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对某些个人看不上的言行,可能用语言嘲弄之,也可能用体语表达。用体语嘲笑通常发生在双方没有矛盾、关系一般的时候。其中之一就是耻笑。耻笑者在发出这种嘲弄信号时往往用手捂住嘴,故意掩饰笑的动作,同时又故意将笑的动作显示给对方。这个信号的意思是说: “你真可笑,但又不值得我笑!”  相似文献   

2.
“李洁的爸爸,你好!我是李洁同学的班主任。我代表全班向您致以新春佳节的祝福!”电话那端传来如此亲切的话语,而电话这端李洁同学的爸爸连声说着感谢。这是华容县职业中专实施“打个电话拜个年”活动中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3.
一班初中女生在参观了这间盲人学校之后,聚集在小礼堂里,听校长李洁回答大家的问题。李洁的态度随和亲切,又有幽默感,气氛变得很轻松,随时响起女孩们银铃般的笑声。“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到一间盲人学校做校长?”“因为我年轻时很漂亮。”李洁笑着说。女孩们虽然不明白这个答案的意思,但是她们又笑又鼓掌。有人还大声说:  相似文献   

4.
“嘲笑”说     
格拉西安说:“世界上一半的人在嘲笑另一半的人,其实这些嘲笑别人的人全是傻瓜。”嘲笑别人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嘲笑别人正是他愚蠢的证明。真正聪明的人,不嘲笑别人,也小心处在不被嘲笑之中。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总是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善于取长补短,充实自己。人一旦堕落到通过取笑别人来自我满足、自我壮胆、自我膨胀的份儿上,多半已经相当可怜了。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取笑别人之后哈哈大笑的人,总不免想起《钦差大臣》中的名句:你笑什么,你笑的其实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当然不乏妄自菲薄的人。然而更多的,恐怕还是妄自尊大…  相似文献   

5.
课文中,有时会发现这样的句子,同一句话或一段话里,先后出现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它们并不矛盾,各有各的用意。例如: ①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 (都德《最后一课》) “想笑”和“难过”本是不能统一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辩证法在句子分析中的运用》(载《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4期,以下称《运用》)一文,存在两个问题,现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一、文不切题 所谓运用辩证法,就意味着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去研究事物的矛盾,研究矛盾的种种方面。虽然文章题目赫然标明是“辩证法在句子分析中的运用”,而且分明地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哲学辩证观点进行句子分析”,但是,通观全文,却看不到这种运用,这种分析。 关于这种“运用”,作者主要讲了两点。第一点讲“树立起整体  相似文献   

7.
“以及”,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在长句子中使用“以及”,难免照顾不周。有些并不“并列”的词语也被连接起来,或者几个词语虽有并列关系,却与句中的总括性词语发生矛盾,影响了表达的准确。例如:  相似文献   

8.
阳光灿烂的中午,啄木鸟医生在给黄莺、百灵鸟修改病句。黄莺的作业本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当我学习成绩不好时,我不喜欢爸爸嘲笑。啄木鸟医生在作业本的空白处写上了修改的话:第二句没写清楚“嘲笑谁”。应该在句末加“我”。全句改成这样:当我学习成绩不好时,我不喜欢爸爸嘲笑我。啄木鸟医生修改的这一病句,是用“谁做什么”这一句式造句的,但有时同学们常常会犯“做什么”的“什么”表达不清的毛病。比如百灵鸟写的这个句子:小鸟洗。百灵鸟没有写上“衣服”,这样别人便不明白百灵鸟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将“什么”补上,句子就完整了。…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它往往决定和影响着主人公的思想言行。《孔乙己》和《一碗阳春面》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就十分典型,它们都以主人公活动的场所为窗口,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深化了小说意蕴。不同的是,两文展现的世态风情完全相反。“嘲笑”与‘流泪”:冷酷自私的精神摧残与同情悲悯的精神关照。咸亨酒店掌柜对迂腐穷酸的孔乙己,极尽嘲笑挖苦之能事,常常“引人发笑”,还破例允许伙计“附和着笑”,即便后来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时,也“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竭力摧残…  相似文献   

10.
有的课文,虽然篇幅颇长,但只要抓住要点,教起来就会从容自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譬如《孔乙己》一文教学,只要紧扣一个“笑”字,以“笑”衬“悲”,就象牵住了“牛鼻子”,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了。现将“牵牛鼻子”之法,分析如下: 其一,从解题入手,抓住取名之可“笑”。孔乙已的真名没有人知道,因为他姓孔,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所以人们把“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缩写为“上大人,孔乙己”,给取了个绰号“孔乙己”,这绰号是人们对孔乙己这个特殊身份的典型人物的无情嘲笑,也是对培养孔  相似文献   

11.
“小刘笑掉了牙”还可怎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刘笑掉了牙”还可怎么分析张继平“小刘笑掉了牙”这个句子并不特殊,是一般的主谓句。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廖本)中作了如下分析:[l]小刘1笑(掉)了牙。(P。130)①在黄廖本中,这种类型的句子还有:[2][今年]队里冻(...  相似文献   

12.
笑是世界上的通用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笑是信任的基石。是启发的钥匙。笑,千奇百怪:微笑、欢笑、眉开眼笑、开怀大笑,冷冷一笑,嘲笑、讥笑、苦笑、皮笑肉不笑……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恰当地运用“笑”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幽默说     
教学是一门艺术,幽默是其中一个活跃的艺术因子。无论何种幽默都要让人发笑,笑是幽默的本质特征,无笑无以成幽默。但教学幽默的笑决非无意义的插科打浑,而是一种智慧启迪的笑。教学中的幽默与艺术中的幽默主要区别也在这里。艺术幽默的内容主要是“对社会中乖讹、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挪揄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这些事物或现象”(见《美学词  相似文献   

14.
笑傲江湖,一“笑”点破人世天机笑,喜也?实则不然,光是一部《笑傲江湖》,假冒行善的伪君子的奸笑、杀人魔王的狂笑、卑鄙小人的冷笑、事外之人的嘲笑、多情女子的嫣然一笑、患难与共的朋友的对笑、仁人志士的无奈之笑……这么多的笑,其中最悲壮的笑要属刘正风与曲洋临死之前,携手揽腕的那一声长  相似文献   

15.
通常大都以为一个句子只表达一种含义,即表层结构(形式)与深层结构(内容)完全一致。其实,句子形式与句子内容之间不乏矛盾现象。矛盾不仅存在于形式与内容之间,而且存在于形式本身。例①John found the boy in the Library 这句话是表达“约翰在图书馆找到了那个孩子”,还是表达“约翰找到了在图书馆学习的那个孩子”呢?  相似文献   

16.
卓雅 《今日教育》2008,(3):26-26
曾有人善意地嘲笑她:“你呀.就是死脑筋!”她总是淡然一笑:“我喜欢教育.虽然教育过程艰辛.却可以带来心灵的满足,辛苦也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7.
我在《孔乙己》的教学中 ,发现鲁迅先生反反复复写到人们对孔乙己的笑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中出现 ,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默默地离去 ,人们对他的笑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 ,这个笑也贯穿了全文 ,难道这不是这篇课文的“主旋律”吗 ?鲁迅说 ,写《孔乙己》是要写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而文中的“苦人”孔乙己 ,人们对他的“凉薄”是通过人们对他的笑来实现的。课文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主旋律 ,通过这样的一条主线来揭示主题的。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在教学中做了下面三点 :一、让学生找出《孔乙己》中的“主旋律”点…  相似文献   

18.
“笑盈盈”与“笑吟吟”都表示笑的意思。“笑盈盈”的“盈”读后鼻音“y姫ng” ;“笑吟吟”的“吟”读前鼻音“y姫n”榇史绞蕉际牵粒拢率?,因此在词中都读成第一声。这两个读音差不多 ,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在句子中究竟蕴含着什么意思 ,使用的时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 :1 人教版第九册《火烧云》一课 :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 ,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2 人教版第十一册《争画》一课 :毛泽东笑吟吟地对一旁的秘书说 :“赶快把那幅画拿来 ,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是不是自己的大作。”先看第一句 ,女…  相似文献   

19.
赵正奇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3):F0003-F0003
果戈里说过,喜剧是一种艺术,引起笑的矛盾,应是社会生活矛盾的必然反映.<孔乙己>全文有十二处写到"笑",有附和的欢笑,有随便的众人哄笑,有旁人的说笑,更有幸灾乐祸的嘲笑.在不断爆发出来的笑声中,孔乙己的迂腐没落的悲剧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写出了他周围群众的冷漠麻木.我们讨论欣赏笑的艺术,把握小说主题和人物性格,对于理解鲁迅的战斗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运用献考证、语法分析和字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纳于凌阴”的“阴”通“窨”,地室之本字。“咥其笑矣”的“咥”通“啁”,啁与嘲同,应释为“嘲笑的样子”。“隰则有泮”的“隰”与“漯”形近而误,漯即漯河,与淇相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