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晓云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40-142+169
数字技术的诞生与应用让很多行业与领域革新了技术手段,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也推动许多行业与领域的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手段的不足之处,也让当代环艺设计紧追时代审美发展步伐。数字技术的融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可以让设计者更多地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来给予用户更好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数字艺术设计主要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软件是数字艺术的核心;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数字艺术进入高等院校为时尚短,数字艺术设计教学基础还比较薄弱,数字艺术教育有待于朝向高层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艺术设计教学随创作媒介和科技的改变而不断革新,作为科技发展进步下出现的数字媒介,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表现在大量以数字设计为依托的设计作品的涌现。数字艺术包括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艺术、多媒体艺术和虚拟现实设计。本文从数字媒体角度出发,研究媒介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而探讨艺术媒介的变化对艺术设计创作的影响,以及数字影像对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多方面的影响,深入探析基于这一背景的数字影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颖睿 《大学生》2012,(Z4):56-57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为办学特色的院校,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方向涵盖了陶瓷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陶瓷艺术、陶瓷材料研究在国内陶瓷行业内的影响力较大。陶瓷艺术设计是陶瓷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门专业,该专业的目标方向有两个,一是日用陶瓷设计,二是陶瓷艺术设计。目前国内开设陶瓷艺术专业的院校并不多,陶瓷学院是少数能够保持日用陶瓷设计专业并且有  相似文献   

5.
数码插画艺术就是以数码技术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艺术,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数码插画艺术设计将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而更加普及.数码插画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凭借着数码技术和艺术结合的先天优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撒后余 《巢湖学院学报》2005,7(6):153-155,163
多媒体界面艺术设计课程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技术问题和教学问题,更是一个艺术问题,界面艺术设计的设计水平直接体现设计者的艺术修养.本文从多媒体界面艺术概念和本质、多媒体界面艺术设计现状、多媒体界面艺术设计教学尝试这三个方面来谈一谈体会,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都来参与界面艺术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现阶段数字化时代所呈现的特征,提出艺术设计的教学目标应锁定为如何将数字网络技术更好地转换成以当代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为宗旨的艺术设计。根据学科特点,增设适应时代特征的课程,在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和艺术创新相结合的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当今的数字媒介资源进行研究和创作,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有关"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的不同观点备受关注已有很长时间,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的理解为设计艺术是关于设计的艺术,它基于理性的思考;而艺术设计是关于艺术的再创造,它基于感性的冲动。两者虽然常常被同时提及,但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材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我国设计艺术学界对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范畴、范围的认识、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观念来认识设计艺术;二是从设计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来理解认识设计艺术。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它是与艺术的一种融合,并非就是"艺术"加"设计"的一种结果。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一门学科,都体现着艺术的基本发展,体现着设计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有关"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的不同观点备受关注已有很长时间,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单的理解为设计艺术是关于设计的艺术,它基于理性的思考;而艺术设计是关于艺术的再创造,它基于感性的冲动。两者虽然常常被同时提及,但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从原材料加工程序到成品之间的关系。我国设计艺术学界对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范畴、范围的认识、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观念来认识设计艺术;二是从设计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来理解认识设计艺术。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它是与艺术的一种融合,并非就是"艺术"加"设计"的一种结果。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一门学科,都体现着艺术的基本发展,体现着设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蒋巍 《海南教育》2009,(9):76-76
视幻.也叫错视.在艺术设计的基本课程中常被用来增强学习者的创意造型能力。而它作为一种设计手段更多的价值则在于:要求设计者不断变换视角,从图形的空间角度进行全方位观察.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个性化作品来。视幻的这些艺术追求与现代标志艺术的特征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视幻.也叫错视.在艺术设计的基本课程中常被用来增强学习者的创意造型能力。而它作为一种设计手段更多的价值则在于:要求设计者不断变换视角,从图形的空间角度进行全方位观察.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个性化作品来。视幻的这些艺术追求与现代标志艺术的特征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环境设计韵律与学艺术、静态艺术的韵律关系分析,讨论在环境设计中运用学艺术和静态艺术的韵律来传达和创造环境艺术设计的韵律。  相似文献   

13.
许一帆 《孩子天地》2017,(5):194-195
时代的变迁,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化媒体时代,同时数字技术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慢慢的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数字绘画也从传统的绘画框架中脱离出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它是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是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形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CG绘画的产品在新媒体传播领域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数字交互艺术和虚拟现实等新型领域的应用,数字CG绘画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绘画基础课程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站建设越来越接近于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网页的艺术设计,日益被网站建设者所注重。在目前国内对此领域研究甚少的情况下,作者将网页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形式进行比较,尝试从网页艺术设计的内容、原则和特点三个方面,对这个新的艺术设计领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和理论探讨。作者认为网页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网页艺术设计包含视听元素与版式设计两项内容:以主题鲜明、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强调整体为设计原则;具有交互性与持续性、多维性、综合性、版式的不可控性、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紧密性五个特点。明确了“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网站主题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10月14日上午,“数字艺术与设计教育”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二届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论坛的主要议题是:探讨数字艺术教学内容、交流数字艺术教学经验、促进相关专业的教材建设,从而进一步明确数字艺术与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属于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交叉的新兴专业,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多延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致使未能体现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应有的特点。本文对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借助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设计的表现力增强、表现领域扩大,对艺术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从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数字时代下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推动了艺术设计创新和文创产业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据此,详细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助推本土文创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助推本土文创产业发展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各个地区创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文创产业发展明确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从传统的绘画方式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通过电脑、数位板等数字产品来完成相关的设计工作,这给数码插图领域带来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这种又好又快的数码插图技术给艺术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井涛  陈业欣 《时代教育》2012,(15):157+163
数字媒体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新兴课程,是技术与艺术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文章探讨了数字媒体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重点探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