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IEF2019湖南·马栏山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此次活动以"中国V谷数字世界"为主题,助力马栏山成为数字娱乐产业高地。今天的马栏山,是享誉全国的广电湘军大本营,是网红打卡地,是人才聚集的文创高地。"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坐落于此。作为湖南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试验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发展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卓越地质工程人才的必要性及其模式,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卓越地质人才的模式探讨,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卓越地质工程人才具有显著的优势,有益于学校、企业、科研结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4)
绿色代表清新、自然、环保、安全,是人类共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标志。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地质勘查已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底线与最起码的要求。矿业绿色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必经之路,"绿色发展"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推动矿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绿色勘查"是地质勘查的生命,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找到"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21)
地质工作属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地质行业资源趋于枯竭,找矿的难度有所提升,使得地勘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地勘队伍负重较重,严重影响了地勘行业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勘行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使得人力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加之复合型人才稀缺,严重影响了地勘行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对于运用统计数据分析地勘人员情况,以对地勘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谓的"十八罗汉"是指1913-1916年由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的18位毕业生。他们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职业地质科学家,毕业后进入地质调查所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开启了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结束了外国人包办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局面;他们是西方近代地质学在中国转型的伟大实践者,在创建地质学术团体、传播地质科学、培养新型地质人才、扩大地质力量等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地质科学体制化的建立做出了不朽功勋。中国地质学事业能够在上世纪初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八罗汉"功不可没。本文拟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和梳理,阐述他们对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政府旗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该充分运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理清发展思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机制创新对于现实工作至关重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重在开发,难在使用。"创新人才发展模式"是人才机构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对其技术进行研究。地质分析测试是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现在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地质分析测试技术也更加的科学化和数据化。其作用已经成为地质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在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环境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发展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职称。目前地质分析测试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地质分析测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适应地质科学研究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支持工作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重大人才工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做好"三区"基层公共图书馆人才的培养与选派工作。本文以河北省图书馆为例,阐述了近年来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符合新时代下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以促进"三区"公共图书馆人才支持工作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赶超发展的动力之源。2017年4月,武汉市成立市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招才局,重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集中招才引智优势资源。这既是贯彻落实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大力推动招才引智"的具体实践,也是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为武汉实现赶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如何让政策落地生根、长效推进?对此,课题组通过调研,深入剖析武汉人才工作面临的"四个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要求,北京市人才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两区"人才领域建设任务,研究制订了"两区"人才计划工作方案。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两区"建设中人才工作重要精神及决策部署,以推动"两区"建设人才领域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为主线,以主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体系,为"两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唱响"敬业敬人、爱才爱智"人才工作主旋律,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才吸纳、集聚和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马栏山视频文创学院人才培养,需借助地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的地缘优势,紧贴视频文创产业链,走项目式、订单式、国际化、精品化的培养路线。具体而言,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当前视频产业发展的需求,探寻"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实习+实训"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钟农 《华夏星火》2021,(3):26-29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长期以来,我国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人才供求矛盾将更加凸显。因此,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乡村人才类型多样、构成复杂。《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针对基层实践迫切需要,突出重点,对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进行针对性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重要资源"。银川市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推动银川创新创业发展,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银川市科协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高端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同步,高精尖缺人才与实用技能人才并重"的工作理念,不断壮大银川市科技人才队伍,强化创新智力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突出需求导向,加快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调整人才结构,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江西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等部门牢牢把握人才这个发展的"最大变量",积极搭建院士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等人才聚集平台,实施"百人远航工程",吸引和培育更多满足产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聚集江西,助力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服务江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十分激烈。世界各国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关键在教育。江苏仪征市马集中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创造条件,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逐步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以科技教育多元化为目标,走科技兴教之路。一、加强现代高科技知识传播,拓宽学生视野马集中学特别注重结合有关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煤田地质工作发展历程的回顾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家经济改革形势,笔者认为煤田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针的指导下,坚持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煤田地质工作方针。努力搞好煤田地质工作的自身建设,保持地质工作的后劲,促进煤田地质工作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喀则地区三十年来的科技工作,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围绕"引创结合、重点突破、夯实基础、支撑发展"的"十六字"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技兴藏"、"人才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日喀则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是引领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河南省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人才短缺,用人才支撑创新发展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需要政府调整观念,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立足基础,突出重点,做好创新型人才的"根干工程";三是运用恰当的方式,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工作;四是拓宽多种渠道,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构建承载平台,为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五是强化服务保障,为创新型人才筑建"乐居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姿态,大力吸引海外人才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创业,进一步改善自治区人才队伍结构,强化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的人才支撑,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联合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进海外人才计划工作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