实现了黄河下游不断流。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在此时段内黄河首次未断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华东地区水资源及用水需求,进行水资源最优战略选择。首先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灰色预测,得到华东地区的人口数,从而计算出华东地区的用水需求。然后建立常微分方程得出华东地区的水资源供给,求其差值得到缺水量。再根据最低运费的约束规则,利用Lingo软件,对水资源进行调度。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环境效益模型,从环境治理方面对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铁路运输业,在铁路行车中,调度命令是很重要的,一旦调度命令出现错误,就可能给铁路行车带来安全隐患,为确保调度指挥的安全性,应加强调度指挥水平的提高,本文概述了调度命令的内涵、构成要素与下达流程等,分析了调度命令发布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调度命令的措施,以提高调度指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规划目标与实施进展 为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合理配置水资源,遏制黑河生态系统恶化趋势,200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规划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体系,大力开展节约用水,调整经济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实现国务院批准的分水方案。正常年份使正义峡下泄水量达到9.5亿m^3;全流域生态用水量达到7.3亿m^3,丰水年份有一定水量进入居延海,使生态系统不再恶化。规划实施近五年来,已累计安排投资21.8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81%。其中中央投资19.85亿元。开工建设了灌区常规节水改造、机电井建设和高新节水、生态建设、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等110余项工程。  相似文献   

19.
校园人口密集,用水量大,对某一栋教学楼或某一区域的定量用水预测,对于发现用水异常、合理下达用水指标有实际意义.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校园用水的特点,建立校园用水预测模型,并以实际数据进行验证,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只有准确把握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才能实现该区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目标。基于2010—2019年黄河三角洲6个地市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耦合协调度,从三个层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研究发现:从生态保护层面看,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水平呈先升后降状态;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层面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呈波动上升态势;从耦合协调关系层面看,整体呈缓慢增长状态,且各地耦合协调程度存在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的耦合协调度,既要加快建立二者之间的协同机制,促进区域内各级政府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又要提升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构建协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