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铭 《科技新时代》2008,(12):22-22
无论你喜欢与否,一个人类与看起来跟我们毫无差别的机器人共同生活的那天正在迅速到来。但是,尽管绝大多数现代机器人都能抓握物体,也能躲开墙壁,但是它们却缺乏一样重要的感官:触觉。它们可以不懂你讲的笑话,也可以看不出你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力场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在不断地相互作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是由数目不多的、简单的、在现代科学上已经有了充分详细研究的一些基本相互作用构成的。这些基本的相互作用,当它们没有和其他奖型的相互作用混杂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以单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允许我们能够很好的研究它们、确定它们的规律性、预计出它们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将是怎样的。试观察一下基本相互作用的类型。(1)重力的相互作用,或万有引力。所有的物体都受  相似文献   

3.
要使原子电离,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的束缚。而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这就使得原子并非能将所有的光子都吸收。当可见光光子不能被原子吸收或有极少量能量被吸收,这样的可见光光子透过物体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透明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达到“透明”状态。根据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越低,其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的动能就会越小,如果要克服原子间的库仑力,使原子(或分子或离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当可见光的能量hv相似文献   

4.
在媒体报道中,SARS-CoV-2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是圆形的、通常是红色的、被一个总体来说是突出的辐射状花冠包裹着.在体系上它属于RNA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的一份子.在2002/2003的时候,就是SARS-CoV-1引发了SARS疫情.病毒学研究在SARS-CoV溯源中证实这种病毒能跨物种地存在于动物身上,并且可以将不同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重组.病毒首先从鼻子和咽喉进入,侵入身体细胞,改写它们的组建程序,打开细胞膜并把整个宿主身体占据为自己的环境,将其变成自我复制的场所.在宿主身体之外,该病毒相当脆弱,一旦作为气溶胶释出,它在各种物体表面上经过室温数小时后便不再存活,在酒精或醛类溶剂、加热或紫外辐射的作用下它的存活时间又会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5.
人类老早就发现,发光的物体——光源,一般都是很热的。太阳就是很热的。太阳是光同时也是热的无尽泉源。它表面温度高到六千度。绝大部分的人工光源也是很热的。篝火、油灯、白炽电灯和弧光灯等,温度也高到一、二千度或三、四千度。然而,却不是一切光源都是很热的。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也有不热的光源。例如,萤火虫(图1)会发光,但是它一点也不热;能在夜间闪闪发光的夜光表,也不是热的;还有,霓虹灯和日光灯也不算很热;……。如果说,从太阳之类很热的光源发出的光,可以叫做“热光”的话,那麽,从萤火虫之类  相似文献   

6.
科学为什么?     
<正>安检机为什么能看到包里的东西?在我们进入地铁站、高铁站前,都需要安检。安检机可以查出我们身上及行李箱携带的危险违禁物品,它的"透视眼"是怎么修炼成的呢?安检机是利用X射线可以穿透物体的原理来工作的。当行李箱等经过安检机的时候,X射线会穿透行李箱,显示出不同物体的轮廓和颜色。通过颜色进一步判断大概是什么物体。一般来说,橙色是有机物、液体、喷雾等;蓝色是金属,管制刀具就会显示蓝色;褐色属于重金属或铅等X光被完全吸收的物品。  相似文献   

7.
上期介绍了有关无线电测向和定位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期谈谈雷达的原理和它在航海、航空方面的应用。人的眼睛能看冕物体,一般是因为物体能发光或反射光,而人眼又能咸受到这些光。若是物体不发光或照射它的光被遮没,那末人眼也就无能  相似文献   

8.
鲸鱼和海豚都是哺乳动物,因此,它们在许多方面都非常像我们人类。其中,它们长着与我们相似的骨骼结构,同样是温血,孩子一出生就是活的。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鲸鱼和海豚生有独特的呼吸系统,凭借这种呼吸系统,能在水下逗留很长时间(有时能呆30分钟,甚至更长)而不必吸收任何氧气。  相似文献   

9.
鲸鱼和海豚都是哺乳动物,因此,它们在许多方面都非常像我们人类。其中,它们长着与我们相似的骨骼结构,同样是温血,孩子一出生就是活的。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鲸鱼和海豚生有独特的呼吸系统,凭借这种呼吸系统,能在水下逗留很长时间(有时能呆30分钟,甚至更长)而不必吸收任何氧气。  相似文献   

10.
天空晴朗的时候,西沉的太阳,看起来总是橙红色或红色的,这是大家所常见到的现象。但是有一个美丽的短暂的景象,很多人却没有注意过,就是在太阳下沉最后一瞬的亮光是绿色或孔雀绿的,随后太阳就完全降落在地平线以下了。这个绿色的光辉所照耀的时间,是非常短暂  相似文献   

11.
正说到牵牛花,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走近观察过它们的颜色。牵牛花的花色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常见的牵牛花主要是蓝色、浅红色、桃红色、紫红色。我们很少见到其他颜色,比如说纯白色。第二,牵牛花的花色上下不一。花冠颜色比较深,花冠管从上往下逐渐变淡,直至全白。第三,同一株牵牛花,花朵的颜色也可能不完全一样,一根藤上可能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如果同学们观察的时间足够长,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朵牵牛花,颜色也在一直变化。早上看起来是蓝色的,中午很可能变成了红色。  相似文献   

12.
世间不存在纯粹的惯性运动;也不存在完全的非惯性运动。可以说,大到天体小到电子之类,以及形形色色的其他物体,它们的运动都是惯性运动与非惯性运动的复合,或者说二者的合一、统一。一般物理书上对惯性定律所做的表述大同小异,基本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显然与牛当初的表述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本文提出的新表述为:物体自保持其所获得的运动速率不变,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种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运动性。故这一表述可称为(物体)惯性律。新表述与原表…  相似文献   

13.
在用3年时间拼接了数百张X光照片之后,研究人员终于得到了第一张病毒保护膜的高清晰照片。这个保护膜由500万个原子组成,图中黄色和红色的高亮部分说明了4个相同的蛋白质是如何组合到一起、构成病毒的蓝色外壳(也就是病毒壳体蛋白)的。图示的这种病毒不会感染人类,但是它的形状与那些感染人类的病毒类似,这让它成为开发未来治疗方法一个有价值的模型。“如果我们能知道病毒是如何‘包装’的,就能在基因疗法中更好地传递遗传信息,也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美国莱斯大学助理教授、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家陶恰芝说。  相似文献   

14.
读者互动     
2006年第02期吴子祥读问:如果人不能看见可见光,而是其它频率的光,将是什么世界呢? 光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它们都属于电磁波。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可见光足以满足我们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的需要,在可见光波长0.39-0.77微米范围内,物体可以发出或反射各种颜色的光,这满足了祖先对各种事物认识的条件。如果我们祖先的进化方向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也许能看见红外线、紫外线。或许在某个星球上的外星人看到的“可见光”就是我们认为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吧,但他们同样拥有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问读者     
正2016年第10期灌篮高手读者问:如果光不再传播,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光不再传播,那世界肯定是漆黑一片吧。什么都看不见,让大家没有安全感,各种猜疑和恐怖的事件发生。因为看不见,人们完全没有办法生活,基本上是寸步难移。之后肯定是骚乱因人们的恐惧不断发生,不断有人死去。其他大多数的动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没有光它们也是哪儿都去不了,饿疯了的时候会横冲直撞,逮到什么吃什么,想想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不过那些本来就不需要光的动物开始活跃,整个地球成了它们的世界,最终它们成为地球的主宰。大科技读者乔恩  相似文献   

16.
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翱翔是人类由来已久的心愿,严格地说,飞机只是部分实现了人的心愿。可是,荷兰内伊海根大学的海姆博士却说:“我们能令所有的东西,包括薄饼、青蛙和人类,都能在空中自由飞翔。” 怎么回事? 原来,海姆博士是利用的一种“反重力机器”来实现人类这个心愿的。 184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某些物质具有“抗磁性”现象,因“抗磁性”产生的磁场力方向,与物体重力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即可“悬浮”起来,看起来就像“飞”起来一样。 其实,众所周知的高速悬浮列车就是利用“抗磁性”原理制成。磁悬浮列车本身并无磁性,是设在铁轨下面超导体磁铁的强大作用,使列车产生了极大的“抗磁性”,列车即悬浮在铁轨上做高速运动。同样的道理,尽管薄饼、青蛙和人类等物体也不具有磁性,但当它们遇到足够大的外界磁场作用时,其体内的每一个原子都宛若一个小磁铁,它们组合在一起如同一个大磁铁。这个大磁铁的磁场将全力抗衡外磁场,即产生了“抗磁性”。而且外部磁场越强,抗衡外磁场的力就越强大。正是这个道理,荷兰科学家在自己的高磁场实验室中创造了强大的磁场,能令质量较小的青蛙飘浮在空中,且能自由活动。 如...  相似文献   

17.
    
大约2000年前,中国的一位哲学家王充发现,如果把一块琥珀在一块兽皮上或木头上摩擦,随时都能产生电。今天,科学家认为琥珀是带电的,当摩擦时,有时会出现火花,而且琥珀能吸引纸屑或其他轻小的物体。19世纪以前,关于电,除了上述现象外,没有人知道得更多了。现在,虽然仍有一些我们尚不了解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界,光是一种有用的东西,它能让万物见到光明,赋予各种物体以色彩。如果没有光,一切都将沉浸于黑暗之中。光让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也让20世纪的物理学家创建了量子论。几乎没有一种自然现象像光一样与人们那么贴近,也没有一种现象像光一样被科学家描述得那么精确。每一个学物理的大学生即使在睡梦中也能回答得出:光速等于光波长乘以光的频率。激光器、原子钟或GPS导航等的成功均基于科学家对光的精确研究。德国伽钦马普研究协会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特奥多尔·亨施(Theodor W Haensch)和他的美国同事罗伊·格劳伯(RoyGlauber)和约翰…  相似文献   

19.
鹦鹉能够模仿非常多种类的声音。重要的是,它们知道该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些声音。在亚历克斯的面前摆放着一些彩色的立方体,有人指着其中一块红色和一块绿色的立方体问它:“这两件物体有什么不同?”亚  相似文献   

20.
可怕的毒蝎     
蝎子的名声一直很臭。它们的确很讨厌,而且什么人也不怕。它们会咬死人,或者让人得癫痫病。就算是那些毒性相对不算太大的种类,它们叮起人来也会让人疼得发狂,“就像滚烫的子弹在身体里面旋转”,有位被蝎子叮过的人心有余悸地这样说道。然而,蝎子的毒性也有其伟大之处,一批批生物学领域中的科技精英之所以献身于蝎子奇怪的生命现象、狂暴的夜晚和残酷爱情生活的研究就是这个原因。蝎子是蜘蛛和其他被称作节肢动物的8脚爬虫的近亲。这些恶毒的家伙怕光,因此它们主要在晚上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