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发展有自身学术逻辑,学科的反省是必要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回顾这段学科发展历史,就会发现除却社会、学术的独特背景之外,参与主体的特质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也得以突显。从教育社会学产生的运命、译介与中国化并行的研究特点、研究者群体所具有的多元知识视野与丰富教育实践的特质、教育社会学发端的开拓与奠基之功分析新生伊始的中国教育社会学,以期对当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反思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闫引堂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39-43,49
本文从范式转型的角度,对西方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进行了述评,指出教育政策社会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政策研究"模式的局限,在研究范围、研究主题上有新的突破,但其研究视角仍然不够明晰,理论建构还显薄弱,并没有构成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社会政策研究中文化视角兴起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社会政策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趋势,文化视角在社会政策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化视角在社会政策研究中的兴起,具有其特定的社会根源、学科本性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在关联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人文发生严重分离,科学知识的灌输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割与分离的弊端过强,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客观上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达到新的融合。本文深入地考察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关联意义,提出既要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又要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的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扑 《教育科学》2003,19(5):19-23
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存在一个过程,从背景看:70年代教育社会学发展出现研究重点的转移;从学术取向看,教育社会学表现出对知识社会学从理念到方法的巨大认同;从交融结果看,教育社会学将知识社会学辟为其微观研究中一个专有的领地,酿就了教育知识社会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17,(6):23-30
"个性教育"是民国时期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引发争议的一个问题。民国时期的个性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思想、文化问题。从"个性教育"理论的发展看,这个时期个性教育理论发展经历了个人本位的个性教育、国家本位的个性教育以及科学本位的个性教育变迁历程。这种变化其实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思想变迁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社会学是当代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流派.该学派承袭批判理论传统与后结构主义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公共政策学的"经验—技术"研究视域,重构了教育政策理论的核心问题:政策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不平等的)社会权力结构?通过民族志、诠释学、话语分析、轨迹分析和网络分析等质化与阐释方法,构建起具有学派特色的概念与理论"工具箱"...  相似文献   

8.
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社会学需要这样一种理论,它将知识问题重新纳入课程的争论之中,而不否认知识的社会和历史本质。现有的教育社会学,无论是建立在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之上,都没能为可供选择的课程提供基础。本文提出了“社会现实主义”的知识与课理论,这种关于知识而不仅仅是关于认知者的社会理论,既承认课程知识的社会历史本质,也承认它们超越其特殊社会起源的客观性,并将课程知识的客观性置于社会网络以及社会组织的公共规则和惯例之中。  相似文献   

9.
知识社会学为师生冲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在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是在知识的再生产和接受中建立起来的。师生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师生冲突往往表现为师生知识视界的碰撞,其背后充斥着知识与社会权力的矛盾和斗争。教师合理消解与应对教育场域中师生冲突的策略是:更新冲突观,改变参与知识方式,与学生展开知识对话,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现实是社会建构的”这一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为探讨古典文化知识教育的式微与重振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古典文化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式微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表现为古典文化知识在近代社会转型后被“去合法化”、在学校教育中被“去中心化”,从而使现代教育面临着人文精神萎缩与功利主义盛行的风险。古典文化知识教育式微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后,古典文化知识的政治效用塌缩,且无法与社会对知识的经济效用相匹配。重振古典文化知识教育的可能途径,一是通过知识政治的另类重塑,寻求“常识性知识”与“小传统”的现代性转化,重构古典文化知识在现代生活中的社会合法化地位;二是通过知识教化的崭新启动,在“教育社会”中,回归古典文化知识对社会生活的教化效用,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通共举。  相似文献   

11.
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成熟 ,教育信息管理已经上升到教育知识管理阶段。该文在界定教育知识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教育知识管理已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的研究热点 ,探讨了教育知识类型的重新划分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和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学脱胎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经历了两大发展时期:一为默顿的传统范式,一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范式。前者主要研究科学的外围社会文化,后者则转向研究科学知识本身。二者整合起来形成了内外互补的研究局面。作为一种元研究的科学社会学既具有条分缕析、逻辑周密的特点,也具有科学史那样的历史感和丰富性,是科学元研究中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典范。科学社会学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科学的祛魅方面——对常识科学观的社会学颠覆,展示了另一幅科学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要搞好专业建设必须首先系统考察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才能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促进专业的发展。本文旨在运用科学社会学理论,着重从影响专业建制化程度的经济、技术、军事等社会外部因素,专业内部矛盾因素以及科学家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准确把握专业的发展规律,合理分配有限的科学资源,有效促进高校的专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虽然开创教育社会学的陶孟和并没有创作出一部有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社会学专著,而其所属集团的上层地位与精英意识也使得他无法走进底层或边缘群体的教育生活,但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社会学遗产:这份遗产包括他对教育的关注,试图以社会学视野的教育变革来追求民主政治、改良社会的学术理想,他以独立学人的姿态在动荡的政治局势和复杂的人事关系中为追求这一理想付出的政治努力,以及他为认识、改造中国社会做出的教育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迅速产生了国际性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流派中发展最为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爱丁堡学派有以下主要理论观点:一是其理论核心“强纲领”,二是其说明模式“利益理论”,三是其建构方法“有限论”。  相似文献   

16.
认识和研究教育信息化有着重大实践意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有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局限性,我们要从需要出发,研究其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知识管理理念进行教育技术组织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时代需要新的组织管理理念与方法。教育技术组织承担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其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知识管理理论为教育技术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组织文化、信息技术、个体交流、激励制度、组织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将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组织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评价政策注意力配置是影响政策的重要变量。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目标维度、任务维度、路径维度”三个维度对1987-2022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进行分析的注意力配置情况。研究发现,依据注意力配置情况和政策重点,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注意力配置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体系建立为重点的恢复阶段、强调“公平”与“多元评价”的改进阶段、关注机制改革和系统优化的完善阶段;目标维度从规范管理、保障质量走向关注公平,任务维度较为关注学校、政府和学生评价,路径维度依赖制度建设。结合分析结果揭示教育评价政策注意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五唯"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梳理、分析教育评价政策的现状和问题是破"五唯"的前提条件。研究基于2010年-2018年《教育部公报》中有关教育评价政策的文本数据,运用SPSS16.0对其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教育评价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改革逻辑链条。通过文本与实践"对话",研究揭示了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硬约束"不强,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评价相关主体缺位等问题。研究建议聚焦破"五唯"主题,加强政策有效供给和专项督导;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解决好学校内外部评价主体"缺位"问题;把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