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是需要文化崛起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对人自身的改造;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从强健身体、娱乐身心出发与德育、智育一道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校园体育文化这一独特视角,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探讨校园体育文化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施小丽 《科教文汇》2009,(9):187-187
任何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是需要文化崛起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对人自身的改造;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从强健身体、娱乐身心出发与德育、智育一道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校园体育文化这一独特视角。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探讨校园体育文化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文军 《大众科技》2006,(3):137-137,144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文章从教育角度出发研究人才,探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揭示了体育、德育之间相依相辅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根本,它的改革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改革是整个高校体育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的分析,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臧齐英 《科教文汇》2007,(12X):146-146
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发展,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意志品质,提高其体育文化素养。我认为这就是体育的德育作用。对于这一点,几年来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体会甚深。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李军 《金秋科苑》2010,(22):205-205
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要素。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一代,学校体育应为此做出贡献。本文论述了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郭凤丽  王知绽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36-236,238
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育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德育形式价值、德育精神价值、德育科学素质价值、德育审美价值四个方面。在体育中渗透德育应做到精心设计教学,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同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新时代高等教育应在各个科目中对思政教育进行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英语课程也不例外.本文将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教学素材对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以挖掘,并以第五单元为例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培养新时代更加全面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欣赏课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作为教师,如何把欣赏课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施之于教学过程中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余菁 《今日科苑》2009,(18):267-267
高职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素质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德育,体育教学中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如果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结合德育的丝丝渗透,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程红 《科教文汇》2012,(1):154-156
时代已进入21世纪,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为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许多人甚至体育教师本身,都把体育与德育割裂开来。其实,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训练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梁枢 《内江科技》2011,32(1):69-70
以伦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石,分析当代高校体育课程的“物化”、“标准化”、“机械化”、“功利化”的现实表现,指出高校体育课程伦理构建的价值取向和途径。为高校体育课程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让体育的教育意义最终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规定: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了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8.
中专体育教育具有与自己的相适应的职业特点。从选定专业、进入学校起,职业方向基本已经确定。为培养全面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适应其职业需要的体育内容与锻炼方法,以培养职业所需的专门性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亚 《科教文汇》2008,(17):122-122
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规定: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了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创新改革发展速率的日益提升,体育教育作为一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调节心理健康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教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体育教育综合素养、推动体育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以及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创新创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工作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如何通过课程改革促进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值得广大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与探索.笔者在参与2020年沈阳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JS202005)研究过程中,以《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一书作为理论参考依据,深入分析了课程改革对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体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并对推动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策略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