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数字化产品、工艺和服务创新这3种数字化创新模式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产品创新对绿色制造绩效有正向影响,对绿色营销绩效有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均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工艺创新对绿色研发和营销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吸收能力均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数字化服务创新对绿色研发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吸收能力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对绿色营销绩效有负向影响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绿色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且吸收能力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家绿色创新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根据2009—2016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评价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并选取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的2个维度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规模效率偏低是制约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水平与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污染引致政府和公众对绿色创新高度关注以及绿色工艺创新研究较少的背景,本文基于28个制造业行业十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约束的调节效应和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工艺创新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且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显著;此外,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本研究拓展了绿色工艺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业行业由绿色工艺创新获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但我国汽车企业经历了60余年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引进,广泛采用了由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仍然未能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产业实践背离理论的现象还没有进行系统回答。在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中,对吸收能力的系统定量研究不足。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特征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关假设。选取我国6家国有和6家民营汽车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Bootstrap软件对假设进行了简单中介检验和多步中介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是以现实吸收能力为中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开放创新理论,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汽车产业特征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关假设。选取我国6家国有和6家民营汽车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Bootstrap软件对假设进行了简单中介检验和多步中介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创新理念→开放程度→潜在和现实吸收能力→创新绩效";并通过吉利汽车案例验证了开放式创新和吸收能力的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清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对于最大化利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05-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为样本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是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绿色创新系统吸收能力,再次为绿色创新系统社会资本;相比而言,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绿色创新系统吸收能力和绿色创新系统社会资本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影响略高于对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创新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尉 《科研管理》2016,37(10):43-50
本文以山东、江苏、福建、四川、陕西五省的主要经济开发区内的40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创新独占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对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创新开放度与开放式创新绩效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创新独占性对吸收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2):65-68
基于工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二象性特征构建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作为地区差异测度指标,对全国整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间、三大地区内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趋同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绿色创新绩效的趋同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差异显著;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工业绿色创新绩效整体上均不存在!趋同,但是存在明显的β趋同。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及绿色发展理念,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3个维度分析其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2013-2018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究数字化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数字化技术转型和数字化创新能力转型均对绿色研发绩效、绿色制造绩效和绿色服务绩效有显著的影响,数字化效益转型则只对绿色服务绩效的影响显著.在调节作用分析中,数字化水平在以下5条路径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技术转型和数字化效益转型对绿色研发绩效、绿色服务绩效;数字化创新能力转型对绿色服务绩效.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实现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以及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150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条件下,外部创新源的六个子分类即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网络的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外部网络结构,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个整合的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在团队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下,团队社会资本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团队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团队吸收能力在团队社会资本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文献分析基础上,基于集群特征, 构建了以网络中心性和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以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的集群企业开放度对其创新绩效影响机制模型。选取浙江省3个产业集群中116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实证验证。结论表明:第一,知识获取在集群企业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即集群企业开放度是通过影响知识获取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第二,知识吸收能力在企业创新绩效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中起到调节作用,其中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强化企业从创新开放度中获取知识,而现实吸收能力则在企业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三,网络中心性越高,集群企业开放宽度对企业知识获取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国集群企业推进开放式创新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许骞 《预测》2020,(5):9-15
创新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是当前创新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338家企业为调研样本,检验了创新开放度、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开放度(广度和深度)正向影响企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且在创新开放度(广度和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了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实施创新开放战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伊晟  薛求知 《科研管理》2016,37(6):103-110
通过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投资回收和消费者协作五类,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以中国210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协作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各省区规模工业进行系统聚类,分为创新效率较高区域、创新效率中等区域和创新效率较低区域3个层次,运用一般化(非)导向超效率DEA模型进行创新绩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省区规模工业创新基本有效率,70〖WTB3〗%〖WTBZ〗的省区处于效率前沿;“创新效率较高区域”在技术输出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要素驱动呈现R&D、技改、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较高、中等、较低区域依次匹配的显著特征;产出目标呈现重利润、产值、专利与创新效率较高、中等、较低区域依次匹配特征.层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在“创新效率较高区域”中,北京处于顶端,上海绩效较差;在“创新效率中等区域”中,江西、吉林、湖南等具有较好的创新效率,黑龙江、重庆和河北具有效率提升空间;在“创新效率较低区域”中,新疆、内蒙古创新效率较高,新疆、海南规模效率较高,山西两项指标都比较低.从层次、比例和松弛3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提升层次应该成为各省区规模工业创新绩效提高的首要目标;进行投入与产出的双向比例改进,适应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推进松弛改进.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7-2012年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就人力资本、内部资金、外部技术和政府支持等创新要素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技术开发阶段,内部资金、外部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中研发人员比重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中研发人员数量和政府支持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人力资本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外部技术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内部资金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政府支持对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溢出对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至关重要,而吸收能力在二者关系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构建相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高新技术园区内45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逐级回归的方法,对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结论: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地正向作用;吸收能力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的正向作用,也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间接调节作用,但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要明显优于间接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吸收能力的这一调节效应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尽管西方学术界提出了绿色创业概念,但鲜有学者对绿色创业与组织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更没有探讨绿色创业对组织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服务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并将绿色服务创新划分为利用式绿色服务创新和探索式绿色服务创新,构建了绿色创业导向对组织经营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中东部212家服务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创新性对两种绿色服务创新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绿色超前行动性和绿色冒险性仅对探索式绿色服务创新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利用式绿色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式绿色服务创新和利用式绿色服务创新均对经营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前者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该结论进一步丰富了绿色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