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参》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的,我以为它是告别恋情的。教材认为“彩虹似的梦”是“暗指作者昔日的愿望和理想”,我以为是指昔日的恋情。“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何要到康河畔“青草更青处”去寻梦呢?由此,我想起了汉代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中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在数学教学中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学生视野、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八年级(上)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动了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一、巧设生活情境,构造数学模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以“虚假招聘”的生活题材为情境,将学生带入数据的世界——招聘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员工A说:我们好几人月工资都是1100元.员工B说:我的月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是中等收入.假如你是...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无意识地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为我们的学生只创设特定的问题,只讲授特定的解决方法,进行的只是“算法”的学习,忽略甚至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应用意识很淡薄,许多学生只是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离开课堂,走出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意在让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巧妙的链接,改变新知单调的呈现方式,赋予儿童的生活情趣,从而达到有效启发学习的目的。这是小学数学课堂吹进来的一缕清新的春风,唤起了数学课堂的满园春色。也许是受到了“生本教育”、“数学生活化”与“数学学科本位”理念的综合影响,我们在学校“推门观课”(事先不跟老师打招呼的课堂调研形式)活动中,可以很真实地观察到许多数学情境设计的“原生态案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似乎还忙碌于非左即右“二元论”的两极世界里,要么“以生为本”,要么“以数学问题为本”,对数学情境的意蕴,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导致数学情境失去本真,误导学生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迷航,数学情境的教学“应然”功能大打折扣或丧失。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学"问题解决",教师经常陷入"正确解题与体验策略""数学思考的过程与结果""我提问与答他问"如何和谐统一的困惑中,刊发于《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4年第1 1期的专题"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着实为我们指点了迷津。我们要理解"问题解决"目标的内涵、熟知教材的编排特点、洞察学生问题解决的困惑、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努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吴正宪老师和她的团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使我们看到教学研究向青草更青处的漫溯,感受到儿童身上数学思考、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蓬蓬勃勃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天才的研究,他们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在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探索欲望。而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又是丰富多采的,研究素材充斥着生活与数学学习的各个角落,我们拥有优越的天然“研究”资源。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其数学研究的价值,指导学生切合实际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生活和学习成为数学研究的平台,使他们生活在“研究”的世界中,成为真正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让课堂活了起来,让学生活了起来,使其更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价值与魅力.一、巧设生活情境,构造数学模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如我借助“虚假招聘”的生活题材,以一道情境问题将学生带进了数据的世界:招聘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员工A说:我们…  相似文献   

10.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生活”,从数学与之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去寻找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生活。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的教师,必须着眼于“生活知识数学化”,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着手于“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念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拷问与应答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生活进入课堂,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而我们的传统数学课堂通常是一种以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图表等符号体系为主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呈现给学生的也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与学生生活有许多差别和距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量经验和图形直觉都难登教学世界的大雅之堂。说的极端一点,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而教学世界本...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让现实数学世界与教学内容发生相互作用,让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我听过的会忘记,我看过的会记住,我做过的会理解。”“做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然而我们看到,在目前小学课堂实施“做数学”的具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或者教师提出的任务离学生生活太远,是为了解题而设置的“文字游戏”,学生被动参与而缺乏探究兴趣;或者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合作交流的实效性有的课堂简单地把“做数学”等同于“做游戏”,导致课堂活动丧失了“数学”的意义有的课堂问题解决过程过于程序化,导致做数学失去了“做”的意义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做数学”的几个…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生活化”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纵观当下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活味”越来越浓,而“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思索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最佳结合点,即如何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让“数学本味”回归到我们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搭建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在课堂上生动地展现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从而能够主动灵活地学习和学好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了课堂教学的探索。新课改,让数学教学更精彩;新课改,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形似”而“神离”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合作交流: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犤课例犦这是一节赛教课。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它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缩短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社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链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接”方法也可运用于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链接方式有:图文链接、文题链接、新旧链接、题与题的链接、测与评的链接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用“学案”作为链接平台.使师生的交流更详细、更到位。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我们如何贯彻课改精神,从新的角度审视我们现行的教学,使我们的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呢?本文试结合新课改的学习谈几点想法。一、变“书”数学为“生活”数学———让课堂充满趣味说到数学书,人们就想到“数学题目”。学数学,就是学做题目。这种远离生活实际,缺乏生活背景的“书”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数学,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一个个生动的“小世界”。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多地以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放眼当今中小学课堂,“热闹”似乎已经成了现代课堂生活的追求与标志。而让课堂热闹起来的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安排课堂讨论。 在“讨论”变得日益流行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来看看“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在学科教学法中,历来就有“讨论法”一说。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讨论”,自然是可用可不用的,使用权在于教师。这时,“讨论”就是一种纯粹的手段,追求的是讨论获得的答案。如今,“讨论”更趋向于是一种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不仅仅是说“讨论”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更高了,更重要的是“讨论”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