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轰轰烈烈的美国新闻界"扒粪运动"虽然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作为媒介监督社会的序幕影响至今。网络媒体随着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发挥其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网络揭丑与美国的"扒粪运动"有很多近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曾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监督行动,即所谓“扒粪”运动。 这一称谓,源自罗斯福的一次讲话。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把那些专门揭丑的记者比作小说《天路历程》中的“扒粪者”,只知道手拿粪耙朝下挖,满目都是秽物,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这一称谓虽然带有贬意,却在公众中大大提升了记者形象。历时十余年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描述建国初开展的"批判<武训传>运动"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指明这是建国后"以<人民日报>为核心,发动、引导"的第一场思想改造运动,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场所'进行‘表达、检验、相识',进而铸就党所倡导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改造模式.而这一模式又成为日后进行思想改造运动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4.
乞丐求助有何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位记者写了这样一篇社会新闻<河南"讨米专业户"好"熨贴"--迷路也<110>:"68岁的河南籍‘讨米专业户'靳老汉,与人结伙到某地(真实地名隐去)安营扎寨.  相似文献   

5.
<理念·制度·传统--论美国"揭黑运动"的历史经验>(刊于<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一文,从报刊传统、媒体制度、知识阶层性格特征和社会改革运动等方面对美国新闻媒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展的"揭黑运动"进行了多侧面的梳理与解析,透过现象揭示出较为宏阔的社会背景,相对深化了同类话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扒粪运动曾在美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中产生重要影响,鉴往知来,中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议题。对扒粪运动及其与美国社会改良间关系的回顾研究,对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及发挥其对社会改良的正面促进作用,具有很切实际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新闻传播界的泰斗级人物,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是其传播思想最好的彰显.<传播学史>对该书的评价是:"不管是在出版的时候,还是在出版以后的岁月中,都是一部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这样的表述是否过分"溢美",恐怕只有读过<公众舆论>的人才能有所体味.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8月19日,<读者>杂志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读者的挚爱--<读者>荣获'60年60品牌'暨回报读者公益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9.
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史上“扒粪运动”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钦 《新闻前哨》2003,(2):42-43
一、追溯历史:拯救美国的“扒粪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南北战争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空前富裕,进入所谓“镀金时代”。但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结构短期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美国处在一场巨大变动的前夜。就在这一关键时刻,美国新闻界开始的“扒粪”(muckraking)运动却有力地制止了腐败的蔓延滋生,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改良,使其躲开了一场重大危机。记者林肯·斯蒂芬斯是这场“扒粪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自传《林肯·斯蒂芬斯自述》对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三昧》2008,(1):19
1998年早春,胡舒立带着一大堆新闻创业失败的经历,开始操作经营一本看上去有些小众的月刊杂志<财经>.曾经的教训终于发酵成为财富,老道成熟的<财经>以"muckraker(扒粪者)"的角色,奠定了自己调查式报道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源于美国的"机器人记者"的应用和推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和讨论。讨论的话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如"记者的饭碗会被机器抢走吗"、"新闻院校培养记者的模式是否应该因此作出变革"等等。互联网媒体勃兴之后的20多年来,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争议就没有间断过,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再次触及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何谓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形象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3.
耶丹 《今传媒》2016,(3):127-128
美国新闻"扒粪运动"时期的黑幕揭发小说《屠场》,在美国新闻与文学史上影响重大,小说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其独特的环境塑造,小说通过绝对客观的环境描述,反映了转型期美国社会矛盾的尖锐以及工业化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的回归.本文从三个角度试对小说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谦 《新闻爱好者》2002,(12):26-27
17世纪,英国小说家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描绘了一个扒粪者的形象,此人手拿粪耙,只顾低头扒粪,连上帝的恩赐都不放在眼里。1906年4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华盛顿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奠基仪式上发表演说,将当时专门揭露各种腐败现象的一批记者、作家和批评家冠以“扒粪者”(Muckraker)之名。这些人实际上是黑幕揭发者,他们以杂志为阵地,通过深入调查,专门发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纪实文章,在百年前的美国新闻史上写就了辉煌的一页———黑幕揭发运动。一这场运动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影视报道"定义于电影电视的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的基本传播功能,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或"历史事件的报道",核心功能是告知事实的"报道".针对"影视报道"百年来饱受事实失实的"假面"困扰,本文在能指、所指语言结构和"媒介事件"原理语境下,拟从"影视报道‘假面'困扰源自语言能指、所指结构原理的失衡"、"影视报道‘假面'的本质是演绎‘媒介事件'"、"‘大摄影'技术语境下影视报道的‘假面'消遁与真实回归"、"‘伪记录'演绎‘艺术记录'的有限空间"四方面探寻影视报道守真品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刻板印象对国家形象传播的消极影响 最早提出刻板印象的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上个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他的著作<舆论学>中,借用传播史上"铅版化(‘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而一成不变')"这一印刷术语,形象地传达出刻板印象的认知心理特征.即使随着时代变迁,某个群体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刻板印象的僵化模式依然使认知主体对客体的新变化"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8.
面对美国传统报纸遭受重创,许多学者详细探讨了在金融危机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我国报纸的发展前景和应对策略.然而人们在为传统报纸担忧的同时.不能忽略另外一种纸质媒体--新闻杂志.由于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减少,近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转型--"将在‘有独立观点、发人深思的原创性报道'上投入更多精力,减少对‘一目了然新闻'的报道".本文粗略探讨了美国<新闻周刊>(简称<周刊>)转型的时代背景和采取的转型策略,目的是为我国的新闻杂志更好地生存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著名记者赵敏恒在民国时期是国际新闻舞台上的明星,驰骋世界新闻界,蜚声海内外.在中外采访史上,他拥有诸多第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赵敏恒是"向全世界最早报道‘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东北秘密调查报告和1936年西安事变的记者"①而据<中国新闻学之最>介绍:他"是在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单位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