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表现为:简单的、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缺乏吸引力,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内容空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亲和力差:强调共性,轻视个性,学生被动接受,压抑个性发展;信息渠道孤立、封闭,缺乏与社会的沟通,无法与学生思想发展同步;脱离社会和生活实际,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无法充分体现,学生体验不到德育进步的快乐等。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提出要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整合,改善学校“孤岛”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和具体的建构设想。同时分析和提供了在德育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周红旗 《湖南教育》2001,(14):52-52
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与心理素质,这就很难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因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应不断渗透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是培育人的主要阵地,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已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纲要》发布后,各教育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参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学校进行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并非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问题。尤其是在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想真止落实德育的有关内容决非是短时期内所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有的青少年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煞星吗?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正在改变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生活模式,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用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化占领网络阵地,更好地发挥德育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始,我校就开始了全国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涛 《中国德育》2004,(1):25-27
以脑动力为核心动力替代20世纪的机械动力,正式宣告人类进入了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即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而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样也促使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11.
网络德育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 ,现代社会逐渐进入信息网络的时代。当前 ,广大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急剧上升 ,据今年初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上网的计算机约1784万台(包括专线上网282万台和拨号上网1502万台) ,网络用户约4500万人 ,其中有75%年龄在30岁以下 ,25~30岁的占8 9 % ,18~24岁的占41 2 % ,18岁以下的为14 93%。也就是说 ,网络德育的直接对象(24岁以下)就超过2400万人 ,再加上即将或有意向在短期内上网的青少年群体 ,数字更是惊人。他们在网络上受到各…  相似文献   

12.
网络介入学生生活给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校德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降低网络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校通过师生共建网站,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增强了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新式人才的战略举措。而德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如何切实抓好小学德育工作谈些粗浅看法。一、制定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前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是指导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它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的总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小学德育的总目标 ,制定出一个方向一致、层次清楚、上下衔接、明确具体的目标系统。在德育目标中 ,要努力体现两性 :一是基础性。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个阶段要着重教育学生学…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小学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教学体验。德育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基本素养,并将德育的重要性和科学知识一起深入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里,使小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美德与科学文化知识并重。信息技术课程是很好的教学工具,作为德育的新载体,信息技术课程在展示德育教学多样性上相比传统的德育更具优势。信息技术对当代小学生的德育的辅助作用将大大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德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渗入到学习、生活甚至思想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影响尤为深刻。只有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研究,才能真正抓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怏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垃圾信息,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所有这些,都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蔡伟 《教学与管理》2001,(12):30-32
信息社会,德育工作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信息渠道的畅通,快餐文化的发展,享乐主义的抬头等等,都使传统的耳提面命式的德育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青少年中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和隐蔽性,使得青少年过早地接触了一些黄色、反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煞星吗?简单的回答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本身具有一种潜在的德育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近距离地进行交流。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内容的复杂性与环境的虚拟性在给中学德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德育观念、途径、形式与内容发出了严峻的挑战,迫切  相似文献   

20.
董学双 《成才之路》2009,(27):10-10
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德育方法、德育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社会发展至今天,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必将引起德育工作的重大变革。如何利用校园网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使网上德育发挥其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