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心理科病房组,是一支专门为住院病房小朋友服务的小分队。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躯体疾病,同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小朋友在诊疗中一起面对困难。我们遇到过很多慢病的孩子,他们虽然长期承受生病的痛苦,但依然有勇气、有力量配合治疗,给我们很多感动。有时,孩子也会因为感觉太难受而控制不住发脾气,甚至再也不想呆在医院里了,这时候,临床医生就会找心理医生一起来打败“坏脾气”小怪兽。  相似文献   

2.
家长的教育之道有多种,严厉批评是一种,耐心教导是一种。而我选择后者。有时候,家长无意的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他们来说,家长耐心教导之重要超乎批评。家庭中的民主教育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贾丽华 《知识窗》2011,(4X):36-36
<正>幼儿教育是爱的职业。教育的爱需要不断地滋养、丰盈,需要智慧的引领、激情的喷发。而阅读能使这种爱历久弥新,能使爱得以升华。一、相似阅读,爱的疗方曾经以为,有爱就能解决一切:有了爱,孩子就会听话;有了爱,孩子就会进步;爱让差的孩子变好,让调皮的孩子变乖……曾经,我迷信过成功的教育案例,我拿着放大镜找过孩子的优点,我不遗余力地表扬过孩子,但实践后发现:仅仅有爱是远远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尊重孩子成为必然。也许,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我会……不要一味责怪他们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是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儿童也是小先生,也有大智慧。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在一次语文培训时听到过很精彩的讲座《拿什么喂养我们的心灵》,是啊,这个问题也带给我深深的思索: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的心灵该拿什么来喂养呢?很多国家崇尚基督,在他们心中有他们的主,他们的神,他们也会有精神寄托,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也会通过信仰去实现价值,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展现了西方人的精神面貌。反过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尤其是学生,他们没有信仰,很少人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很多孩子盲目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睡午觉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十分有益健康的,有不少人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午睡习惯。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往往是不喜欢睡午觉的,在幼儿园里,他们迫于老师权威的缘故,才勉强入睡。在家里,若是父母不加以引导午睡,他们常常会去看电视或者玩玩具。而且,一些父母也认为,如果孩子不想睡,就不会逼迫孩子睡午觉,只要他们不吵闹,会由着他们自己玩。  相似文献   

7.
现在许多家长在为孩子的学习、升学、就业面临的问题而担忧,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学习问题,总是困扰着家长们,孩子的学习与其学习兴趣爱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对学习有很大的爱好,即使家长不督促学习,他们也会很自觉地学习。因为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胡明 《科教文汇》2008,(4):109-109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这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儿童想象画是孩子最喜欢的绘画形式。也是想象与创造力的最佳表现方式。在他们的绘画世界里,苹果会做梦,书包会旅行,有浪漫的色彩,荒诞的内容,孩子们的思想奇妙而微妙得组合在一起,正是因为儿童想象画的天真,率直,使矛盾与冲突单一化,整体化,想象画独具魅力的形体和艳丽的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这正是儿童想象画它独特的地方,也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那么,想象画教学,应尽可能的把孩子这些特有的想象给激发出来,在具体的辅导中应根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的不同来加以引导。年龄的不同,决定着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要求也不同。对此,我想结合我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课的几个教学实例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0,(1):61-63
专家们普遍认为,孩子聪明与否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父母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一些父母自己非常聪明、能干,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同龄人中显得默默无闻,孩子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非但没能体现出过目不忘和超人的能力,有时学习速度甚至比其他孩子还要慢。于是,这些父母们会非常失望,感觉孩子没遗传到自己的优良基因。其实,先天遗传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却不是培养聪明宝宝的关键。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相反,某些父母的不当举措,他们"恨铁不成钢"的言行,也许恰恰起了反作用。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聪明,也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在山区工作了7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和山区孩子们的朝夕相处,让我感触颇多。山区的孩子大多没有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拥有另人羡慕而又完整的家,父母在外打工的较多,也有父母离异的。这些孩子他们缺乏自信,也很自卑,他们需要关爱。我们要做的是走近学生,与他们贴心交谈;携手家长,温情呵护他们;及时鼓励,用真情感化他们。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1,(7):57-57
小儿咳嗽比大人反应严重,多数会咳嗽不止,父母看到孩子有点咳嗽就会去找医生、吃药、打吊瓶。用药的结果是孩子的胃口差了,食欲不好,营养就跟不上,孩子的抵抗力就差,这样一来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所以这类孩子就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孩子往往长得瘦小、面色焦黄,甚至会引发哮喘。所以当孩子有咳嗽症状时,父母要先观察,如果有呼吸困难及其他并发症的,就要马上送医院;如果虽有些咳嗽,但孩子精神尚好,家长可以试试下面几种推拿按摩法。  相似文献   

12.
袁娟 《科教文汇》2013,(30):140-140,143
现在的职校生是在家长批评、老师忽视的环境下长大的。要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就必须让他们树立自信,而老师、家长的赏识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第一节班会我就告诉他们“你们本来就很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家校通”和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也赏识孩子,鼓励孩子。  相似文献   

13.
生命之痛     
生命中有些伤处,你不去碰它,就永远不会知道有多痛。 我有一个朋友,她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孤儿,带去一些小礼物,陪陪他们。也是从她那里我知道了,其实福利院的孩子多多少少心里都有一个结:每年的三月总有很多人来看望他们,可尽管每个人走的时候都会说,“我们还会再来”,  相似文献   

14.
经调查,我发现在我园内大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更是呵护有加。然而,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这就容易造成孩子对家长过度依赖,以及自理能力欠缺的问题。大多数小班幼儿还需要教师帮忙进食和入厕,并且很多孩子吃东西前不洗手,上课时满教室奔跑,甚至还有的孩子会随地小便……但是,小班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有极大的可塑性。作为教师,我应该抓住时机,帮助他们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让孩子拥有一个能够放声歌唱的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文化》2009,(5):54-55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总是倾注着满满的爱。为了孩子,父母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生命,然而,他们往往会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如此爱孩子,可是孩子却离我越来越远?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为什么他们的眼里却写满了敌意和十艮意?爱顶嘴、逆反、撒谎、沉迷游戏与网络、厌学、任性、自私……孩子的这些行为让父母伤透了心,同时不得不哀叹: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家长对子女疼爱有加,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让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外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  相似文献   

18.
<正>说到明星,总能让我们想到站在舞台中央、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人,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同样有着很多明星,他们是家长的宠儿、是同学的标杆,看上去,他们是老师最省心的孩子,然而,事实却不尽是这样,他们有时反而是令老师费心的对象。"优生"是每个老师都喜欢的,我也不例外,每当看到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看到他们独树一帜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倍感欣慰,都以他们为傲。说到肖晶晶,老师们肯定会说"这孩子,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真是让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胆小,文化基础差,学习有困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他们克服这些不足,积极参与,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事业有多年了,在语文教学的这些年中,真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孩子们的一点成长都会让我感到无比自豪,有时他们又会让你苦笑不得。在此,我将结合本人的实际及在教学中的得失,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蹲下身来,与孩子们交朋友一个老师要让孩子喜欢你,只有蹲下身来与孩子们做朋友。如果教师每天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孩子当然就不会亲近你了。教师只有和他们交上了朋友,他们才会将自己的知心话都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