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企业知识理论视角,将外部技术获取与内部研发纳入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以北京地区生物、软件和汽车零部件500家企业为样本,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与大学技术合作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有积极影响;外部技术获取广度与深度都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球创新,其中国外技术获取广度比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内部研发在外部技术获取与本土企业全球创新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将内部研发分为探索性内部研发与开发性内部研发,研究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探索性内部研发与开发性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呈倒U形关系;在外部技术获取前,企业进行探索性内部研发正向调节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外部技术获取后,企业进行开发性内部研发正向调节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因此,企业在获取外部技术前应保持与内部技术知识适中的相对异质性,并在外部技术获取前后采用不同类型的内部研发.最后,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以及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类型内部研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机理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内部研究开发和外部技术源有机结合起来。简要概述了国际上外部技术源的发展趋势;以韩国三星公司DRAM技术能力成长为例,研究了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机制;从技术知识不同属性层面,说明了外部技术知识的可转移性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源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赵立雨 《科研管理》2016,37(9):11-19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论文以我国制造业领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2,905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 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这两类R&D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逐渐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进一步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技术获取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组分,对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陕西省的17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省企业发展和所处技术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和内部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假设,并对内部技术获取在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上扮演的是调节作用还是中介作用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外部技术获取还是内部技术获取都对于企业绩效有较显著的正面影响;内部技术获取对于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华桂  庄晨 《软科学》2015,(2):46-50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了自主研发和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和国内技术合作对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国外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差甚至不显著。只有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外技术。对样本的进一步细分,还发现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程度有限,国有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技术多元化对于获取竞争优势十分重要,而技术多元化的前因探究又是当前技术多元化研究中一个较少涉及的领域。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技术多元化的前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可以增加技术多元化程度。加入调节变量后进一步发现,在科技发达地区获得外部技术更能够增加技术多元化程度,但不同地区在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多元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富纪 《科研管理》2004,25(Z1):88-92
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活动、多部门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企业(主要以彩电行业为分析对象)从技术模仿能力形成,模仿创新能力获取,到自主研发能力形成的过程,给出了中国企业从技术获取到独立研发能力形成的一般模式.然后以长虹集团为案例,对长虹集团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能力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建立了企业家导向通过外部知识获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研究框架,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技术差异条件下企业家导向对外部知识获取的影响,外部知识获取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不同控制方式对外部知识获取与自主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尽管许多管理顾问建议企业可以将部分技术开发活动进行外包,但是对于企业内部RD与外部技术获取之间的作用性质及其条件却知之甚少。本文构建了一个超越对数创新产出函数,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检验了企业内部RD投入、外部RD投入以及外部技术引进(直接技术利用)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吸收能力、较大的经济规模和具备以往技术转让经验时,内部RD与外部RD之间的互补性较强;而企业的RD投入(技术开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直接技术利用)之间一般呈现出替代性。可见企业在不同的技术活动阶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活动形式时,外部技术的替代性与互补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汤建影 《科研管理》2012,33(9):40-46
本文在总结企业技术获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研发成本、技术不确定性、技术距离、技术生命周期等变量对民营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并基于245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或者技术处于生命周期的中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内部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或不确定性较高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合作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不确定性较低时,或者技术距离较大、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外部购买;技术距离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倾向之间,以及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内部研发倾向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倪娟  王帆 《科研管理》2020,41(4):220-228
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研究了内部控制、管理层能力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有能力的管理层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而提高了企业绩效,这在理论上验证了管理层能力对研发绩效的正向作用;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限制了有能力的管理层提高研发投入,表明太严格的内控不利于管理层能力发挥作用。因此,应当设置弹性内部控制制度,给予有能力的管理层相应的研发投入权力。  相似文献   

14.
樊霞  何悦  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2011,29(5):764-770
 利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数据,研究了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研发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密度越大、研发人员投入越多、获得的政府资助越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同时进行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研发活动;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具有互补性的关系,而研发投入密度是影响该互补性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但当对研发模式选择的内生性进行控制后,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的互补性关系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柏洲  周森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64-1572
以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外部知识获取、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能力、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11种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我国20家实施航空产品转包生产的航空制造类企业进行调查访问。运用SPSS17.0和AMOS7.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232份问卷中的各项指标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和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面对面交流和编码信息共享的知识获取方式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和企业技术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虚拟对话交流的知识获取方式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与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存在显性正向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存在显性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企业技术能力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研究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模式(替代性和互补性),证明了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中所具有的特殊的"门限"作用,即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产学研合作与内部研发之间逐渐呈现出互补性。随后,利用辽宁省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企业技术能力"门限"效应的存在。在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并剔除异常样本点的影响之后,检验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此外,发明专利持有量、参与技术合作组织数量、企业规模和利润率等因素对于企业内部研发和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平均投入金额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132家全球顶尖研发企业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研发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建立结合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分布滞后方程。通过对12个行业的研究发现,对几乎所有行业来说,研发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的相关性较高。不同行业对不同期的研发经费投入的依赖程度不同,但是平均为滞后2年左右最强。研发效率在不同行业间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同一行业在"量的效率"和"时间的效率"是大致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以往研究对于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独立研发的互动关系,存在"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结论冲突,其原因之一在于未充分考虑企业研发模式有机结合之间的情境变量影响。通过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R&D投入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独立研发间的情境作用,并对其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不仅对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内部研发的模式选择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其互动关系产生门槛效应。其中,企业R&D投入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发挥互补性门槛作用,而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则具有替代性门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