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很重要的议论文 ,它直接提出了作为学生怎样去做学问的关键问题。文章的论点极有现实意义。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习惯于死记硬背、不善开动脑筋的问题 ,求知识只是一味地接受 ,很少去思考 ,更不要说怀疑了。而这篇文章 ,能让我们以新的角度认真审视“学者先要会疑”的治学观点。学习本文 ,可按自读感知——精读研讨——品读感悟三个步骤具体进行。一、自读感知学生在自己预习课文时 ,从把握文章的结构入手 ,边读边在书上勾画出中心论点和各个分论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最后拟写文章的阅读提要 :用名言提出论点 :…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3.
一般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往往只有一层论点——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有时有第二层论点——除了有中心论点外,还有分论点。而除了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外还有第三层论点——小论点的议论文就少见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对肖培东老师的《美丽的颜色》一课进行案例概述和案例分析,发现肖培东老师的自读课教学艺术特点为以下四点:以学生为主,设置有效的课堂"主问题";真诚具体及时的教学评价;落到实处的朗读指导;对授课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这对如何教自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教学《谏太宗十思疏》为例,探讨了以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新初中《语》第二单元的阅读重点,或说编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议论,读懂议论,然后能试着写作议论。其实这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然而本单元似乎很特别,编为什么把表达同一内容的章编在一起?这除了要传达议论这个意念之外,有没有可能潜存着另一层意思呢?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如何教?如何让"言"与"文"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肖培东老师执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时,重视文本的文体,注重巧设问题,以学生为主本,以语言教学为主,将言与文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一)分论点的表述不准确。本文开篇引用北宋哲学家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名言,独立成节,提出中心论点,也就是治学者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两句名言既可做论点又可作论据…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5):15-16
在新教材、新要求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各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为例,针对"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阅读方法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目前学生具备的阅读方法太少,不足以应对各种阅读的需求"等问题,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讲析了"标题猜读、全文速读、字句精读、互文阅读"等议论文阅读方法,并阐述了如何在议论文阅读中提升学生"问题探究水平、信息处理能力、文本解析技巧、文化积淀意识"等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议论文是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教学,教师必须紧扣议论文这类文体,引导学生分析、判断、理解作者说了什么理、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让学生习得方法、习得能力,提升自身的思维辨析力。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父母的心》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执教时可求精求巧,独辟蹊径,抓住"一个故事""双线结构""三次反悔""四次留白"逐层深入,循序渐进,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幼儿园教师行业需求、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提高、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的现实背景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三个标准",确定《学前教育原理》课程目标定位。运用"问题式学习"理论和案例教学理论,围绕案例以"导"促"学",融"教、学、做"为一体,符合《学前教育原理》的课程特点、"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双主体"教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型和参与性,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案例往往以单个、分散,无内在联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经常使案例教学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陷入教学困境.依据变量互补性标准来选择教学案例,并将它们从论证因果关系的角度组合在一起,形戍若干个理论专题.这种多案例理论专题式教学将缓解上述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主题式案例,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以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整体案例"作为教学情境,师生围绕案例开展学习和研讨。本文以《广泛的民主权利》教学设计为例,通过主题式案例《小明的多彩生活》,提出了思品课主题式案例编写"三要",即素材选择要牵手生活、情境呈现要形式多样、课堂教学要互动探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是较为基础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将教学的现实性特点突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高考要求中学生写议论文,难度甚大.散文家张晓风说过:"十几岁的我并不是不会写说理文,而是我那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理,心中没有什么道理的孩子哪里说得出理来呢?"①诚然,中学生处于思想形成的朦胧期,很多想法不成熟,但他们需要表达,急于表达.尤其是到了高中,有意无意都在与人说理.因为这一时期他们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有了初步的哲学课程的教授,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学或朋友之间的深度交往,更有源自社会的一次次的冲击波.他们虽然对写作有畏避心理,思想观点也不一定明晰和成熟,但对发表议论存在着一种潜意识的诉求.因此,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议论水平,帮助学生架起学会"议论"的桥梁,如指导练习写读后感,写开辩论会用的辩论稿,阅读和写作"一事一议"式的微型议论文或杂文等.这里,笔者仅以课文《陈情表》的使用为例,谈谈作文教学如何进行一事一议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正>在很多人眼里,余光中先生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是淡到极致的文章了,全文一二三四铺陈了九条命,哪有散文的韵味,甚至有人质问,这样的文章怎么也能选进教材?这样的文章,教起来确实很难把握,功力差一点的老师,上着上着就出现拉风箱的现象,东拉西扯,教学没有了重心,开始失焦。有的课堂,虽然条理清晰,把九条命分析的头头是道,还归纳成几重境界,但给人的感觉如同突如而来的阵雨,势头猛,却也去的快,没有给人回味的余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批判性历史思维在历史教学和历史考试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印证。各类历史考试,甚至是高考题中大量引用新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总结结论,很多结论的表述和教科书有很大不同,甚至几近相反。这对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材料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若从思维之建构来看,批判性历史思维的提出,不是单一的应用批判性思维,而是立足思维本身的结构以及来源,反思不同思维范畴的内在特点,进而理清与展现新的思维方式的认识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批判性历史思维是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思维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