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姜磊  季民河 《软科学》2011,25(12):86-90
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指标量测分析发现,中国创新活动呈区域化状态,有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环渤海湾和长三角城市群。基于截面数据所建立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发现:城市化、研发投入和市场化均有助于知识的空间溢出;空间误差模型(SEM)中城市化变量的估计非常显著,明显高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的结果;并且参数λ显著为正,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对本地区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存在知识在空间上的溢出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 G1法对31个省级单位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分解,利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空间收敛性.研究结果印证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增加—降低—平稳”的发展特点,发现空间维度上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空间上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内部差异程度是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促进我国整体区域对外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促进东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提高研发投入、增强污染治理内部成本;加速西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人均GDP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  相似文献   

3.
创新能力的空间均衡是考察区域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以上海为例,探究超大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数据,通过熵值法、一般计量经济学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以及地理加权回归(GWR)系统分析上海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发现,上海市创新能力在空间布局上并不均衡;创新能力自城市核心区、近郊区、远郊区逐次降低的特点,呈现出东部地区高-高集聚、南部地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上海市各区创新能力存在空间依赖和空间溢出效应。全局Moran’s I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均表明创新能力具有空间相关性,人口密度、高兴企业数量、城镇化水平、政府干预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上海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人口密度与创新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在空间上呈同心圆状分布;高新企业数量、城镇化水平、政府干预对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分别呈条带状分布、团状分布和“十”字型分布。研究结果有助于客观揭示超大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均衡的影响因素,为推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4.
吴玉鸣 《科研管理》2015,36(4):118-127
利用中国省域工业面板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研发资本存量,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域企业、大学研发及产学合作研发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没有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经典OLS方法获得的估计结果有偏,而考虑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修正了经典估计结果;省域工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依赖性,专利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集群效应而新产品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溢出效应,企业研发资本和人力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显著,但大学研发的影响不明显,产学合作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显著,该结论对提升区域工业协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显著的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了显著的抑制作用,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最大;静态空间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动态空间模型由于分离出了投入变量及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使得估计结果得以部分矫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创新联系边界效应的理论机制,将传统β收敛模型和Barro公式的边界效应模型拓展成空间计量模型,展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边界效应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创新能力趋于收敛,创新联系趋于紧密,创新一体化态势明显。(2)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的省际边界效应表现为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创新联系的核心-边缘边界效应则表现为显著的屏蔽效应,且屏蔽效应呈现减弱态势。(3)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费投入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城市创新联系发挥着正向作用,且能够提高省际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削弱核心-边缘城市边界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7.
刘军  程中华  李廉水 《科研管理》2016,37(6):134-140
本文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空间自相关性检验表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表明当前中国产业聚集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大于环境正外部性;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最后,提出聚集区改善环境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最大;静态空间模型对空间溢出效应产生过高估计,动态空间模型由于分离出了前期相关因素对本期的影响,使得估计结果得以部分矫正。  相似文献   

9.
大学、企业研发与首都区域创新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玉鸣 《科学学研究》2006,24(3):398-404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全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系统的大背景下,着重对首都区域创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全域估计结果发现:中国31个省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贡献,大学研发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局域地理加权回归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首都地区的企业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对首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首都强大的研发成果没能近距离扩散,对首都创新能力的形成没有提供应有的贡献。寻求建立大学研发与企业研发之间的技术转移渠道及相互作用机制是目前首都地区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联动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产业聚集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空间自相关性检验表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表明当前中国产业聚集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大于环境正外部性;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最后,提出聚集区改善环境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较为详细的研究中国社会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采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并构建邻接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会形成空间依赖性;互联网发展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无法完全发挥网络效应,互联网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互联网的这一间接影响要小于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樊钱涛 《科学学研究》2020,38(3):506-514
本文基于中美日三国创新领导企业2012年到2017年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进行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估计,通过企业研发资本产出效应的跨国比较,探讨中国特殊的产业发展机制。回归结果显示创新领导企业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投入产出效应;中国创新领导企业的研发资本相比物质资本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率;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中国企业的研发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产出贡献率;在高技术产业,中国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效率;中国创新领导企业总体上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01~2013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测度,分别利用空间地理权重和空间经济权重下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我国科技金融能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是否受其他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上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现实差距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径转变问题,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创新价值链的产出视角出发构建C-D生产效率函数,对中国各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整体上出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但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显著的集群趋势;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仅存在着绝对收敛而且存在条件收敛,且固定资产投资对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但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影响入境旅游客流量的众多因素加大了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的复杂化,限制了模型的运行速度和预测精确。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入境旅游客流量的众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主成分,然后建立以主成分为输入变量以入境旅游客流量为输出变量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和比较,展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入境旅游客流量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省际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研究了我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我国创新产出的不平衡性逐渐加剧,并呈现出在少数省区聚集的现象。用Moran指数及散点图揭示了创新产出水平及其增长模式存在明显的全局和局域空间依赖特征。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和计算了正向空间相关性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7.
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是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增长,进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将要素错配和自主创新引入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提出了要素错配如何通过影响自主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间接作用机制。继而,采用2007-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城市经济社会数据和微观土地出让数据进行经验探究,综合考察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和土地错配等多维度要素错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自主创新直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资本错配还会通过抑制自主创新,间接阻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从多维度要素错配角度明确地指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之源。因此,系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加快制造业TFP提升步伐,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ESDA和CSDA技术,对1992-2007年京津冀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格局和演变进行了分析.E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扩大的,北京、天津、唐山一带是京津冀经济中心,其扩散效应明显大于极化效应,而河北的西北部、中南部是经济落后区,发展缓慢.C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空间结构属于空间误差模式,说明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错位是导致目前京津冀空间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明  李凯 《科学学研究》2008,26(3):659-665
 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利用1996-2005年的专利数据对中国31个省际区域进行了空间数据探索分析;专利可视化分布图显示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分布情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区位Gini系数和Moran I指数均指出了中国省际区域创新产出的非随机分布,呈现不同层次的创新集群,并表现出空间依赖;Moran散点图进一步指出了各省际区域的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模式,为区域合作和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和1006个50万人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和驱动因素,并与全球、美国、欧盟、巴西、印度、俄罗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中国头部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已经呈现突围态势,但整体处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二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程度基本与全球平均水平持平,首位度高于美国、欧盟;三是全球联系、社会包容、经济活力、环境韧性是影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四是在提升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经济活力和社会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相对最强,而经济活力和环境韧性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