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王绩田园诗代表作《野望》入手,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对形成他复杂思想的影响,剖析了王绩诗作中的复杂人生况味,指出对王绩及其诗作的研究都应再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2.
在初唐的诗人中,王绩是诗风较为独特的一位,他平淡自然的隐逸诗风难以掩盖心中不平的块垒。通过对其诗作的解读,便可了解他在儒、道两种思想双重影响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王绩复杂的思想性格和曲折的人生经历,造成他一生徘徊在仕与隐、积极入世与消极遁世的矛盾中。他效仿、崇拜魏晋名士却徒具其表,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当初"学剑觅封侯"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4.
王艳花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9-20
酒,是王绩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也是王绩生命中的重要角色。曲折的人生经历、清醒的生命意识和渴求知音的无奈,导致了王绩生命状态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则成为他嗜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绩复杂的思想性格和曲折的人生经历,造成他一生徘徊在仕与隐、积极入世与消极遁世的矛盾中。他效仿、崇拜魏晋名士却徒具其表,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当初"学剑觅封侯"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6.
王绩(585-644),是唐初开创一代新诗风的著名诗人。这个人喜欢酒,一辈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传世的诗作中,留下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可以说,在唐代再也找不到哪个诗人———包括李白,能像王绩那样放诞纵酒、嗜酒成性而一生执著不变。说他是泡在酒瓮里的诗人,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7.
王绩(585-644),是唐初开创一代新诗风的著名诗人。这个人喜欢酒,一辈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传世的诗作中,留下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可以说,在唐代再也找不到哪个诗人——包括李白,能像王绩那样放诞纵酒、嗜酒成性而一生执著不变。说他是泡在酒瓮里的诗人,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介绍明末清初顺德籍大诗人陈恭尹的不寻常身世与人生经历,尝试从他的诗作探求身为英烈遗孤的他,在无奈地成为遗民之后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整理敦煌本、宋蜀刻本《王绩集》的新收获──《王绩研究》评述刘瑞明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就李白、杜甫等一批最著名诗人进行研究,既是老路,也是捷径。名气或影响不大,但对唐诗有所贡献的为数众多的等而下之的诗人,自然也应用力研究。诗作如有失传和失真,...  相似文献   

10.
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山林之中,他都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从他的作品、传记和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作品中均可找到痕迹。在他的一生中,朋友相当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他的文学创作。文章对王绩交游圈中大部分人的身份和行实作了考证,试图将它置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观察,从而理清其人际关系,由此探讨对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期待能为研究者补充认识,使今后对他的研究更立体化,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11.
李贺在其诗作中表现的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自我”,是他这个“自我”对人生世相的独立观照.他的矛盾心态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也与他自身特殊性有关.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容许他实现理想,现实生活让他自惭形秽,宗孙情结使他自视清高,封闭的生活方式养成他孤僻性格,功名欲望又迫使他不时奔走.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可见出其对陶的仰慕。但该诗作创作思想与陶诗歌创作思想迥然有异。风格相似,内质不同。十六首是在“无以自娱”的情况下“适与意会”的产物,其人生仕途的不如意导致了其思想的无奈,体现在十六首中必然是矛盾的冲突。他对官场有一种未灭的留恋,加之人生期望值过高后的一种幻灭以及未曾有过真正归隐田园的真实体验,其思想是复杂的,诗作毕竟缺乏陶诗的恬淡与平和。  相似文献   

13.
孟郊晚年定居洛阳期间遭遇了人生中几个重大变故,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130多首诗歌中寄寓了丰富且复杂的情感内涵。这些诗作中的悲寒愁苦意绪集中喷薄,另外还饱含有浓浓的亲情、友情和悠然自得的淡泊闲适之意。  相似文献   

14.
本运用英美新批评复义、悖论和反讽等细读的方法,对李商隐的《锦瑟》诗作了新的诠释和批评。章认为,在《锦瑟》诗中,诗人复杂精细的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的诗歌深刻地影响过新诗的发展。他早期的诗作反映出对古老文明的批判精神和对西方文化的向往。赴美留学后,由于告别了故国,其“家园”意识得以苏醒和强化,“家”成为他吟咏的母题。回国后,闻一多的诗作中,爱情、祖国、人生、艺术,莫不贯穿着文艺复兴的同一内核。作为一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作家,闻一多始终没有逃离现实进入“纯粹的唯美世界”里去。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古代的“诗言志”与“诗缘倩”两说作为立论的基础,着重分析王绩诗中的两大意象,以此为切入点,揭开诗人的真正面纱,展示其丰富而又矛盾的性格特征、徘徊不定的人生抉择以及扑朔迷离的人生经历,最后分析这些形成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7.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数量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可以从其女性诗作中看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宫怨诗、闺怨诗、妇女生活诗。他以宫怨诗寄寓个人情怀,以闺怨诗传达对现实的无奈,以妇女生活诗表达了其追求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在唐初诗坛上,王绩高情胜气、独步当时。王绩辞官归隐,一方面是由于仕途艰险、政治失意;另一方面也是性分使然。作为田园诗的有力继承,王绩和陶渊明有许多近似之处。王绩创作的重点是表现隐居生活及乡村景色、山水风光。风格朴素平易,意境浑融,语言浅淡清新,讲求音律对伏。从诗歌发展史看,王绩是陶渊明田园诗向王孟山水田园诗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20.
王绩是初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人。他一生三仕三隐,大部分时间在隐居中度过,这对他的诗风产生了重大影响。王绩诗歌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具有一种"平淡"之美,这种"平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造语疏野,平淡简易;其次是平淡中寓有深意。王绩诗语言与情感完美结合,达到"自然圆熟"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