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企业成长与产融结合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萍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28-29
本文在回顾企业成长的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历史,剖析产融结合成为大企业集团实现持续成长路径之一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我国目前仍存在着不利于产融结合的政策等制约因素。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上的误区,从宏观上阻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从微观上制约企业迈向国际化,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成长脚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今天,从理论上对大型企业集团走产融结合成长之路进行关注与分析,对实现我国企业集团持续发展,从而最终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融资约束理论框架下,对产融结合、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选取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发现: 产融结合能缓解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制造业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但持股上市金融机构则不存在这种效应;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地区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从融资约束角度证明了产融结合在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中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制订再工业化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辉  周孝华 《科学学研究》2020,38(1):158-168
作为创新主体,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可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内在驱动力,而如何改善企业创新绩效是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大难题,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利用2007-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制度环境与产权性质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可以改善实体企业创新绩效,即产融结合显著增加了专利申请数,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但非发明专利申请数并未显著增加,而且这一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优化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而且这一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拓展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改善创新绩效可以显著提升实体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增加;产融结合更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而且优化制度环境可以强化这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2010—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基于期限错配视角对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融结合通过抑制期限错配从而达到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且高度的产融结合对抑制期限错配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显著;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显著,并且这种融资约束的缓解在金融欠发达地区作用更显著。为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模式,实证检验了产融结合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产权性质对产融结合影响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已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能够缓解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相对于未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已实施产融结合的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缓解企业过度负债行为更显著.本文丰富了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对当前推动以产融结合模式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昱  夏君诺  王晓娜 《科研管理》2022,43(2):118-125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有何影响?本文使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8年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了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对不同研发投资存在非线性效应,对研究阶段投资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而对试验开发阶段投资呈现出“N型”影响特征;(2)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具有异质影响。随着分位点提高,其对研究阶段抑制效果更明显,对试验开发促进效果不断加强,但存在最优界限;(3)随着产融结合程度加深,其对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具有明显挤出效应,而对开发阶段促进效果显著;相反,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水平,而不利于其试验开发阶段投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产融结合进行外源融资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研发类型,选择与自身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产融结合水平,为达到提升研发投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辉  周孝华 《科研管理》2006,41(1):98-107
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7-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产融结合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但非发明专利申请数并未显著增加,说明产融结合只是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并未刺激企业策略性创新;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在政府干预较多、金融欠发达以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表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是产融结合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才是企业价值的源泉,产融结合提升了企业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文章结论为合理评估产融结合所引发的微观治理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地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A股上市企业2009-2019年度的财务数据,本文从研发投资异质性视角探究产融结合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分析二者关系的作用机理,并考察企业规模与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融结合抑制了企业创新投资;且与开发式创新相比,产融结合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产融结合通过诱发企业金融化投资和资本套利动机,从而抑制其双元创新投资。基于企业情境因素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具有调节效应,且相较于开发式创新,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对产融结合与探索式创新投资的负向关系的约束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金融发展政策深化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效率水平偏低,且分布呈"左低右高"的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结构、企业自身经营业绩、产融结合程度及产融结合持续时间是影响产融结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企业属性则对产融结合效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运营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市公司参股金融企业的规模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引入风险因素构建了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效率评价体系,对2001-2009年的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进行了效率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产融结合型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较低,风险因素降低了公司运营的效率,同时,参股不同类型金融企业的效率值也表现出了不同特征,因此实体产业上市公司在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应慎重进入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政策下,地方政府为“创新”而竞争,企业创新呈粗放式模式,投入力度虽不断增强,但专利成果却量多质低。本文研究发现:(1)受新上任政府为“创新”而竞争的政策激励,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粗放型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政策不确定性对粗放式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着选择效应,面临政治冲击时,仅“功利性”的策略性创新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短期内急剧增加,而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质性创新专利数量并未显著增加。(3)在以专利数量等为政府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指标驱动下,政府补贴这一政策工具在政策不确定性与粗放型创新之间发挥了传导作用。本文结论意味着专利数据考核指标,政府补贴等“非市场”因素增强了企业粗放型创新行为,但并不利于创新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产融发展模式的内涵和形式进行阐释,提出了义煤集团走产融发展模式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义煤集团产融发展模式促进企业战略转型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卢剑峰  陈思 《科研管理》2021,42(9):175-183
    企业创新离不开对外部知识的利用和搜寻,大数据技术能让企业在各种领域深层次地获取全面、完整的数据。因此本文探讨了外部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将大数据能力的调节作用纳入考虑,探讨其在外部知识搜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调节效果。研究中采用无反应偏差检验分析和同源偏差检验分析检验了数据的有效性;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探讨各研究变量间关系并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知识搜寻深度和广度对激进式创新及渐进式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搜寻广度对渐进式创新影响较大,搜寻深度则对激进式创新影响较大。在进行外部知识深度与广度搜寻时,大数据能力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大数据能力对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大数据能力在外部知识搜寻深度与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外部知识搜寻广度与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的关系中调节作用发挥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孙伟 《科技与管理》2005,7(3):81-83
通过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模式分析,努力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的途径,为促进哈尔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腾飞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颉晓明 《大众科技》2009,(7):179-180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的要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产学研结合的思路,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形成合作教育的思想,建立"互惠互利,互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三个课堂"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关键代理人,其外部变革认知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已经引起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其中的作用机理尚未探究清楚。基于战略变革的认知过程理论,构建“高管外部变革认知—能力重构—破坏性创新”分析框架,实证考察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并引入关系嵌入性理论,探讨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基于563家制造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机会,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威胁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企业能力重构不仅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而且在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治关联正向调节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关系,政治关联水平的提升会强化高管外部变革认知威胁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失败学习为中介变量,研究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基于上海、南京等地航空航天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维度不仅对突破性创新有直接作用,而且通过失败学习对突破性创新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部融资、企业规模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方召  符建华  仲深 《科研管理》2014,35(3):116-122
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考察了外部融资、公司规模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外部金融发展和外部融资对于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采用手工收集整理的广义技术创新变量来衡量公司的技术创新程度,通过对微观层面的2007—2010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更为便利的外部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有显著积极影响,而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之间则呈现倒U型关系,金融发展和外部融资对较小规模公司的技术创新有更为明显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在当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运作的过程中,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方式的不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合作的深度三个方面的思考,提出民办高校必须创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办学体制与机制,充分认识合作双方的利益驱动和需求,保证良好的运行机制,从法律层面形成保证机制,才能逐步实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赵立雨 《科研管理》2016,37(9):11-19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论文以我国制造业领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2,905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 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这两类R&D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逐渐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进一步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