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什么是集邮,集邮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每个集邮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集邮,比较容易回答:集邮就是收集与邮政有关的票、封、片、戳的活动。集邮为什么?回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人而异:有人集邮求知,有人集邮求美,有人集邮怡情,有人集邮延寿,有人集邮求财;我集邮求快乐。最近,龙岩市刻制一枚宣传戳“一人集邮,全家快乐”,把集邮宣传到点子上了,引起许多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3.
快乐集邮     
我的集邮爱好起源于1947年。当时,我就读的北京四中有不少活动小组,我和同班好友王庆康参加了集邮小组。当时的集邮就是攒邮票。那时,西单的青年会(位置在现今灵境胡同西口中组部门口)和八面槽大街的教堂(现今的金帆音乐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几个邮商,我们在那儿买邮票,并和邮友交换邮票。作为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只能从午餐和零用钱上节  相似文献   

4.
集邮快乐     
当今社会的人在工作、学习之余,各有各的娱乐消遣方式,有的人还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爱好。老少咸益。寓教于乐,集怡情、益智、储财、交友于一身的集邮,亦成为一部分人的爱好。  相似文献   

5.
在首都北京的集邮队伍中,活跃着一位身材中等、慈眉善目的老者,他来去骑自行车,风尘仆仆。这位老人就是77岁高龄、被全国集邮联评为集邮先进个人、北京市邮协会员、原北京市邮协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鼓楼集邮研究会荣誉理事张振声。  相似文献   

6.
年过九旬仍然爱好集邮的姚秋农老先生,是湖北著名的“五老”之一。他集邮经历长达70余年。抗战期间,他把收集研究国邮作为重点,写下大量学术文章。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各种集邮活动,为培养湖北武汉集邮骨干做出了奉献。姚秋农,湖北武汉人,1916年生。毕业于汉口中学, 青年时代开始集邮,早年加入新光、甲戌邮票会。1927 年起从事摄影工作50余年,1979年退休。1930年他在江西庐山(牯岭)时,遇到广东集邮家林壁声,林赠送给他一些中外邮票,教他集邮知识,使他走上了终身集邮之路。姚秋农从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上看到苏州蔡汇河头的五州邮票社出售邮票的广告,便开始向该社函购一些邮票,渐渐地,邮品与邮识都增多起来。  相似文献   

7.
罗伟 《集邮博览》2013,(2):54-54
这两枚国版明信片背面图案的一点瑕疵(图1、图2圈中所示),本没有什么特殊性可提,可是,稍稍转换一下视角,使用轻松愉悦的话题去表达图片素材含义,或许能带给大家轻松一刻。主题画面1:这颗不能吃——枣子生虫了(图1)。主题画面2:严阵以待——"三点一线",看得更准(图2)。  相似文献   

8.
我爱好专题集邮,从中获得了不少快乐。当把“港口”作为自己的选题后,我就千方百计地去寻觅有关邮品,每当收集到一件难得的素材时,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和兴奋会在心中油然而升。有人说,集邮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喜欢张扬,有的人更愿意低调处世,网上流传着一句很雷人的低调宣言"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夏明鉴是一个连调儿都没有的人。本刊请他做客《九问》栏目,他推了半年才答应,再次打电话约请采访他,  相似文献   

10.
快乐人生     
<正> 十六年的体育教研工作,最大的快乐是全心全意为体育教师服务,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各类体育教改信息,为体育教师争地位,为体育教师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困难,为全区广大体育教师筑起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12,(4):5-6,30,31
2012年上海集邮节分会场活动自3月1日至3月27日,历时27天,共有17个分会场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集邮活动。现先报道的9个分会场活动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富有创新内容的集邮研讨活动,如化工的网络集邮研讨会,黄浦和华东师大的纪念上海邮票会成立一百周年讨论会和医药的中药与茶文化研讨会。此外,杨浦和铁路的大手牵小手,集邮更快乐活动也是别开生面、朝气蓬勃,展现了青少年集邮的美好未来和可喜成果,相信未参与者看了下面的报道也会有同感。  相似文献   

12.
田中牛 《上海集邮》2003,(11):31-31
开宗明义地说,本人不才,舍集邮数十年,迄前尚未闻什么"快乐集邮",以及由此相对而言还必有什么"烦恼集邮"(案:此词为本人杜撰,乞勿引发,免致谬种流传);想必是随着中国集邮活动的发展而分野派生的吧?且由它去。但既有"快乐集邮",拍脑门想了一忽,自我归队:我是"快乐集邮"派!  相似文献   

13.
我是湖南湘潭大学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20世纪60年代涉足邮海。2009年,学校聘请我担任学生集邮协会辅导员,我高兴地接受了这项工作。我深知,带领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养、享受愉悦,是一项高雅的课外活动。同时,我也能在关爱和培养学生中尽享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快乐,是欲望的满足,幸福的感受。由于人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的差异,快乐的内容与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追求的是功名成就,有的人向往的是发家致富,有的人期盼的是家庭美满,有的人满足的是舒适安逸,有的人梦想的是花天酒地,有的人热衷的是琴棋书画……无论什么人,只要目的达到,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而我,爱好的是集邮事业,迷恋的是方寸世界。在这个世界,我觉得--收集欣赏,自得其乐;笔耕不辍,虽苦亦乐;以邮会友,同欢同乐。  相似文献   

15.
荣玮  孙高 《上海集邮》2011,(5):3-6,30,31
2011年上海集邮节分会场活动自3月3日至4月8日,历时57天,为历届之最,共有20个分会场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集邮活动。除华夏专题邮会于5月5日在主会场举行“赏析获奖邮集回顾展”和浦东新区邮协于3月27日在进才实验学校举行“第五届‘联洋新社区·进才实验杯’个性化邮票、明信片、手绘封创意设计和主题演讲、征文邀请赛”两个分会场活动外,对其余各分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进行全扫描。  相似文献   

16.
郭晶晶世锦赛五连冠,这似乎不应该有多大悬念。但让这位跳水皇后不胜其扰的是,每一次媒体都要问同一个问题,何时退役何时与霍家公子喜结连理。29岁的郭晶晶已经见多不怪了,她大大方方的回答,我在享受跳水带来的快乐,只要我还能跳下去,我就会继续参加比赛。十几年的体育生涯,无数的鲜花和奖牌,自然,还有伴随她的伤病和寂寞的岁月,这一切的一切,使她对于跳水带来有了新的认识。快乐和享受代替了金牌,跳水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种难割难舍的情结,才让她无法离开这三米跳板。人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方可称得上修得正果。  相似文献   

17.
2017,我在快乐集邮中又度过了一年,在此盘点一下我收获的种种集邮快乐。收集集邮文献之乐。通过订阅、邮友惠赠、交换等方式,我已收集到近百种2017年出版的集邮报刊。承蒙厚爱,2017年黄锡受老师惠赠大作《草根集邮文选》、洪忠基老师惠赠大作《此物最相思—邮海心迹》。有这么多集邮书刊为伴,学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我因生活充实而快乐。学写邮文之乐。2017年发出邮文188篇,  相似文献   

18.
自打米卢在中国国家足球队提出“快乐足球”的理念之后,在集邮界又产生出“快乐集邮”的口号,这一口号提的好,提的非常及时。其实,“快乐集邮”这一概念,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是伴随着集邮的诞生,一直存在于其中的“无形的魂”,只不过是“快乐集邮”作为集邮的灵魂,在大多数集邮者的心目中早已“出窍”罢了。因此,找回失去的“集邮之魂”实在是好,太有必要了。凡是有较长邮龄的人,大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以前集邮者都是以自我欣赏、自娱自乐为目的的,人们全然没有担心邮票暴涨的烦忧,集邮就是从中求知、求乐,真可谓是“清心寡欲”的高雅活动,玩起邮来浑然忘我,好不快乐。及至现在,也仍有那么一批铁杆邮迷,任凭邮票翻来覆去的暴炒,我自跳出圈外,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我17岁那年,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里玩,无意中瞥见了他的一本集邮册,顷刻我对这位朋友产生了一种敬意,没想到外表狂放不羁的他,内心却有着一片平和的世界。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集邮。在朋友的侃侃而谈下,我知道了集邮不仅是一项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集邮还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观和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12,(5):2-4
本期继续报道的8个分会场中,集邮学术研讨活动仍唱主角,其中青浦的上海邮资机宣传戳研讨会更有上海邮政的参与,这是不多见的,显见"官方"对这项业务的重视。虹口的2011年上海集邮文献的展示与研讨活动,呈现了上海近年来热衷于编著集邮著作的这种趋势。此外,另一个主角是集邮展览。这种群众乐于参与的、带有自娱色彩的基层邮展,既达到了组织者所企盼的效果,也深为集邮者所喜爱,相信读者从报道中也会感受到集邮活动已出现大众化、娱乐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