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期中,有幸到澳洲,深入南澳三所公立学校和五所私立学校的课堂,听到一节科学课,颇有感受,整理成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案例:三年级科学课《小电珠》执教老师:琼执教班级:三年级(28人)执教时间:8月2日上午9:40—11:00参与家长:学生雯斯的父亲(在澳洲,经常有一些  相似文献   

2.
一、关注学习素材的撷取,凸显现实意蕴[教学设计一]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数据,有时还经常要收集一些数据来分析事理。谁来说说你课外收集到了哪些数据?(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数据)老师这里也有一组数据。(教师出示:某校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是一年级20人,二年级26人,三年级32人,四年级47人,五年级68人,六年级83人)[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执教老师首先组织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一些数据,但却采用自己收集的信息作为学习的素材。为什么这样设计?执教老师认为:让学生汇报课外自己收集的数据,旨在让学生亲历统计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  相似文献   

3.
案例:前不久,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调研课上,我听了汪老师执教的《说声“对不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课堂上,汪老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学生的问题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成的活力。现摘取其中几个精彩片段:[片段一]生:陆叶也有错,老师为什么非要陈刚说“对不起”呢?  相似文献   

4.
案例:前不久,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调研课上,我听了汪老师执教的《说声“对不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课堂上,汪老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学生的问题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成的活力。现摘取其中几个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5.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尴尬:学生提不出问题;(课堂上一般高年级学生似乎已习惯了等你提出问题,他们更相信自己是回答问题或解答习题的)另一种情况是有问题但更多的是一些无法研究的问题。(当你初次走进三年级的课堂—科学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着实会感觉到有些“激动不已”,那里简直就是六年级课堂的一个鲜明的对照。孩子们似乎有很多问题,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他们的问题更多的是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题,说白了更多的是一些无法进行研究的问题)作为一名学习交流者,也有机会直面这样一些课例: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先…  相似文献   

6.
案例简述:这是由林梅芳老师执教的一堂数学课。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大家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了下列调查表)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课     
前不久,我们去朝阳小学听五(2)班李老师讲《桂林山水》,走进课堂,见三个带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也坐在听课席上。上课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李老师的讲课,还不时地记录。我们打听了旁边的秦主任,才知道他们是五(1)、五(3)、五(4)三个班的学生代表。听课结束后,这三个小朋友也和我们一起到会议室参加评课,会汉主持人首先启发他们发言,请他们把李老师的课跟自己老师讲的课进行比较、鉴别,三个孩子天真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平时交流中,经常听到老师们说班上学生不肯举手,积极性不高,就是会也不举手。记得执教一年级时,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为什么随着年级提高,学生渐渐变得沉默了呢?  相似文献   

9.
廖冬梅 《四川教育》2007,(10):36-36
具体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的课堂活动更加有效,这里提供了教师们在实践中的一些有效案例。我们把这些内容归纳成三个方面: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和精细引导,这只是从一个角度概括的。老师们在教学第一线完全可以冲破这样的思维范式,创造出无限的精彩。我们还提供了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比较数的大小"的精彩案例,供老师们在欣赏中比较、揣摩、感悟。  相似文献   

10.
【案例】 参加教学研讨会,听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课上,执教者为了让学生感受水果的芳香,精心准备了水果,有桔子、苹果、梨子、菠萝……满满一箩筐。执教者拎着箩筐在一、二、三组间快速穿梭,学生情绪高涨,惟独第四组学生情绪低落,一学生叫嚷道:“老师,老师,我们这一小组还没闻到呢!”之后,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宜地开展学生活动是必要且必须的,因为是学生活动,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角色应为平等的首席。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男孩独自一人在沙滩上捡鱼、扔鱼是一件很累的事,从而真切感受到小男孩的善良,为后面唤起珍爱生命的意识做好铺垫,很多老师在执教这堂课时,都会设计一个全班学生集体参与救鱼行动的课堂活动。我们先来看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12.
<正>呼吁了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师本教育的阴影。我们要冲出"误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一、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生本教育体现的是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上台汇报等。观看了生本教育网上广州市华阳小学赖莹教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课例《蝙蝠没有羽毛》,在上课前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正>因为意识到了数学文化对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性,我们走向了探寻、践行"数学文化润泽生命"的课程建设,以一种更加全面、审慎的姿态,构筑我们的文化课堂。【案例1】我校孟繁荣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课堂中,孟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和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给出学生4条长度不同的线段: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师:你打算选哪3条围一围?动手试一试。(正当大家争抢着把自己的选择和围法告诉同伴和老师时,某个角落传来一阵笑声,孟老师循声走过去,原来一个学生选择了4厘米、5厘米、10厘米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次的内容学生仍不明白;课上做过的题目,课后学生仍不会做。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发教师的思考:一节课中,我们能了解多少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又如何延伸到课外?为此,笔者尝试在所执教的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以"说"代"做"的口头作业,将低年级的课外作业形式延续到中年级,改变原来中年级侧重书面  相似文献   

15.
儿童求知欲强烈,天生好奇、爱问。遗憾的是到小学以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却越来越少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不是孩子没有问题了,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多数依旧是一问一答、一讲一听的形式。教师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分析来控制课堂,驾驭学生,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的教案。学生则跟着老师转,“配合”老师实施教案。“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决定,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长此以往,孩子们不想问,不敢…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课标要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空间,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笔者近期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做法充溢着精彩生成,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择一片段,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案例一、开放课堂吴老师在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一半后,开放了课堂,让学生折出一张纸(有长方形纸片或正方形纸片)的21.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课堂在开放中洋溢着欢乐和活力.二、精彩展示不一会儿,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佳境界是学生自由与充分的发展。我在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反思中体会到:通过改变老师的“教”,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促使学生主体发展的关键之一。下面的教学案例,或许能给人以启发。此案例是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实验数学》第四册(二年级)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军  王霞 《湖北教育》2007,(1):39-42
本案例使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备为有视频展示台的多媒体。学生分成4人小组,有学具——全等的多边形纸板、胶水、笔、纸等。案例(由刘军老师执教并点评) 1.创设情境,提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主题师:在我们的生活里能看到很多美丽、神奇的图案,  相似文献   

19.
一、让课堂的“人情味”浓一些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多数教师(尤其是非班主任老师)主要是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的。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该注意完善和学生的人际交往。比如,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提问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对于难度偏大的问题,可以先适当分解,降低难度,再给予适当提示、启发。我曾听过一堂高二年级的课,是《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第二课时。课堂上,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某DNA分子片段中,含有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在课上他自己想按照新课标的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