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海艳 《语文天地》2013,(15):29-30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向政治课靠拢的。虽然课改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将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还不够到位。按照钱理群的观点,这叫"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中,他的每一篇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苦闷感"。  相似文献   

2.
“悲凉”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旋律,一开篇,作者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使众多“阅读指导”确定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充满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由“时代的苦闷”而推出“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是“审美的误差”,但并不影响读者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品出孤独和悲凉,只是对于这种孤独和悲凉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重视程度,在他的翻译作品中是少有的。《苦闷的象征》也成为鲁迅文艺思想的一个标志物。鲁迅译本《苦闷的象征》成为一直以来的最权威译本。鲁迅如此珍爱《苦闷的象征》,除文艺思想的相近外,他在翻译前后的心理背景也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子斤《给名家挑错》(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一书第238页写道: “统统没有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的事,你没有做过也见过吧。”(石磊《快餐男女》。2000年1月24日《深圳晚报》)“强虏”误为“樯橹”了。所引用的词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该词是苏轼在游湖北黄州赤壁时所作,作品反映作者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由于作品的自然背景是赤壁(周瑜大破曹兵的地方, 一般认为是另一个地方——湖北省嘉鱼县境内),有战船即有樯橹,火烧战船则必然樯橹灰飞烟灭,这可能是引用时出错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回电"的方式面向普通读者解读王小波作品,是系列解读之一。《三十而立》是王小波整个艺术创作的奠基作品,是其小说创作渐趋成熟的标志,也是后期小说的雏形。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其"一个故事、一个梦、一个谜"的格局,深入分析王二这一人物形象,并与《时代三部曲》中其他王二们作深层对照,指出众王二与此王二一脉相承,体现其随着岁月流逝,从快乐到苦闷、从纠结到绝望这样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是美国一位享有盛誉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多以深刻表现美国时代的牺牲品——逃避者的苦闷而著称。他在1948年和1955年分别以《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n Roof)获得普利策奖,特别是他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The Glass Menagerie)“开创了西方戏剧史的新篇章”。可是由于他太爱用象征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野草》中的不少作品都有鲜明的“绝望的抗战”的色彩,如《复仇》、《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腊叶》、《死火》、《死后》、《这样的战士》、《影的告别》、《希望》、《雪》,等等。这“绝望的抗战”是《野草》中最具特色的思想之一。在几十年来的《野草》研究中,由于对这一思想只泛泛地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结果便产生了许多误解。如有的说《野草》“是苦闷的象征”,有的说《野  相似文献   

8.
作为叙事文学的短篇小说,在其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必定有贯穿全篇的脉络。这“脉络”,一般称之为线索,人们论及作品的结构时往往要提及它。当我们研读了短篇小说大师们的著作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大师十分善于运用线索,安排之巧妙令人叹服;而线索在作品中的作用,并不限于结构方面,它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全在作者运用之妙。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就是这样。鲁迅的小说,《呐喊》十四篇,《傍徨》十一篇,《故事新编》八篇,共计三十三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作为线索。例如《祝福》就是以“我”——有关祥林嫂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在酒楼上》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只身在纽约游荡一天两夜的经历和感受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子第的苦闷、彷徨和社会的丑恶,虚伪。这部作品发表后立即在少年读者中引起轰动,一时间美国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是大冬天穿风衣,倒戴红色鸭舌帽,一口俚语的“霍尔顿”们……整整50年过去了,正经历着社会巨变的中国如今也出现了这样一位“天才留级生”韩寒。读过韩寒作品《三重门》、《零下一度》和《毒》的人都会发现,文中所流露出的对现行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满、对现实社…  相似文献   

10.
刘海侠 《现代语文》2013,(12):42-44
课例呈现:“燕然未勒”的苦闷与无奈 ——《渔家傲·秋思》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仲淹一首词——《渔家傲·秋思》。  相似文献   

11.
马蔷 《中国教师》2014,(14):30-31
<正>王尚文先生在《言语形式四题》一文中谈到:我们人类有能力开出一条巴拿马运河把美洲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却没有办法把一篇言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给分割开来。两者天然地统一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是的,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语言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容和形式犹如一张纸的两面,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篇篇言语作品组成,内容——说什么和形式——怎么说,客观存  相似文献   

12.
陈倩倩 《语文天地》2012,(11):35-36
《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的7月,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面对这样的背景现实,朱自清不满、悲愤,同时也寂寞、彷徨。满怀这样苦闷的心情,创作出了《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文章。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的7月,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面对这样的背景现实,朱自清不满、悲愤,同时也寂寞、彷徨。满怀这样苦闷的心情,创作出了《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文章。  相似文献   

14.
学识过人、志行高洁的人,必定受到排挤和打击,这差不多成为古代社会的一条规律。屈原生活在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的社会,当然也不例外。《涉江》是屈原被第二次移逐江南时的作品。这首述志诗,抓住艺术美中的最主要的审美对象——人格,表现诗人一生在与恶势力的矛盾斗争中的美德。一、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人格美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一条传统的美学原则。屈原的作品“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歌》的“比兴”传统,进一步发展为比喻、象  相似文献   

15.
湿润的诗心     
林庚的《沪之雨夜》是一首至美的诗,废名称之为"神品"。神品与否且不管,但在新诗中绝对是最富于诗味的作品之一则毋庸置疑。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个人对作品的主观体验。以此为轴心对作品进行相应的解释和判断.它特别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阅读、反应过程和接受效果。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作品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读者不同,作品的意义也不同,所以是诠释者决定文本,诠释决定意义。接受美学不仅对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有益作用。比如《边城》、《合欢树》、《邂逅霍金》、《雨巷》、《老王》、《项链》、《诗经·蒹葭》、《孔雀东南飞》诸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方法加以讲解,不再以单一的、绝对的、客观的见解去替代学生自主的、相对的、丰富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扮演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外,还更多地作为学生的伙伴,平等地参与他们的学习。即便是帮助、引导学生,也重在倡导他  相似文献   

17.
《小城三月》作为萧红最后一篇作品完成于香港,是研究萧红香港书写的一篇重要作品。在《小城三月》中难得地出现了萧红对家庭生活题材刻画的美化和诗化,这与萧红在港时期孤寂苦闷的心境和在异乡颠沛大半生后对故乡的无限深情是紧密相关的。而"翠姨"的爱情观某种程度也是萧红爱情观以及在港时期与端木蕻良情感生活的映射。《小城三月》中萧红罕见的明亮轻快的笔调,某种程度也是其香港时期乐观心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春天的童话     
春天必定曾经是这样的:在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一首澌澌的歌便从云端唱到了山脚,唱过了荒凉的山村,唱过了矮矮的篱笆,唱入了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了软绵绵的春泥。春天就是这样敏感。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声杜鹃啼,可以斗急满城的杜鹃花。一阵阵春风飘过,每一棵柳树都吟出了一则白茫茫、轻飘飘,理也理不清,说也说不明,听也听不见的柳絮。这时候,桃花把所有的水村山郭都攻陷了,片片桃花锁住了皇师的御河、民间的江头。关于春天的名字,必定有一段故事:在《尚书》之前,在《诗经》之前,春天必定曾经是这样的:一只小羊…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将增加关于文学常识的考点,现对这一考点做几种考查形式的推测,以备应考。一、对作家、作品、国别(或朝代)配伍的正误判断例,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汤姆·索耶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相似文献   

20.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其主要代表作品包括:《叙事曲》、《钢琴协奏曲》、《夜曲》等。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两个伟大的音乐家钢琴作品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