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杂交后代一般会表现出9:3:3:1的性状分离比,即孟德尔比率。但有许多遗传实例却偏离了这个比率,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9:3:3:1是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率,但它还有许多特殊的变式,如9:7、9:6:1、9:3:4等。近年来许多调研测试题、部分省市的高考试题中都会涉及这些变式,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都感觉相对困难。本文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解析这些变式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计算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学生头疼的地方,而两大定律中基因分离定律又是基础,所以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技巧,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孟德尔比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这些条件是:①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异明显;②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③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5.
遗传学中孟德尔式比率的计算及应用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者常常附加特定条件,使题型新颖独特,孟德尔比率的变化即属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孟德尔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研究结果对遗传和基因学的发展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及进展,通过对该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来为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后者提供有效的文献帮助。  相似文献   

7.
孟德尔在1865年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直到1900年,孟德尔的发现被三位植物学家在各自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分别予以证实后才受到重视。生物学课本中对此的叙述与资料记载稍有不同,本文就此作些介绍。人们一直重视对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的研究和利用,并培育出了许多符合需要的优良动植物品种。由于发展生产的需要,欧洲从17世纪以后开展了对生物进行杂交实验以观察生物性状的遗传的研究,试图从中找到遗传的规律。如:列文虎克(荷兰)描述过兔毛颜色的遗传;植物学家林…  相似文献   

8.
许多师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非常熟悉,但对他的个人生平知之甚少。关于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讹传有8个:(1)孟德尔没有学历,一直是修道士;(2)孟德尔的研究工作是从零开始的;(3)孟德尔的家人不支持他的学业;(4)孟德尔所在的修道院束缚了孟德尔;(5)孟德尔只研究了植物杂交实验;(6)孟德尔的遗言是“等着瞧吧,我的时代总有一天会到来”;(7)孟德尔与达尔文不和;(8)孟德尔先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生物学教师应当扩展课外阅读,深入了解孟德尔的生平事迹,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9.
吴晓敏 《考试周刊》2016,(5):141-142
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文章结合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为实例,对教学教材进行分析,总结教学难点,并对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及活动组织进行探讨,创新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钱伟 《生物学教学》1999,24(6):42-44
18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动植物标本搜集、分类的研究,越来越动摇了对物种不变的信念,而进化思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德国植物学家J·G·克尔罗伊特在18世纪40年代首先从事各种烟草的杂交试验,发展了人工杂交技术。19世纪4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C·F·格特纳细致分析了9000多个实验结果,发现纯种之间杂交总产生相同形态的杂种。而且他早在20年代就统计出玉米杂交第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8:1,但无法给予解释。法国植物学家C·诺丹在60年代发现杂种第一代表现一致,而第二代则出现杂乱的变…  相似文献   

11.
当几个处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可能产生基因的相互作用。生物的多数性状不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几乎都是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典型结果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介绍孟德尔的生平这样描述: 孟德尔经过连续8年的潜心研究,于1865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当时人们对于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和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直到1900年,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的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这些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史实,下面就这起科学轶闻的若干片断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3.
孟德尔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棋盘式[1 ] 中事实上存在着四种平面几何图形 ,它们是RtΔ ,两条对角线 ,平行线段以及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点 ,前三者相应的代数式是 :2 n - 1,2 ,4 (2 n- 1 - 1) 此二函数的定义域[2 ]为n≥ 1,(n为亲本杂交时相对性状的对数 ) ,这就给我们用这些几何图形表达F2 基因型数 ,表现型数 ,杂合度 ,分离比提供了几何基础和现实的可能 ,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得以从简  相似文献   

14.
文惠民 《考试周刊》2011,(10):191-193
在孟德尔式遗传题中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问题通常有交叉连线法、棋盘法、分支法、多项式相乘法和概率直接相乘法等,本文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从而为解这一类题型找到一种切合题意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春芳 《高中生》2008,(12):37-38
致死基因的影响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使配子(如例1)或个体(如例2)死亡,杂交后代偏离孟德尔比率。例1某种雌雄异株植物的叶片有宽叶、狭叶之分,宽叶(B)对狭叶(b)呈显性,这种性状伴随着性别一  相似文献   

16.
1865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问世几年,摩拉维亚的修士格里戈莱格尔·孟德尔便发表了他的著作《植物杂交的实验》,在书中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因而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这个故乡是"多瑙河之花"、村民都  相似文献   

17.
胡道旭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1-32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遗传定律的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先讲减数分裂,再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直接将减数分裂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的基因的知识融入其中,从理论实质讲起,  相似文献   

18.
介绍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不仅关注表型性状的分离和组合,更运用株系分析对豌豆基因型进行分析。孟德尔在基因型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假设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从而得出了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9.
鲁华山 《生物学教学》2007,32(10):54-55
1866年孟德尔的"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正式发表后,沉睡了34年未受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不少生物史学家,对其成果被"埋没"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也进行了一些调查,但因事情发生已年深日久,有确凿证据的材料所得无几,尤其是关系到人们心理方面的活材料更难以到手.现据已有材料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依据孟德尔经典的杂交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棋盘格法或分支法得到F2的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基本情况及其比例。但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画图解、记数、判断,才能知晓确切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果建立等腰直角三角形就不需要画遗传图解,只是简单画个三角就能迎刃而解,因为该三角形里蕴涵着一系列规律的变化,可识可辨,易识易记。下面,笔者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